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夢 李文華
摘 要:隨著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加及創業型經濟的悄然發展,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本文在分析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現狀的基礎上,探討如何在雙創背景下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關鍵詞:雙創;大學生;創新創業
一、“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
“雙創”理念的提出,不僅掀起大眾創業的熱情,也吸引了更多的大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國務院和教育部支持大學生休學創業的政策,將大學生創業推到了新的注意力高地。而實際上,大學生創業現狀如何?《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通過抽樣調查全國約28.9萬大學畢業生發現,2016屆畢業大學生,約有3%選擇自主創業。從行業來看,創業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訓、餐飲、百貨零售、其他金融投資等行業。據調查發現,創業項目與創業者專業學習的相關性不大,具體來看,本科自主創業群體中僅33%的創業項目與所學專業相關。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當前我國的創業教育體系不夠完善
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任務主要由高校承擔,創業教育體系也不夠完善。高校對于創業教育并未有過高重視育為主,忽視實踐教育。相比而言在課程設置方面也相對單一,與其他國家的創業教育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2.我國創業政策體系不健全
有資料分析近年來大學生創業的個案,因為財務問題導致經營失敗的占48%,處于第一位;因信息缺乏高估自己產品的市場需求而導致失敗的占29%,居于第二位;因為團隊不和而導致企業失敗的占23%,居于第三位。由此可見,大學生創業存在著技術、資金、人脈、經驗等一系列困難,需要社會提供政策、資金支持及技術經驗指導。創業易守業難,大學生在創業路上充滿坎坷與險阻。
3.我國的大學生創業科技含量較低
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項目主要集中在零售、餐飲、文化傳媒等經營模式相對成熟的第三產業。高技術、新產業意味著高成本與高風險,致使涉世未深的大學生望而卻步,退而求其次選擇起點低、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場競爭力但經營模式成熟的的傳統行業。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問題產生的原因
1.大學生自身因素
一方面,大學生心理素質差。目前大學生缺乏獨立性,受挫能力不強,抗壓能力差,此外大學生還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致使合作協調能力相對較差。創業不僅需要個人的能力,更需要團隊的協作與智慧,若不能很好處理團隊意見的分歧,也將成為創業道路上的一大阻礙。另一方面,大學生知識技能素質欠缺。我國長期以來以應試教育為主,主要以課堂傳授課本知識方式進行,學習的目的局限于應付考試,學生習慣于被動接受知識而缺乏主動學習的能力,從而缺乏創新創業意識,專業知識技能也未能熟練掌握,導致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不足。
2.大學生創業環境因素
受傳統思想影響,一般家長普遍傾向于子女進入企事業單位,不愿讓子女承受創業的風險與艱辛。因此,大部分家庭教育中缺少對于創業教育的指導,使得眾多大學生缺乏創業意識、創業教育及創新精神,對于創業實踐的熱情不高。多數高校對于創業教育的認識不到位,將創業教育與就業教育混淆,在創業教育的具體實施上存在著誤區,忽略大學生創業實踐教育;高校創業師資力量不足。我國大學生創業社會環境不完善,缺乏完善的大學生創業激勵、導向機制,創業政策方針實施不到位,創業風險體制不健全。
三、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策略
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一項系統而龐雜的工作,為更好地踐行“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活動的開展,應從高校、大學生創業者及政府和社會三方著手進行。
(一)深化高校創業教育體制改革,將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方案
高校應積極提升其對創新創業教育認識,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人才培養方案之中。第一,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把創新創業教育有效納入專業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教學計劃和學分體系,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第二,加強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對創業骨干教師的專業培訓,勵教師參與行業、企業等的創新創業實踐,不斷提高教師研究創新創業教育和指導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能力水平。第三,營造鼓勵創新創業的校園文化。學校應在積極宣傳國家和地方促進創業的政策、措施的同時,建立一整套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規章制度,如學分認定、獎勵等。第四,培養創新創業學生團隊,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創業項目的成功率。第五,加強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建設,強化實踐活動環節。利用校內外專業實習基地實現校企聯合,開展豐富的社會實踐教學,實現“產、學、研”相結合。
(二)提升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促進創新創業能力提升
首先,大學生應進一步夯實專業知識技術。其次,大學生應積極參加社團、競賽、社會實踐等以提高自身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業能力。另外,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創業活動萌芽、成長和發展的源泉。因此,大學生創業者也應注重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三)孕育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外化環境,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政府部門應加快建立健全創新創業教育相關政策和法規的步伐,簡化創業活動開展過程中的各種審批手續,為大學生創業活動掃清障礙。同時,組織銀行、高校和企業形成合力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資金支持和實踐平臺,積極開展創業項目咨詢、交流和指導服務,加快創新創業成果轉化,有效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工作的開展。
四、結束語
推動大學生創業是發展創業型經濟,構建創新型國家的需要,順應了“雙創”號召。面對逐漸激烈的競爭,國家、社會、學校及個人需共同努力,共創良好創業氛圍,期待大學生創新創業蓬勃發展的新明天。
參考文獻
[1]麥可思研究院.就業藍皮書:2017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R].北京:社會科學文獻研究院,2017,6.
[2]曹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
曹夢,女,1996-,山東日照人,山東協和學院會計學專業,本科生
李文華,女,1982-,山東濟南人,山東協和學院,教師
(作者單位:山東協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