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蕊
【摘 要】供給側改革是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而進行的產業結構的優化設計,是一種長遠的發展戰略。對于管理會計而言,在對其進行供給側改革時,主要是基于管理會計的功能結構,然后提出的創新價值管理的戰略。所以,實際上該種改革主要就是基于價值目標,對管理會計的控制和信息支持系統進行完善。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創新管理會計主要就是價值增值和信息支持以及管理控制三個方面。供給側改革極大的推動了管理會計的創新,而后者的發展反過來從實踐層面對前者的發展提供了支撐作用。
【關鍵詞】管理會計;創新發展;供給側改革
引言:
現階段,我國的市場機制還不夠完善,經濟發展受到政府過多的干預。在此情況下,通過對總需求的刺激以應對產能過剩,顯然不然現實,而且也不能脫離供給不足的窘境。。以往進行的管理主要側重于需求側,在短期內的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長期實施需求側管理必然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因此,需要對供給側進行改革,以克服傳統需求側管理存在的弊端。在實施供給側管理時,我國可以充分的利用財政與貨幣政策,并使用各種有針對性的政策工具。作為微觀經濟的基礎,管理會計必須要與國家層面的供給側改革相適應,因此必須要對其進行創新。在推進經濟改革的過程中,各項工作都需要管理會計提供支持。在進行供給側改革應用管理會計時,需要準確的定位管理會計的邊界,在管理會計中融入供給側改革的思想和方法,進而更好的應用管理會計促進企業發展,并為供給側改革提供支持。
一、供給側改革影響管理會計的表現
(一)影響管理會計的價值增值
雖然我國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但是仍然處于價值鏈的低端環節。在我國所出口技術密集型產品中,其很多核心環節依然需要從國外進口。通過實施供給側改革,充分發揮經濟手段對企業的影響,進而對管理會計的價值內涵進行豐富,并改變其價值增值的本質。要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對供給側改革和管理會計的功能結構進行優化。并且管理會計通過促進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支撐供給側改革的有序進行。可以通過對過剩產能進行淘汰,促進管理會計價值的提升。此外,要利用創新驅動,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契機,以往依靠消費并沒有充分的發揮其促進經濟增長的動力作用,而且很多消費最終成為了外需。通過利用互聯網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可以較好的解決這一問題,進而實現擴大內需的目標。在此背景下,衍生了很多盈利空間和商業機會,此時優化管理會計的結構,變革了傳統會計對于財富觀念的定義,對于構建價值增值的目標體系非常重要。
(二)影響管理會計的控制系統
對于管理會計而言,其控制系統主要是結合供給側改革,不斷促進升級產業結構,并著眼于供給端,對管理會計的結構特征進行重新的審視[1]。同時,管理會計的控制系統要適應經濟新常態的環境,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對于會計控制系統而言,創新驅動是其基本的前提,要與國家的稅收政策相結合,并通過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完善相關制度進行完善,并促進其基本觀念的轉變,進而更好的在實踐當中應用管理會計和管理理念。實際上,不管是宏觀層面,還是微觀層面,其根本都是利用創新進行驅動。就管理會計的控制系統而言,我國經濟總量很高,但資源消耗也非常大且利用效率比較低,也就需要改進管理會計的內容結構,促使資源消耗的成本比例不斷增加,還要充分發揮其作用與功能。
(三)影響管理會計的信息支持系統
以往管理會計的信息主要是基于財務會計信息基礎,缺乏靈活性,而且前饋控制的理念和意識比較差,其信息系統也主要是事后反應為主,相關性比較差,很有可能給企業帶來嚴重的損失。所以,在利用管理會計進行預測時,要有長遠的戰略性目光,與供給側改革相結合,對管理會計的信息系統結構等進行積極的調整。伴隨大數據等技術的運用,管理會計在發揮作用時,可以依據的信息越來越多。在信息支持系統中,對其供給端進行管理,本質上就是發揮互聯網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促進二者的深度融合。
二、供給側改革促進管理會計創新的表現
(一)基于價值增值視角的表現
對于管理會計而言,在進行供給側改革時,就是要求著眼于管理會計的供給端,為其提供更有有針對性并且更加有效的戰略信息,促使管理人員作出更加正確的決策,進而促使其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因此,要不斷擴展以往意義上所謂價值的內涵,同時對其進行外延。也就是說,不僅要關注利潤和收益等指標,還要基于經濟發展質量的視角,對價值增值進行評判[2]。因此,需要呼吁政府約束壟斷企業的利潤,防止其瓜分財富,進而對企業的價值目標進行正確的評價。而且對于一些看似具有較高盈利能力的企業,其獲取財富的方式主要是壟斷,進而導致了收入的嚴重不公。因此,反壟斷和放松管制等并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必然要求,也是一種促進就業并且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所以,需要對各級管理人員的積極性進行充分的調動,此時管理會計不僅要強化對人才隊伍的建設,也要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對各組織和個人的行為動機進行收集,進而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并從戰略的視角對如何實現價值增值的目標進行規劃。
(二)基于管理控制視角的表現
現階段,在管理會計的研究中,其中非常重要的課題之一就是控制實體企業的成本負擔。可以采用結構性的減稅政策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收益,對于企業而言,也應當抓住供給側改革的契機,促進企業實現更好的發展。要促進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利用新產品和新技術等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3]。從管理控制的視角來看,要對其職能與作用進行規范,并且對新技術和新工具進行整合與創新。實際上,可以從供給側的視角出發,充分發揮管理會計弱化投資等方面的作用,進而促進其自身作用的發揮。從供給側來看,管理會計所創造的價值并不是停留在商品和資本以及環境經營層面,進而創造自身的價值。就管理會計而言,其創造價值的模式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分別是收益導向和成本導向。后者主要關注的是如何降低成本,前者主要強調的是收益的質量和獲得收益的路徑。
(三)基于信息支持系統視角的表現
要綜合考慮信息應用領域和生成渠道等對會計信息支持系統的功能結構進行完善,同時還要與供給側改革相結合,構建完善的制度體系。與此同時,要從供給側出發,并對管理會計的報告體系進行構建,然后促進管理會計與其他信息系統實現協同發展。此外,要從供給側改革的視角出發,更加關注前饋和反饋的機制效應。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為促進管理會計科學性與有效性的提升,要充分發揮前饋機制的作用,以更好的對產生差異的原因進行識別與預測,進而控制好風險。對于負反饋機制來說,有助于更好的促進供給側改革,但是也需要完善的制度作為保障,才能充分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
三、結語
供給側改革是當前時期解決我國經濟問題的重要選擇和必然路徑,同時也是新時期的戰略選擇。對于管理會計而言,在新時期也具有了更加豐富的內涵和功能,并且要與供給側有效結合,進而充分發揮其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笛.供給側改革視角下管理會計的創新[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 17(2):45-47.
[2]張宇璨.供給側改革與管理會計創新[J].財會學習, 2017(10):131-131.
[3]趙寧寧.管理會計在供給側改革中的創造性運用[J].時代經貿, 2016(3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