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天妮
【摘要】在二十世紀末期,我國高校處于擴張規模的黃金時期,高校大批量的大規模擴張滿足了很多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強烈愿望。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我國高校大規模擴張的熱潮已經結束,高校從以追求規模上的外延式擴張為主的發展模式逐漸轉變為以注重內涵為主的發展模式。面對這一新時期的挑戰和機遇,我國高校首先要創新財務管理理念和財務管理機制,結合高校自身情況來重組內部財務流程,重新構建高校財務業務一體化的信息平臺,將高校財務工作職能向管理型轉變,將高校財務管理方式由控制型轉變為以引導型和激勵型為主的新方式;與此同時,高校要做好自身中長期財務規劃,做好財務工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與控制,確保高校能夠健康持續地發展。
【關鍵詞】新時期 高校財務 管理制度
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教育得到了優先發展,高等教育也因此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教育體制改革逐漸深入,政府管理權力下放,高校成為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獨立法人。我國的高校財務管理主要實行以國家財政撥款為主,其他渠道集資為輔的財務管理模式。高校的財務管理關系著高校的運營情況,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主要是對高校的資金進行統籌分配,并具有監管功能的一項工作。對于高校來說,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在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不僅是對高校資金進行管理、統籌分配,也是關系著高校未來的發展。
高校依法多渠道籌集經費的格局已經形成,在高校規模不斷擴大,高校資源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我國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變得更加復雜。我國社會經濟建設面臨著新的局面,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也面臨新的挑戰。
一、當前我國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分析
(一)缺乏理財意識與效益觀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高校的財務管理部門也應該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但據調查發現,我國當前的高校財務管理部門在財務理財意識和經濟效益方面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許多高校管理層過分的依賴政府管理體制,缺乏科學有效的理財意識,不能滿足快速發展的經濟市場的需求;另一方面是高校過度注重社會效益而忽視了高校財務的經濟效益,比較少地考慮資金的使用和產出效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的發展。
(二)預算管理體系尚不完善
預算管理是財務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于各大高校來說,預算管理關系到各部門任務的安排和活動的開展。在對當前高校預算管理情況進行調查的過程中發現,高校的預算管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首先,預算編制的方法缺乏科學性,很多高校使用增量預算法,也就是將上一年度的收支作為參考標準,而不是綜合多種因素,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這樣一方面就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支出,另一方面使許多新項目和發展不錯的項目因得不到資金的支持無法開展。其次,預算編制時間不足,預算編制關系到資金能否被有效利用,關系到高校未來的發展,如果編制時間不足,就會影響到預期效果,也不利于高校的長遠發展。再次,預算編制缺乏透明度,許多高校未建立有效的經費支出監督機制,從而使得高校的經費支出具有隨意性,大大降低了預算的準確性和資金的使用效果。
(三)財務監督機制不健全
很對高校還是沿用了傳統的財務管理形式,與目前高校的辦學形式多元化、資金來源擴大化、財務活動復雜化很難適應,使財務管理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加上由于高校財務監督管理制度方面的不健全,特別是風險預防與內部控制等方面,形成財務監督與內控機制還存在不到位的現象。財務的經費支出存在很大的隨意性、盲目性,這些都嚴重制約了學校資金的有效利用。
(四)不重視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的培養
高校財務是否科學有效地管理,關系到高校各項活動的實施和科研項目的開展,對高校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當前的高校財務管理調查中發現,當前的高校對財務管理還沒有科學的認識,只是把財務管理看作是為高校提供基礎服務,從而在對財務管理人員的能力和素質方面要求不高,進而忽視了對財務人員的業務培訓,造成許多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這直接影響了財務管理的效果,不僅如此,許多高校將重點放在財務辦公設備上,過度重視硬件配置,出現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現象。
二、新時期高校財務管理的對策分析
(一)樹立財務管理的新理念
先進、科學的財務管理理念對高校的科研工作和教學活動都能起著積極作用,所以,高校的管理層應該加大對高校財務管理方面的認識程度。不管是學校的負責人還是相關的業務核算人員,都應該做到始終堅持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基本原則,建立新的正確的理財觀、成本效益觀,將績效作為主要導向,真正參與到財務決策的全過程,著力轉變“重核算,輕管理”的理念。對高校財會人員應從嚴要求,加大財經法規方面的學習力度,加強專業技能方面的后續培訓力度,提升基本的業務素質與財會分析技能,使財務人員具備應對全新財務管理的基本素養。
(二)建立有效地財務監督管理機制
財務監管機制的建立直接影響著高校的發展,所以各大高校要建立起有效的財務監管機制,這就要充分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以及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并將財務監督和內部審計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明確其責任,劃分好基本的責任范圍。從高校的上層領導到審計監督、財務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再到全校的各個處室單位的負責人,都要落實到位,層層防范,注意做到權責利的有機結合。
(三)提升高校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提升高校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首先在用人機制方面,作為高校管理層,應該引進專業的財會人員,對財會人員的素質要從嚴要求,除了遵循會計相關法律法規之外,還應該堅持原則、實事求是。當然,在實際的工作中,難免出現一些法規不適用于當前的經濟形勢,作為財務管理人員應從實際出發,切實考慮實際需求,靈活地做出判斷,也就是要求財務管理人員在現實的問題解決中學會變通。其次,在人員培訓方面,高校管理層應該重視財務人員的培訓工作,這對于提升業務技能以及高校財務的有效管理都非常重要,甚至關系到高校的可持續發展,除此之外,高校管理層也要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政治思想教育,注重財務人員各方面的發展,這樣才能全面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技能,從而適應新形勢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新需要。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要想取得長遠可持續的發展,就要重視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與時俱進,樹立新的財務管理理念,統籌各方面發展要素,完善財務管理機制,優化預算編制,既注重社會效益,又要注重經濟效益,同時還要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能,構建有效的內部財務監督機制,使經費的支出透明化,規范財務管理的各項工作。雖然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面臨著諸多挑戰,但是只要高校不斷完善自己的財務管理體系,一定會持續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新高校會計制度下的財務信息化研究[J].李英.科技經濟市場.2017(04).
[2]新制度背景下高校會計制度改革的思考[J].李麗麗.財經界(學術版).2016(23).
[3]新形勢下高校財務管理創新問題淺析[J].黃曉麗.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