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冀敏
麥肯錫行業資訊公司與《BoF時裝商業評論》雜志最近聯合發布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時裝業的年均營收將從3.5%上升到4.5%,全球總市值達2.5萬億美元,該行業的利潤率預計將保持在10%的水平。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歐洲等新興市場已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全球時裝業在2018年有望繼續增長的理由是,亞洲新興市場(中國、印度、越南等國家)都有可能在2018年實現6.5%到7.5%的收入增長,而歐洲一些國家(羅馬尼亞、俄羅斯、土耳其等)將保持在5.5%至6.5%之間,稍微落后。時裝咨詢企業麥肯錫公司(全球管理咨詢公司)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稱,相比之下北美洲和歐洲的成熟市場將只增長1%~3%,這是《時尚2018》發布的最新報告。
該刊創始人兼總編輯伊姆蘭說,在2018年,全球時裝業收入一半以上來自東部新興市場,而非西歐和北美洲早已建立的成熟市場。“這是個重要的象征性轉折點,因為行業領導者在高速流動的背景下繼續發展,而新技術、新消費者和不可預測的宏觀經濟環境繼續挑戰領導者,使其迅速改變其戰略和運營模式”。
服裝市場瞬息萬變,各企業在價值創造方面的差別非常顯著。最新“麥肯錫全球時尚指數”顯示,行業前20%的頂級時裝企業的總利潤相當于整個行業價值增長的144%。這種行業的增值是前所未有的。而最好的公司發展更快,更得利。這與業界龐大但基本無利可圖的中間板塊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處在發展底部的公司實際上已名落孫山,他們實際上成為市場的拖累。麥肯錫資深合伙人、時裝和奢侈品行業專家阿希姆·貝格說,“時裝業永遠是‘贏家通吃’的行業。”
報告指出,2018年,不僅時裝業將受到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而且包括亞洲目前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先驅也會受到影響。貝格解釋道,在使用人工智能方面,時尚仍然落后于其他行業。這因此就體現出人工智能在紡織服裝業領域的巨大潛力。而且,接受調查者中有20%的主管認為,人工智能已成為一種必搶的先機,誰搶到誰就擁有未來。這也意味著,人工智能將加快進入紡織服裝行業,而設計、生產和營銷的手段將會出現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局面。市場將出現更加標新立異的競爭局面。
(據印度紡織媒體《從纖維到時尚》http://www.fibre2fashion.com/news/fashion-news/global-fashion-industrylikely-to-touch-2-5-tn-in-2018-229415-newsdetails.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