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林德

浙江是我國最大的產茶省份之一,茶葉已是浙江具有明顯優勢的農業主導產業。茶葉生產主要包括田間管理、初加工、干燥與分級等工序。茶葉生產機械化,不僅可以提高生產率、節約勞動力和降低勞動強度,還可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動茶葉產業的健康發展。茶園管理包括茶園中耕、施肥、灌溉、植保與采剪等作業。其中茶園松土、除草等中耕管理作業用工量大、勞動強度高,在當前人力成本年年上漲的條件下,實現茶園機械化管理對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茶葉商品的競爭力尤為重要。本文以茶園常用的中耕機為例,介紹其使用與維護方法。
題圖所示為一款生產上常見的手扶式茶園多功能中耕管理機。該機主要由汽油機、齒輪箱、離合器部件、驅動輪、耕作機構、操作系統等組成。經皮帶傳動將汽油機的動力傳至摩擦離合裝置,變速箱輸入軸和摩擦片連接,變速齒輪通過輸入軸得到動力,然后再經齒輪變速,將動力分別傳至耕作軸和驅動軸。耕作軸兩端裝有耕作的驅動臂,帶動耕作機構進行作業。驅動軸兩端各有一只牙嵌離合器,分離時同側的驅動輪停止轉動,整機就朝該側轉向,兩只都結合時就直線行駛。通過搭載配備用于不同作業的旋耕機、開溝犁、中耕機,它不但能旋耕松土,還能完成開溝施肥和中耕除草等茶園管理作業。
在中耕管理作業前,首先要檢查發動機及變速箱潤滑油是否充足,發現不足應及時補充到指定刻度;然后檢查各傳動部件轉動是否靈活、各緊固件是否有松動,如有松動必須進行緊固;最后應檢查燃料是否加好,檢查各操作拉線有無脫落現象,檢查耕作部件是否完好,發現問題應及時排除。
(1)把手高度調整:先將把手調節開關往下按,讓把手轉到合適的高度,再放開把手調節開關,使其往上復位鎖緊把手。
(2)耕作深度調節:耕作深度控制在10~16 cm之間,前輪支撐桿上有定位孔,最下面的孔位為最大深度,每上升一個孔位,耕作深度減少2 cm。調節時拉出定位銷,將支撐桿移到合適位置時放開定位銷,使其自動復位鎖住。
(3)皮帶張緊:機器使用一段時間后,皮帶會產生松弛而打滑,因此需要調整。松開汽油機托架兩側的固定螺栓,調節汽油機后下方的張緊螺栓,使皮帶松緊合適,擰緊兩側的固定螺栓。
汽油機啟動后,用變速桿掛上擋,慢慢放下離合器手柄,稍加油門大小的方法即可行走。如中途需換擋,應該先分離離合器??捎酶淖冇烷T大小的方法在一定的范圍內調節行走速度。握住轉向把手時,同側的轉向離合器分離,機器就向這一側轉向。需要停止時,拉起離合器手柄,將變速桿放到空擋的位置。在非作業區塊行走時,禁止把作業手柄放下,以免損壞機器和道路。
根據不同的中耕要求和土壤條件,選用適合的工作部件。如松土選用松土鏟,除草選用除草鏟,培土選用培土器等。調整好把手高低位置,汽油機啟動后將變速桿放在耕作(低速)位置上,放下離合器手柄,行走后加大油門,再放下耕作手柄。換行前應先拉起耕作手柄,轉彎換行后再放下耕作手柄,耕作完成后拉起耕作手柄,將機器停放在穩妥的地方。中耕機作業時,行走路線要直。操作中,駕駛員要注意觀察中耕機作業深度、行進速度、護苗帶的預留和作業的效果,發現問題應及時糾正。
當該機搭載旋耕機、開溝犁等機具時,可以分別完成茶樹行間旋耕松土、開溝施肥和中耕除草作業。如果配套水泵和藥泵還可以進行茶園灌溉和植保。過田埂、水溝時,人應離座,扶機緩慢通過,嚴禁高速沖過田埂、水溝。當中耕機發出異常響聲時,應立即停機檢修。
發動機在初次使用15~20 h后,必須更換潤滑油,以后每工作50~60 h更換一次。變速箱在初次使用30 h后應更換潤滑油,以后每工作80 h更換一次。
在工作了1 500~2 000 h后,應到當地特約維修站進行維護,并請專業人員檢查摩擦片、離合器片等。
一般每兩天清潔一次,灰塵多的時候每天清潔一次,并及時更換濾清器油盤中的機油。
皮帶過松容易打滑,會加快磨損,耕作效果差;皮帶過緊則失去保護作用,容易導致傳動部件的損壞。
每天耕作結束后,應清理驅動輪內側分離轉臂處和各運動部件上的泥土。長時間不用時,應清除機器上的油污和雜物,關閉進油開關,將機器停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