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娜
美國有個小孩叫杰克,因為口吃常受人嘲笑,過度的自卑使他萎靡不振,母親對他說:“這不是什么缺陷,只是你心里想的比嘴巴說得快而已。別急,慢慢來!讓我們一起努力。我想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你的嘴巴將說得和你心里想的一樣快!”后來杰克果然克服了口吃的毛病,成為大名鼎鼎的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總裁。每當回首往事,他總是把自己的成功歸結為小時候母親對他的寬慰和鼓勵。
多么了不起的母親!不是教育家,勝過教育家。她告訴我們,教育不僅需要愛,還需要智慧,充滿智慧的鼓勵能憑借一雙慧眼和機智辨識,發掘隱藏在沙礫中的真金,決定一個人一生的走向,改變一個人原本不幸的命運!
在教育過程中,我們面對的是個性、素質眾不相同的孩子。由于先天和后天的種種原因,孩子的發展呈現出良莠有別,強弱各異的特點。面對這些性格迥異的生命個體,我們總是把鼓勵和表揚投向那些優等生或是有了進步的差生,在表揚逐漸平庸化,口頭表揚過淡,物質表揚過濫的情況下,這種智慧的鼓勵是何等的可貴,尤其對于那些有缺陷的孩子!
這使我想起一件剛發生的事。
那天下午,進行語文一試中朗讀的考核,我讓學生們自由組合前來考核,輪到小倩一組,等他們讀完后,下面許多學生都舉起雙手,指出小倩的朗讀這兒少一個字,那兒多一個字,這兒讀錯字,那兒回讀了。她顯得十分窘迫。我說:“我想可能是因為小倩同學朗讀得比較好,音色好,聲音又響,大家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所以才那么關注她,聽得特別仔細,才對她的朗讀提出了那么多意見。”小倩被我這樣一說,臉紅紅的。“小倩,以后可要多讀啊,全班有那么多同學被你甜美的聲音所吸引,你可要給大家更完美地朗誦一次,不然可就對不起大家了。”“周老師,再給我一次機會吧,我一定會考到優秀的。”我暗自高興,我需要的正是這個。“好啊。再給你一次機會,回去好好讀讀,明天老師讓你再考一次。”她欣然地回到座位。第二天,果然朗讀得特別好,超出了她原有的水平。
至此,我才明白,鼓勵不僅僅是手段,更是心靈的智慧,是思想的燭光,是一盞燈,一束火,能點燃學生心靈的火花。
同時,我才明白了馬克思一句話的真正含義:“人不是一件東西,他是一個置身于不斷發展過程中的生命體。”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為他理想中的人,但人生的追求是無止境的,理想境界的實現也是無止境的,所以,學生也和每個生命個體一樣,在生命的每一時刻,都正在向著那個境界邁進,盡管永遠不能到達終點,盡管有挫折,有失敗,但他正在為那個終極目標努力,多么需要我們舉起智慧的火把,引導他們在文化的天空中張開知識的翅膀向著高遠處飛翔。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東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