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立宏 郭舜 付洋洋 李聰
摘 要:本研究以2014年吉林省第四次國民體質監測3~6歲幼兒組為研究對象。以每周歲為一組(3歲、4歲、5歲、6歲),將其分四類樣本(城市男、女,農村男、女)16個年齡組,共收集樣本量1667人。測試指標包括身高、坐高、體重、胸圍、三個部位皮褶厚度、安靜心率、立定跳遠、網球擲遠、坐位體前屈、10米折返跑、走平衡木完成時間、雙腳連續跳共計14個指標。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8.0及Excel軟件進行整理統計、邏輯比較等綜合分析。目的是全面了解吉林省3~6歲幼兒的體質現狀及變化特點;分析比較城鄉幼兒身體形態、機能和素質等指標的變化規律及特點,對進一步提高我省幼兒的體質健康水平以及更好地開展幼兒體質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幼兒 體質 變化特點
中圖分類號:G804.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3(a)-0210-02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嬰幼兒生長發育的環境和條件有了顯著的改善,幼兒階段是身體發育的高峰期,是良好體質形成的基礎階段,還將直接影響到未來各年齡段的體質狀況和身體的功能能力,甚至可能會影響到成年時的體質[1]。幼兒體質狀況的對比分析有著獨特的社會意義,不僅能反映出某一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狀況,同樣也能反應出城鄉居民收入、生活質量和健康改善等情況,所以,人的身體素質受多方面因素制約,與長期的社會經濟發展有關[2]。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本研究以2014年吉林省第三次國民體質監測3~6歲幼兒組為研究對象。以每周歲為一組(3歲、4歲、5歲、6歲),將其分四類樣本(城市男、女,農村男、女)共16組,累積收集樣本量1667人。
(2)研究方法。
(3)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
(4)體質測試法。
(5)數據分析:測試數據均采用SPSS18.0及Excel軟件進行整理統計、邏輯比較等綜合分析。
2 研究結果
2.1 體質評價
2014年吉林省3~6歲幼兒體質的總體優秀率為7.4%,良好率為23.6%,合格率為58.5%,總體達標率(合格以上)為89.5%,不合格率10.5%。城鎮3~6歲幼兒體質的總體優秀率為5.3%,良好率為13.0%,合格率為26.9%,總體達標率為94.6%,不合格率5.4%。鄉村3~6歲幼兒體質的總體優秀率為2.1%,良好率為10.6%,合格率為31.6%,總體達標率為94.9%,不合格率5.1%。除男性6歲幼兒及女性3歲和6歲幼兒體質達標率農村高于城鎮外,其余各個組別農村的體質達標率均低于城鎮。
2.2 吉林省3~6歲幼兒體質城鄉差異的現狀分析
2.2.1 身體形態指標差異性分析比較
(1)身高、坐高:鄉村男、女性幼兒除6歲時身高均值高于城市幼兒外,其余各年齡組身高均值均低于城鎮幼兒,這種特點在5歲時較明顯;除鄉村女性幼兒6歲時坐高均值略高于城鎮幼兒外,其余各年齡組坐高均值均略低于城鎮幼兒,男性幼兒在5歲時較明顯,女性幼兒在3歲時較明顯。
(2)體重、胸圍:體重數據顯示:男性幼兒體重均值的城鄉差異性不大在0.1~0.7kg范圍內,城鎮略高于鄉村;女性幼兒3歲~5歲時體重均值城鄉差異不大在0.1~0.6kg范圍內,鄉村略高于城鎮,6歲時鄉村幼兒體重增長較快,體重均值高于城鎮幼兒1.7kg。胸圍數據顯示,幼兒時期胸圍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遞增,各年齡段男性幼兒的胸圍均值城鎮均大于鄉村范圍在1.1~2.0cm范圍內;女性幼兒6歲時胸圍均值農村略高于城鎮,4~5歲期間城鎮高于鄉村,3歲時城鄉無明顯差異。
(3)皮褶厚度:研究數據顯示:除4歲女性幼兒腹部皮褶厚度城鄉無顯著差異以外;其余各年齡組的男、女性幼兒的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及腹部皮褶厚度均值城鎮均明顯高于鄉村。
2.2.2 身體機能指標差異性的分析比較
數據顯示:幼兒安靜心率隨著年齡的增長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除4歲男性幼兒安靜心率均值城鄉無明相差異外,其余各年齡段男、女性幼兒安靜心率均值城鎮均高于鄉村。
2.2.3 身體素質指標差異性的分析比較
(1)立定跳遠、網球擲遠、立定跳遠數據顯示:除6歲女性幼兒立定跳遠均值城鎮與鄉村無明顯差異外,其余各年齡組的男、女性幼兒的立定跳遠均值城鎮均明顯高于鄉村。網球擲遠數據顯示:除6歲女性幼兒網球擲遠均值鄉村高于城鎮外,其余各年齡段男、女性幼兒網球擲遠均值城鄉無明顯差異。坐位體前屈數據顯示:3歲、4歲男性幼兒坐位體前屈均值鄉村明顯高于城鎮,5歲、6歲男性幼兒城鄉對比無明顯差異;3歲、4歲女性幼兒位體前屈均值鄉村略高于城鎮,5歲女性幼兒城鎮略高于鄉村,6歲女性幼兒城鄉無明顯差異。
(2)10米折返跑、平衡木完成時間、雙腳連續跳,城鄉比較顯示:這三項指標城鎮3歲男、女性幼兒的成績普遍好于鄉村;4歲時除女性幼兒的10米折返跑均值城鄉無明顯差異外,其余各項指標成績城鎮男、女幼兒仍優于鄉村,但差距在逐漸縮小;5歲時除女性幼兒平衡木完成時間成績城鎮優于鄉村外,其余各項指標城鄉差異不顯著;6歲時城鎮男性幼兒的雙腳連續跳成績略優于鄉村,其余各項指標城鄉無明顯差異,城鎮女性幼兒的雙腿連續跳成績略優于鄉村,但10米折返跑、平衡木完成時間的成績鄉村略優于城鎮。
3 結論與分析
(1)研究顯示城鄉幼兒的體質達標率無明顯差異,但優秀率及良好率城鎮幼兒明顯優于鄉村幼兒,說明城鎮幼兒的整體身體素質優于鄉村幼兒,城鄉差別較明顯。
(2)城鄉幼兒在身體形態上均存在差異,身高、坐高整體上城鎮幼兒略高于鄉村幼兒,這種特點在5歲時較明顯,說明隨著城鎮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的進步,生活環境的不斷改善,城鄉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城鎮幼兒的生長環境較好,喂養方式及營養攝入比較合理,所以,城鎮幼兒的生長發育水平優于鄉村。體重男性幼兒的城鄉差異性不大,城鎮略高于鄉村;女性幼兒體重鄉村略高于城鎮,這種特點在6歲時比較明顯。胸圍在幼兒時期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遞增,男性幼兒的胸圍在各年齡段城鎮均大于鄉村;女性幼兒3歲時城鄉無明顯差異,4~5歲期間城鎮高于鄉村,6歲時鄉村略高于城鎮。皮褶厚度方面,除4歲女性幼兒腹部皮褶厚度城鄉無顯著差異以外;其余各年齡組的男、女性幼兒的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及腹部皮褶厚度城鎮均明顯高于鄉村,說明城鎮幼兒皮下脂肪的含量高于鄉村,應引起廣大家長的高度重視。代表身體機能的安靜心率,除4歲男性幼兒安靜心率城鄉無明相差異外,其余各年齡段男、女性幼兒安靜心率城鎮均高于鄉村,說明鄉村幼兒的整體心臟水平略優于城鎮,考慮與遺傳因素、生長環境及活動量等因素有關。
(3)身體素質方面,除個別指標鄉村優于城鎮或城鄉無明顯差異外,其余大多數素質指標城鎮均優于鄉村;所以,從整體上看城鎮幼兒在跑、跳、擲、平衡能力及柔韌性等綜合素質方面優于鄉村幼兒。考慮與城鎮幼兒在3~6歲期間生長環境良好,喂養合理,營養充足,生長發育較快,參與的親子活動較多及接受各種良好的教育等因素有關。
參考文獻
[1] 馮君.早期幼兒身體察質培養探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25(3):120-121.
[2] 戴瑞磊.濟寧市3~6歲幼兒體質現狀城鄉對比及對策研究[J].濟寧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7,28(3):63.
[3] 劉建偉.保定市3~6歲城鎮幼兒體質現狀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