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蓮
國內外都制定了紡織品相關法規和標準,嚴格限制紡織品中重金屬的限量。如國際紡織生態協會OEKO-TEX標準100,國家強制性標準GB 31701和推薦性標準GB/T 18885及嬰幼兒產品標準FZ/T 73025和GB/T 33271。
GB 31701—2015是國內首個關于嬰幼兒服裝及童裝的國家強制性標準,里面明確規定了A類產品的重金屬鉛、鎘的限量。采用的方法是GB/T 30157—2013附錄A,規定僅考核含有涂層和涂料印染的織物,指標為鉛、鎘總量占涂層或涂料質量的比值。意味著檢測時,要將紡織品的涂層或涂料印花刮取下來測試重金屬含量,不能跟基布一起測試。這個規定給檢測機構提出了新的挑戰,紡織品屬于柔軟體,現在的印花印染技術都很成熟,涂層或涂料印花跟基布粘合牢固,一般很難直接刮取下來。GTT 2017年技術研討會上建議了業界統一做法:通常采用有機溶劑(丙酮:乙醇=1:1)對涂層、涂料印花樣品進行溶解、刮落、揮干后取樣進行消解測試,該方法能使大部分的涂層、印花與基布有效分離,且減少基布對涂層、印花測試的影響。
有機溶劑溶解、刀片刮取方法操作簡易、迅速,但是也存在問題,比如不環保,有機溶劑一般有一定毒性,會對環境和試驗人員造成一定危害,而且刀片刮取時,難免會將基布上的纖維或紗線一起刮下,混在涂層或涂料印花里很難去除,造成質量不準確,影響最后結果。還有些薄的涂層或印花很難刮取,無法按照標準規定測試。
本文旨在提供另外一種環保的、較為準確的從紡織品上獲取涂層、涂料印花的方法——直接拆除織物法,它適用于涂層或涂料印花可與基布分離、組織結構較簡單、線圈較易拆除的針織物和普遍機織物。
在試驗之前先預拆除無涂層或涂料的織物部位,判斷基布是否易拆除紗線,并記錄織物組織結構。準備A、B、C三塊織物,A、B是機織物,A的基布組織結構為斜紋,B為平紋,C為針織平針織物,樣品如圖1,基本參數如表1。
剪刀、鑷子、大頭針、手套。

圖1 A、B、C基布+印花布料

圖2 從A、B、C布料上剝取的印花

表1 A、B、C布料基本參數
為避免沾污樣品,試驗過程最好戴上手套操作試驗。用剪刀沿著紗線方向剪下一塊帶涂層或印花的布料,為了更好地起頭拆紗線,從無涂層或印花部位開始拆除,拆至涂層或印花部位,可借助鑷子和大頭針輔助拆除基布,若涂層或印花上沾有脫落的紗線或纖維,可用鑷子去除。可以邊拆邊將涂層或印花撕下收集起來直至所需重量,如圖2。
直接拆除織物法完全可用于獲取紡織品上的涂層或印花用于重金屬測試。此方法有明顯的優點,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操作,不需要用到有機溶劑,對環境無污染;獲取的涂層或印花幾乎不含基布,檢測結果更為準確;就算比較薄的涂層或印花也可以通過此方法獲取。但是跟刀片刮取法相比也有明顯的缺點,比如速度慢,拆除紗線耗費時間長;而且不適用組織結構復雜難以拆除紗線的紡織品。
GB 31701—2015于2016年6月1日起實施,實施過渡期是兩年,對于檢測機構和生產廠家來說,實施后重金屬的檢測量肯定會增長,本文提供的這種獲取涂層或印花的方法旨在給檢測機構和生產廠家檢測時提供參考,特別是檢測結果有檢出時,可用于最后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