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藝 劉思岑
摘 要:2014年12月1日開始施行的《新安全法》中,明確指出了安全生產的定義,即勞動人民及其作業對象、場所在沒有危險、不受災害威脅、不發生事故的狀態下,創造物質財富的活動。也就是說安全生產是發展、創造物質財富中的第一要素。這一概念標志著我國已經實現了從“促進經濟發展”到“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跨越。石油生產這一高危行業更是需要被限制在一切以安全為目的的前提下進行運行與發展,本文以我國石油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工作為切點,探討其目前所存在的事故隱患與預防工作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石油化工;事故特點;隱患查找;預防措施
近年來,隨著石油化工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人們開始高度注重化工生產的安全隱患及應當如何消除和防范事故發生等問題。隨著石油化工產業發展越來越精細。其在生產過程中的管理工作也逐步加強和完善。不論是石油化工生產廠的工程設計與工程建設,還是石油化工生產設備的質量,都具有更為嚴格的安全管理要求。
1石油生產事故特點
1.1事故成因
石油化工生產作為高危產業,其原材料、作業過程、加工產品均具有易燃易爆等不穩定性質,由于操作過程與合成技術的制約,很難完全實現全自動化。參考近年來我國多起重大、特大石油事故分析表明,人為操作的疏忽與錯誤,設備老化、保養不足,生產環境條件不良與安全管理監督不到位基本為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
1.2事故后果
僅2011年一年,全國石油石化產業即發生事故179起,事故共造成149人死亡、1234人受傷和5人失蹤,而衍生出的危險化學品使用安全事故更是超過了500起。事故不僅對國家經濟和企業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更對工人生命健康構成了巨大威脅,引起了惡劣的輿論報道和社會影響。
2事故隱患查找
2.1工廠工程設計不合理
縱觀我國一些造成嚴重事故的石油化工生產廠工程設計,其定位、選址和建筑物形式均存在不合理之處。并非完全遵循有關規定中關于選址的要求,而是凸顯了單純以經濟為考察中心的目的。不僅設計選擇的管道材質無法適應化工生產過程的高溫高壓環境,導致了化工生產可能引起某些管道的偏離問題。而且在整個廠區的建筑物分布上,不能科學合理地設置其封閉性能和預防控制方案,當密封性降低,有火災爆炸等事故發生時,缺乏應急方案。
2.2生產設備老化
石油化工設備的自動化程度越高,體型越大越重,其對石油化工生產的安全構成的威脅也就越大。觀察原因發生,設備腐蝕現象嚴重,不能有效的適應生產過程中的高溫高壓環境,使得設備在生產運行中發生故障,不能正常運轉是導致安全事故之一。此外,焊接技術在化工設備中發揮較大的作用,其技術的高低直接影響設備的質量,而目前很多焊接技術相關較低。主要體現在部分換熱器與管箱之間的墊片密封性能不符合標準,影響換熱器的正常使用,單位直接對設備接縫處進行焊接,影響設備的基本性能。
2.3安全監督不力
安全管理監督人員不能嚴格按照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及法律法規對廠區周邊及生產過程中的一些事故隱患提出整改要求。許多企業著重考慮經濟因素,對安全監督重視程度不夠,安全教育培訓流于形式,不能突出重點,導致大部分員工安全理論知識匱乏,現場經驗缺失。
2.4員工安全意識薄弱
員工對安全工作重視度不夠,沒有危機意識。人員責任不明確,在生產中對現場安全表現出敷衍,對規章制度直接應付。同時員工綜合素質、業務水平偏低也是重要問題之一,尤其是從事生產過程中危險系數大,操作難度高,作業時間長等重要崗位上的員工,過分依賴于個人經驗,無法對突發性事件做出應急處理。
3.安全預防措施
3.1廠址選擇與工程設計
一般而言,選址需要遵循相關的原則,如良好的交通、水源、設施建設以及風向和人口密度小等。工程設計中,要合理布置管道,選擇優質管道,避免出現腐蝕、泄漏等現象。同時還要制定預防火災、爆炸等措施,防止失控現象發生。設計時,需合理選擇電氣設備的類型,根據不同的危險程度選納優質的電氣設備,保障化工工程的安全進行。
3.2設備采購與保養
在設備運行期間,應當結合運行中生產環境、溫度、壓力等因素,認真分析是否存在導致設備腐蝕的介質。另外,制造企業要保障所使用的焊材符合相關規定和標準,進行焊接之前,選定規范接頭,以對稱焊為主要方法,防止變形和結構改變。焊接完成后,加強對接縫的審查,發現缺陷或不足時需積極進行修改或返工,保障設備質量最佳。對于換熱器的制造,需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加工,保證換熱器高度,提高換熱器使用質量和使用期限,最終提高換熱器的使用效果。
3.3管理人員與員工安全意識培養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監督體系,通過設立相關的制度確保安全教育的深入開展,如獎懲機制。注重開展教育培訓的方式方法,明確安全管理人員的責任,設立責任倒查機制。同時,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與能力,注重對員工的崗前培訓和再教育,尤其是要全面提升重點崗位人員的綜合素質。開展應急事故演練,提高員工處理突發事件的靈活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深入分析我國石油化工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著重分析工程設計、設備和人員素質的現狀,可發現我國石油安全生產過程中存在較多的風險。本文為改善我國石油化工生產安全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策略,并指出只有嚴格地按照操作流程,采取科學的防護措施,才能在日常的生產中最大限度的減少火災和爆炸事故的發生,以保石油化工企業能夠安全穩定的生產。
參考文獻
[1]探究石油化工行業的火災特性與防控對策[J].周啟輝.消防界(電子版).2017(04)
[2]基于石油化工安全和環保的分析[J].侯海飛.化工設計通訊.2017(07)
[3]石油化工防火技術措施分析[J].胡竹菲.化工設計通訊.2017(07)
[4]石油化工企業消防設計標準審核和監督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余君.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7(14)
[5]石油化工工程項目建設質量控制及安全管理標準探析[J].常城.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7(13)
(作者單位: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務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