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凱風
臘月二十九傍晚,“西安年·最中國”活動主會場大唐不夜城華燈初上。在貞觀文化廣場上,六十歲的翟家友架好了三腳架、調好了相機模式,選好了角度,等待最佳時機拍攝被紅燈籠和五彩燈光映照下的李世民騎馬像和組雕。
2017年翟家友剛退休,作為攝影愛好者,他已經用相機拍了西安二十幾年,對于他來說,西安這些年的變化很大,而相機給了他記錄這些點滴變化的機會。
“這幾天我和幾個朋友天天來這拍照片,拍燈光、拍燈籠、拍夜景,其實主要還是拍帶有西安特色的建筑,這樣才能看出來照片里是西安。”

秦凱風/攝//
家住東郊康復路的翟家友是一家國企的普通職工,生活并不富裕。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東大街有一家海鷗相機專賣店,他無數次在店里徘徊,卻買不起任何一臺相機。
后來,翟家友花了兩個月的工資買了一臺尼康的單反,開始了自己的攝影旅程。因為來之不易,所以格外珍愛。作為一名只有理論毫無實際拍攝經驗的業余拍攝者,翟家友把家鄉西安當成自己最大的素材——他春天到交大拍櫻花、到城墻拍綠枝吐蕊映襯下的青磚古建筑;夏天到秦嶺拍山、拍水,在大雁塔拍攝綠意盎然和摩肩接踵的游客;秋天拍法桐落葉、拍曲江秋景;冬天拍漫天飛雪和大雪帶來的長安。
而今年,翟家友收獲頗多。因為大雪,他拍攝到了無數張變成長安的西安美景;因為“西安年·最中國”的活動,他拍攝到了最具中國年味的西安新年。
“今年的西安格外漂亮,游人相對于往年也多了很多,大紅燈籠掛滿西安,趕趟兒各種現代化的廟會,年味兒十足。我在不同的地方拍攝時,都能遇到外地來的攝影愛好者,他們都說今年的西安春節贊贊的。”翟家友為自己是一個老西安人而驕傲。
夜幕降臨,燈光亮起。大唐不夜城的特色建筑在璀璨燈光輝映下,吸引著眾多游客。翟家友在早已選好的角度,按照預定的光圈、快門拍攝了幾張照片,反復翻看之后又把三腳架架到了另外一個地方?!拔蚁肱臄z心目中最完美的西安,這是我的愛好,更是我退休生活的一部分?!?/p>
在璀璨的燈光下,翟家友感嘆著西安的巨大變化。他說,取景的時候已很少有垃圾入境,因為西安變干凈了;以前只能趕拍西安既有的古建筑、花花草草,如今迅速發展的西安給他攝影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他的攝影伙伴們越來越多,因為退休的他們已經有了物質基礎支撐對攝影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