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霞
摘要:面對競爭日趨激勵的市場,資源的投入與配置,以及由此帶來的收益及分配都與企業的健康發展息息相關。在業財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將管理會計的價值體現在業務管理中,將管理會計方法嵌入到企業戰略管理中,從而使資源配置最大化,提升企業價值,是非常迫切的研究課題,本文從業財融合的視角,闡述管理會計面臨的轉型挑戰與思考。
關鍵詞:管理會計;業財融合;企業戰略
2016年6月22日財政部下發了關于《管理會計基本指引》,以發文的形式明確了管理會計體系的地位,對于管理會計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作用。指引從目標、要素、原則三方面規范了管理會計,初步形成管理會計體系。財政部最新研究成果也對管理會計應用邊界進一步作了表述,管理會計是從傳統會計中分離出來,與財務會計并列,以管理控制系統為理論基礎,以會計核算信息為基礎,對財務和非財務信息進行深加工,服務戰略管理在單位管理流程各環節發揮管理會計作用的學科。
財政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趙鳴驥在2016年中國管理會計論壇發言強調:““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仍處于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在這樣的經濟形勢下,大力加強管理會計工作,對于推動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增強核心競爭力和價值創造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以及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增強成本意識,防范內部風險,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新經濟時期的背景下,各種組織機構、各種業務產品、各種經營模式不斷沖擊著傳統領域,企業內各組織之間對所有有效資源的搶奪比以往更加激烈,傳統的管理模式下各責任主體的界面不夠清晰、各組織單元各自為政、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與傳統核算方式的矛盾日益突出。在這種情形下,業務和財務高度融合是必然趨勢,兩者有效地融合能使企業的主體責任界面更加清晰、各類有效資源配置更接近市場需求,各專業領域之間的相互協同更能夠緊跟經濟發展步伐。
管理會計活動的基礎支撐是業財融合。企業作為盈利性機構,追逐利益最大化,最終目標是價值最大化,不論是價值管理還是管理會計,都是使企業價值最大的工具,其內涵與目標是一致的。業財融合作為管理會計的支撐,業財融合是價值管理的基本要求,管理會計本身是價值管理過程,價值管理不能脫離業務活動,業財融合是管理會計服務戰略、創造價值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實現管理會計目標的必然路徑,管理會計是支撐決策的有效手段。
《管理會計基本指引》中明確管理會計的應用原則之一是戰略導向原則,以戰略規劃為導向,以持續創造價值為核心,促進單位可持續發展。在實踐中,企業單位從頂層設計開始,將管理會計嵌入相關領域、流程和環節中,以業務流程為基礎,利用管理會計工具方法加強業財融合,為管理會計的實施提供有效的環境。
(一)以企業信息化為契機,打破系統間壁壘,實現信息共享
企業內各部門之間的信息系統各自為政,在大數據、云計算、云平臺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將財務系統的接口與各專業部門的系統做交互連接十分必要,搭建信息共享平臺,使財務數據能夠追根溯源,促進業財融合,為管理會計方法的實現提供系統支撐,使企業管理會計信息更加翔實、準確、全面。
江蘇移動在信息系統支撐方面,構建“1+N”管理會計平臺,“1”是綜合集成平臺,“N”是N個專業系統,實現經營、產品、財務三類數據的信息交互與共享。
(二)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參與戰略決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管理會計的推進離不開企業各層級、各部門的全面參與,通過建立一支跨部門的專家人才庫,支撐管理會計發揮價值優勢。將各級員工的參與、各類生產要素、績效薪酬進行創新整合,激發積極性,形成業財融合的文化氛圍。
隨著管理會計向縱深發展,需要財務更多的參與企業戰略決策,有知情權、話語權、決策參與權,為企業健康持續發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時,財務人員要跳出財務的局限性,從企業的風險經驗、增長效益、發展質量等多方面考慮,制定資源分配戰略,確保公司戰略的實施。
江蘇移動在組織架構建設方面,建立管理會計領導小組、管理會計工作小組和管理會計支撐小組,涵蓋市場、網絡、綜合、生產等各組織單元,并下沉至縣公司,將任務、資源、權力放到每一個最小單元,明晰各線條職責與任務。
(三)加強企業管理會計指引體系建設,從機制上保證管理會計有效落地
在財政部發布《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的指導下,企業加快制定企業管理會計應用指引體系,廣泛征求專業部門意見,指導企業將管理會計推廣應用。在指引體系的指導下,建立管理會計應用模型和工作模板,通過實踐不斷的總結管理會計經驗,將相關成果進行案例庫輸出,將管理會計制度化、模板化。江蘇移動2016年建立《中國移動管理會計基本指引》,并建立《業財支撐指引》,將管理會計應用進行實質性推廣。
通信企業面臨外部環境變化,運營商傳統的商業模式及企業內部面臨運營轉型挑戰。要轉變經營模式,尋找新的收入增長點。江蘇移動以“分組織”、“分產品”、“分運營”、“分客戶”構建管理會計主線,結合業務活動為驅動要素,構建涵蓋“收入價值計量、全成本核算、綜合效益評價”的閉環管理體系,并開展一系列的實踐探索。
本文以寬帶業務面臨的挑戰為例,介紹江蘇移動“分產品”模式下的管理會計工作機制創新舉措。傳統的寬帶業務運營在投資、技術、收入、利潤、內容、營銷、維護等領域存在諸多問題,例如技術進步迭代快,各類成本投入高、戶均收入低等,客戶希望從同一運營商獲取有線、無線一站式通信服務。通過分析寬帶業務的全生命周期,即投資前評估、寬帶建設、寬帶運營收入、寬帶運營成本、投資后評估等五個階段,將省、市財務部門與規劃部門、工程部門、市場部門、網絡和數據部門之間縱向貫穿、橫向打通,從投資、收入、成本三個財務管理視角,建立寬帶業務的價值分析模型,財務部門進行效益評估、監控分析、收入分析、成本分析、投后評估,規劃部門開展價值評估和投后評估,工程部門開展造價分析,市場部門開展業務前景分析收入評估、市場政策收入分析,網絡和數據部門開展內容評估、成本分析和內容策略分析,通過各部門之間的協同,實現“從業務中來,到業務中去”,從而建立管理會計工作機制。
江蘇移動開展了基于“業財融合”的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有效導入管理會計方法,對業財信息進行整合,通過出具“分組織”、“分產品”、“分運營”、“分客戶”管理報表,為公司戰略實施落地、組織流程優化、運營策略制定等提供決策支撐。新的核算模式根據“誰發生誰管控、誰受益誰承擔”原則,能夠使不同組織之間相互制約,責任與收益一致,提升企業管理效益。
現代管理會計起源于20世紀美國泰勒管理科學學說,追求生產效率最大化。涵蓋了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四個部分,包括企業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環節,最終構成一個閉環。管理會計是以信息為載體、以管理為支持、以價值創造為目標的一門學科,現代科學與信息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拓展了管理會計邊界,基于業財融合的管理會計轉型面臨內外部環境的挑戰、面臨信息技術變革的調整、面臨企業文化重塑的挑戰等,其推廣仍需從頂層設計、人員配置、系統協同、機制保障等方面逐步實施。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時代呼喚管理會計的百花齊放。
參考文獻:
[1]財政部.《管理會計基本指引》,財會[2016]10號,2016.6.
[2]李守武.融合背景下管理會計變革與實踐[J].新會計,2017.2.
[3]韋秀長.變革:管理會計的實踐突破[J].新會計,2017.2.
[4]洪梅.江蘇移動基于“業財融合”的管理會計初探[J].中國總會計師,2016.9.
[5]劉雪松.積極推進業財融合 助力公司價值創造[J].中國總會計師,2014.1.
(作者單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江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