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需求的不斷變更,學生學情愈加復雜,推翻傳統課堂,創新教學模式,翻轉課堂為提成課堂有效性提供了新平臺。結合線性代數課程特點,以項目為導向,以任務驅動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專業課程及工作崗位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翻轉課堂;線性代數;有效性
在線性代數傳統課堂中,以教師為中心,注重理論的講解,學生被動的接受,對知識的來源及用途知之甚少,造成學生厭學棄學的狀態。翻轉課堂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課堂實施有效性。
一、課程現狀分析
以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學生學情及理工科教學大綱為例,分析本門課程得教學現狀。
(一)教材內容理論跨越較大,缺少知識鏈接、課時少、內容多。就我校的線性代數課程要求而言,主流《線性代數》教材內容理論經典,主要是基礎數學知識和計算方法的學習,沒有切實反應出當代科技和經濟發展的需求。
(二)教學內容與專業結合較少。當前“線性代數”教學過程中,缺乏專業針對性,很少考慮實際領域的應用背景的重要性,忽視了不同類型專業對數學知識的需求,而所講授的內容基本一致,這就忽視了用數學作為工具去解決與專業相關的實際應用問題的技巧。
(三)傳統課堂教學,偏向教師一言堂。為了在規定學時完成教學任務,課堂教學方式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學過程過于單一化,講授過程枯燥乏味,學生缺乏積極性,師生之間的互動性不高,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提升課堂有效性迫在眉睫。
二、項目來源
線性代數課程是在高等數學課程之后,學生擁有一定的數學基礎,此時我們與專業合作,尋找項目,協同學習,將線性代數知識和專業知識融合設置暑假項目任務,讓學生從中選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開題,調研,探討,并以其中的問題做成案例,作為大二第一學期的學生學習線性代數的相關項目。在本門課程之后,學生又能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專業實踐中去,為后續課程服務,使得數學課程貫穿人才培養方案的整個階段。利用線性方程組求解的相關方法求模型的最優解,為最優化理論奠定基礎,過項目導學,小組互學,翻轉課堂體驗式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在學中做、做中學,真正實現教學做合一的學習氣氛。
三、有效性措施
(一)項目導學,任務驅動
線性代數課程主要有行列式、矩陣、線性方程組、向量、二次型、線性變換和線性空間等相關理論知識。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為例,如圖一。將原有的知識體系與專業結合,拆分知識點,優化整合,融入項目,構建行動體系,通過重復的建模、數據處理、編程求解步驟,提升學生能力。
(二)課下自主,小組互學
學生提前按要求自行組隊,課前實行項目導學,教師以任務書的形式將項目發給學生提前預習,可以通過教師觀看教師提前錄制的視頻、PPT、網絡查找等方式,輔助學習,總結知識點。將不懂的問題標注、記載,課上與老師交流,突破知識點。
(三)課堂翻轉,角色互換
為體現公平公正,不讓學生有抱怨僥幸的小思想,真正在課前都能做好預習,學習。實行”雙抽”機制,一抽抽小組,再抽選題目,通過小組討論,歸納項目內容,推舉匯報人選,實行學生講學,課堂上人人做老師,提出新問題,找到新方法,最后老師評判正誤,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既學習了知識點,又突破了重難點,同時學生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翻轉課堂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歸納總結能力,評估取舍的能力,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讓學生學會,也知道怎么用,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四、評價體系
“沒有考核就有沒執行力”,全面的考核標準不僅能檢驗成果,也能成為鼓勵機制??己诉^程中以能力為本,注重過程,實行多元的評價形式。將每一次的課后作業、網站測試及學習任務都作為過程評價考核項目,將每一次院級、省級國家級競賽作為加分項鼓舞學生,結合期末理論考試按照比例折合得出最終評價。
翻轉課堂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給教育該來了變革的風暴,以項目為載體,任務驅動的形式推動課堂得翻轉,使得翻轉課堂真正運行起來,不只落實在紙上談兵;同時打破教師一言堂,學生成為課堂得主角,這時對教師得個人素質要求也較高,不僅要對教學內容熟悉,也要對課堂可能出現得問題有一定的預估,有一定的知識背景,將問題的來歷解釋清楚,真正將知識由點串成線,使得知識貫通。
【參考文獻】
[1]黃青鶴,應志領.提高線性代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3,35(3):130-132.
[2]鮑培文.線性代數啟發式教學改革的新思路[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9,31(3):100-103.
[3]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58-64.
[4]蘇繼紅,楊翠屏.“先學后研、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探討[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6): 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