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翠萍
摘 要:概念教學雖然作為小學數學教學中最為基礎的教學組成部分,但是在數學教學中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教學質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實際上,數學概念教學是培養學生具有數學思維的開始,對于今后的發展有非常大的影響。介于此,筆者以下主要論述了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具體策略,希望能提高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策略
引言
小學作為學生的啟蒙教育階段,其教學質量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有非常大的影響,小學數學教育更是承擔著,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擔,教學質量更是重中之重。概念教學雖是數學教育的基礎知識,但是其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非常大的影響作用,因此來說,提高概念教學的質量是目前我們首要做的任務。
一、影響小學生數學概念學習的主要因素
(一)教師方面的因素
在概念教學的過程中,有一最為普遍的現象,就是教師過多的重視教學結果,而忽略了對概念形成過程的教學,一味的要求概念教學體系的完整性,但是對小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思維情況沒有過多的考慮。這也就導致了,學生只會對概念死記硬背,但是往往不明白概念的形成過程,對于概念與概念之間的聯系也只是有一個模糊的感覺,但是又真正的說不出有哪些聯系。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學生和學科兩者的特點。
(二)學生自身發展的限制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很重要,但是學生自身的學習更為重要。但是小學生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學習上還存在著很大的不足。比如:由于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不豐富、對概念素材缺少閱歷、思維發展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概括能力較弱、語言表達能力欠缺等。以上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小學生對概念的學習和掌握。
(三)用來學習數學概念的素材的性質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材的形式是否對小學生的學習有影響呢?在概念教學的過程中概念的獲得要通過概念的形成和同化,所以小學生在學習概念時,概念素材要具備小學生形成概念的條件。要達到概念的同化,小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必須有與之相聯系的舊概念,如若在低年級向學生呈現定義式的概念,由于學生原有知識結構中的概念比較少,那么學生就不能正確把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因此,教師在教學數學概念時,一定要注意這些影響因素,盡量將影響因素的副作用控制到最低,甚至消除,以保證學生能夠真正獲得概念。
二、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突出不同呈現形式的小學數學概念的內涵,使學生準確理解概念
1、圖畫式小學數學概念內涵的揭示策略
通過對圖畫式概念教學特點的研究,可知,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多引導學生對圖畫的深層內涵進行理解,讓學生學習概念的本質,而不是表面。在學生能夠理解圖畫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概念的定義,并引導學生盡量使用數學語言中的名詞、術語。以圓的概念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適時引導學生揭示圓的本質特征,將圓的表象抽象成數學語言。通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數學用語要規范、貼切;另一方面,學生通過用自己理解的語言來表達數學概念,還可以鍛煉語言表達能力[1]。
2、描述式小學數學概念內涵的揭示策略
描述式概念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字形結合式概念,因此我們在教學時,“字”和“形”要同時教學,要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形”的深層含義,進一步的深挖概念的根本。因此,對“形”的研究一定要透徹。除此之外,圖示僅僅給人以直觀形象,教師要幫助學生將圖示所表明的涵義用自己理解的語言描述出來,再結合概念中的“字”,如此,才能真正將“字”與“形”相結合,給概念下一個純文字式的定義。如直線的概念、小數的概念,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進行學習。
3、定義式小學數學概念內涵的揭示策略
定義式的概念由于用詞簡練而具有很強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教師在教授概念時一定要讓學生抓住關鍵詞,深層剖析,將專業名詞、術語通俗化,以便學生理解;必要時,還可通過直觀教具、舉例子、聯想對比等手段,化抽象為形象;也可有效運用反例和變式,讓學生明確區分概念的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2]。
(二)針對小學數學概念的特點,加強直觀教學,幫助學生建立概念
知識來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因此來說,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多從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進行概念的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錄像機等現代化技術進行教學,亦可以運用觀察、比較、觸摸、演示、測量等直觀方式,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模型,使抽象的數學概念得以具體化,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把握概念的內涵。概念教學要加強直觀教學,但運用直觀并不是目的,要將學生建立的表征逐步抽象,使數學概念得到內化。現代教學論強調,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去聽科學。因此,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要增加直觀操作的比重,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輔以教具、學具,感知概念表象、理解概念內涵[3]。
例如,在數學概念“米、分米、厘米”的教學中,教師可將提前準備好的長度分別為1米、1分米、1厘米的若干小棒分發給各小組,每個小組都有3種長度不同的小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先讓學生親自動手摸一摸不同小棒的實際長度,再讓學生用1分米的小棒量一量1米包含幾個1分米,用1厘米的小棒量一量1分米包含幾個1厘米。在教學“毫米”時,直接利用直尺上的刻度,數一數1厘米包含幾個1毫米。同樣,可以用類似的方法教學“千米”,教師可帶領學生實地考察,走一走1千米到底是多長的距離。這樣,手、腳、眼、腦并用,不僅讓學生親身感受到了概念,也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找到了概念的原型,有助于學生把握概念的本質。直觀操作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使學生形成學習的動力,這樣便可消除數學概念的枯燥性,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變得富有生機和成效。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質量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總綜合的進行考慮,一方面要考慮到不同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一方面還要認真鉆研教材,了解數學概念的特點和要求,整體把握數學概念體系,為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做好準備。因此,在概念教學中,只有采取恰當而有效的教學策略,才能達到概念教學的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曉霞.小學數學教學法[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1:49—50.
[2]馮光庭,劉忠君.對新課標下數學概念教學的認識與思考[J].教育藝術在線,2012(4):55-56
[3]袁櫻.立足基礎把握本質有效教學小學數學概念[J].科技信息,2011(27):574.
(作者單位:貞豐縣魯貢鎮管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