黃東寧
(南京市金陵匯文學校)
【教學目標】
1.通過發現簡單電路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經歷“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
2.通過簡單電路的設計,鞏固有關電路的基礎知識。
3.通過小組合作,增強團隊意識,培養敢于動手、樂于創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通過交流和展示,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培養自我評價、聽取意見和評價他人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能根據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分析簡單電路的結構,從而把生活中的實際電路抽象出模型并說出其工作原理。
2.能夠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制作一個簡單電路模型,并進行合作交流展示。
教學難點:
1.根據實際需要,主動在制作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活動過程中,自我合理評價,同時客觀評價他人。
【教學實施建議】
綜合實踐活動——設計制作簡單電路模型,對學生來說是展示學到的簡單電路知識的重要平臺,是提高知識應用能力、動手能力的重要環節,是培養訓練創新思維的重要機會;對教師來說是教學“從物理走向社會”課程理念的實踐,是革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嘗試和行動。
學生的學習活動從課堂向課外延伸,由三個階段組成:活動組織階段(第1課時——教室:研討、交流活動的思想方法、知識基礎、活動規劃)、實踐操作階段(2-3課時左右——學校或家庭、社會:由學生獨立完成,或與同學、父母、老師合作完成,訓練學生自學能力、自制能力,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作品展示與評價階段(最后一課時——教室:展示作品、多元評價活動過程,總結活動感悟和經驗教訓、獲得成就感)。
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協調者和評價者。引導學生對活動過程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獲進行總結和反思,組織學生互評自評。教師不必過多干預,但要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防止綜合實踐活動流于形式。
案例:設計、制作簡單電路模型


評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要選取能讓學生“心動”的主題,比如“樓梯燈”這個主題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范圍也比較小,學生在活動沒有開始之前便“蠢蠢欲動”,同時求異是綜合活動課的主要特點,大膽想象,沒有統一答案,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保證學生個性。“樓梯燈”有學生使用發光二極管,甚至是兩個二極管并聯,有些小組做出了樓梯立體模型。而“紅綠燈”有些小組用到多擲開關……其實活動所重視的不是電路模型本身,而是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以及體驗,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應盡可能通過討論,小組自己解決。但還是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應當具備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比如金屬導線剝線教師可以提示用合適的工具,更安全、方便……最后對作品的評價一定是多元的,但小組之間的互評和質疑肯定是最佳的,同齡人之間的互通更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