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雄昌
摘 要:在校園里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傳承并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化創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同時傳統文化教育的開展在我國校園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分析了傳統文化教育課程化問題,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問題,師資培訓和教師隊伍建設問題。
關鍵詞:傳統文化;校園;現實問題
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化問題
在校園中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首先應該考慮傳統文化教育課程化問題。由于傳統文化教育是近些年來才發展起來的,全國并沒有統一的課程標準,各個地方、各個學校制定了各式各樣的課程內容與課時安排。傳統文化教育的課程內容、課程容量、課程教學方式都各不相同,有較大的差別。雖然各個學校對于開設傳統文化教育都是以國學經典為主,但是各個學校選擇的國學著作也各不相同,有的注重學習儒家的經典著作,例如《論語》、《大學》等等。有的以蒙學為主,教授學生學習《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有的學校偏愛教授古文,有的學校注重教授唐詩宋詞。傳統文化教育的教學順序的安排也不盡合理,并沒有按照學生的學習規律、認知規律安排教學。有的學校是利用班會活動的形式,開展孝文化等中傳統文化活動的專題教育,也有的學校教學生書法、武術、京劇、剪紙等傳統技藝課程。形成這種零散的局面,原因是全國缺乏統一的課程標準與課程體系,各個地方、各個學校對于傳統文化教育的認識也各不相同。因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一體化是十分必要的,在全國形成統一的教育課程標準,整體規劃,按照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習特點和年齡特點,分層設計,有效的銜接,推動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更好的發展。對不同的學段、不同的學科都要進行統一的規劃,對于課程內容中的文本、傳統文化技藝、知識等都要進行全方位的統一規劃,列出具體需要學習的知識和技藝。內容方面既要全面的教授中華傳統文化,同時也要大膽創新,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學習特點,結合學生的學習經歷,制定適合的教學順序。從難到易,從具體到抽象,設計出從小學、中學至大學的課程體系,建構立體式、螺旋式的結構,逐步展開,突出重點難點,確保課程定量、定篇、定度、定序。同時還要注重不同階段課程的有效銜接,與原有的課程自然的銜接,使現有課程與傳統文化課程完美的融合,自然貫通。
二、傳統文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問題
在校園里開展傳統文化教育,要做到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保持一致,創新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適應教學內容。對于經典文本的教學,要克服形式主義,克服語文化教學的傾向,由于傳統文化的教育大多數是由語文教師承擔的,因此有些教師會習慣用語文的教學方法,來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教學。要克服傳統的說教形式與空洞的說教,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在中華文化經典文本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應該注重讓學生熟練地誦讀下來,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經典文本中抑揚頓挫的語調,體會傳統文本中詩詞的韻律、富含的情感。然后要將文本的含義教授給學生,使學生全面地了解文本所表達的含義,體會文本蘊含的價值,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同時還應該引導學生主動的思考,明辨是非,引導學生以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品質作為自身發展的標尺,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美德,完善自身的人格,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學習、工作和生活之中,學以致用。傳統文化教學不應以考試為目的,要使學生從內心接受傳統文化,喜歡學習傳統文化,能夠將學習到的傳統文化,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之中。同時還應該將傳統文化學習與書法、美術、音樂等各個方面融會貫通,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教師隊伍建設與培訓問題
教師的教學水平、專業素質對于傳統文化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教師的專業素質較高,教學水平較高,就能夠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得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但是目前傳統文化教育在師資上比較缺乏專業素質較高、教學水平教強的專業教師,能夠勝任傳統文化教學的教師比較少。例如中國傳統技藝剪紙、書法、京劇、武術等技藝,需要專業的教師進行教學,既要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又要從事中小學教育,因此這樣的人才非常少。大多數中小學教師只能夠從事傳統文化知識的教育,對于傳統技藝的教學,并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素質。學校中進行傳統文化知識教育的有些教師傳統文化知識又比較薄弱,傳統文化素養不高,大多數從事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教師自身也沒有完整的讀過四書、五經、《論語》等傳統文化著作,傳統文化教育水平比較低,因此影響了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教學效果。
因此,傳統文化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培訓問題是十分重要的,傳統文化素養的提高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因此對于從事傳統文化教育教師水平的提高,師資隊伍建設要做到長久的規劃。對于學校已有的傳統文化教師,要定期的進行培訓,制定相應的計劃,每周每月每年都要進行不同的培訓。根據教師自身的情況以及學校和當地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培訓計劃,為教師提供進修的機會,提高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和整體的教學水平。在聘用新教師方面,應該選用具有較高的傳統文化素養的新教師,對于傳統文化技藝教學方面,還可以充分地挖掘社會資源,與當地的武術協會、書法協會、京劇協會、剪紙協會的專業教師合作,聘請專業教師進行傳統技藝的教學,提高教學水平。
四、結束語
在校園中開展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要制定統一的課程標準和課程體系,規范教學內容,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還應該注重從事傳統文化教育的教師隊伍建設,定期地對教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在我國的開展。
參考文獻
[1]賴艷妮.傳承與創生:少數民族文化與基礎教育課程整合研究[J].廣西師范大學,2014(04).
[2]陳晨.在學校教育中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
[3]張鵬舉.傳統文化進校園的三個現實問題[J].教書育人,2015(01).
(作者單位:浙江交通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