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池
摘 要:當前大學公共體育課程的課內外一體化已經在我國的很多大學廣泛實行,已然成為了一種重要的大學體育教學手段,其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大學生在體育課上的積極性,從而也有效提高了公共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但是,由于受很多外在因素的影響,公共體育課程的課內外一體化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亟待解決。為此,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就大學公共體育課程的“課內外一體化”教學路徑展開略談,旨為能進一步的提高與促進大學公共體育課程的發展。
關鍵詞:大學 公共體育課程 課內外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1(b)-0001-02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新階段的進入,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也越來越關注,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當前,我國正處于飛速發展的時期,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因此當代大學生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才能夠承擔起國家發展的重任。尤其是在當前高校體育改革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大學公共體育課程也在不斷時進行著各種的創新與探索,采用了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因此,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如何實現公共體育課程的“課內外一體化”,也成為了一個十分值得體育教育者們去研究的課題。
1 大學公共體育課程“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的內涵
根據相關調查,我國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日益下降,大學中的體育課也沒有起到其應有的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下。“課內外一體化”應運而生。所謂課內外一體化就是以開展正常的體育課程為基礎,調整教學目的,在體育課外的時間進行體育活動,并且將其計入到體育課程的成績中,可以讓學生根據興趣自由選擇體育課程,從而提高學生在體育課程上的積極主動性,并且按照正常的體育課程讓學生進行系統化、科學化的訓練,通過在一些學校的實施,取得一定的成果。
2 大學公共體育課程中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方法的意義
(1)有利于大學生養成鍛煉身體的意識。由于當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呈下降狀態,許多學校和教師都建議取消體育健康測試,但是取消這項測試是非常沒有好處的,對此,學校可以強制性的規定學生參加體育課程,并且必須上完規定的學時,在這樣長期的過程中,通過督促學生進行體育鍛煉,能夠讓他們感受到鍛煉對他們產生的積極影響,從而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具有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
(2)培養和提高大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促進學生在體育課上的積極性。為了提高大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學校可以開設新的體育課程,比如賽龍舟、野外生存、自行車等,這些體育課程在以往從未出現過,可以說是體育課的創新,這種新的形式有利于激發大學生的好奇心,通過提供更多的選擇余地,吸引學生,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從而保證了學生在課上的積極主動性,有利于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3)能夠促進落實新課改背景下學生為課堂主體。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和新課改的實施,當代的師生關系與以往已經截然不同。大學生都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大學的課堂上,教師的權威是體現在組織學生參加活動上,這樣的教學方式顛覆了以往教師和學生一上一下的地位分配,讓教師和學生之間更像是朋友,拉近了教師和學生的關系,營造了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而公共體育課程的課內外一體化就極強的體現了這一特點,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體育課程和教師,通過讓學生成為自己學習過程中的主體,讓學生在課堂上充滿熱情。
3 當前大學公共體育課程課內外一體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資源比較分散。教學資源不僅包括教材、視頻、課件和圖片等,還包括教師、體育設備等,教學資源的分散主要體現在教師和體育設備上,一般情況下,體育教師只有在上午和下午的前兩節課才是上班時間,能夠為學生進行指導,如果在這個時間段之外,就不愿意再犧牲個人時間來進行教學;另外是體育器材室一般也是只有在體育教師的上班時間才會開放,不在這個時間段內,就可能拿不到體育器材。但是學生一般都是在上完下午的課之后才有時間鍛煉,或者在晚上鍛煉,剛好和體育教師的上班時間錯過,從而限制了課內外一體化的實現。
(2)教學目標不清晰。教學目標對整個教學過程有著直接的影響,一直以來,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都是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為了督促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便將其也劃入了課程之列,體育課程也有了成績的及格和不及格之分,久而久之,體育課程的進行對于學生來說變成了修足夠的學分,扭曲了體育課程原本的目的。
4 大學的公共體育課程上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的對策
(1)為學生提供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環境對于學生的學習產生著直接的影響,在公共體育課程上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能夠使學生感到放松、自由,充分體現出學生是課堂主體、教師是課堂引導者,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從而實現保證大學生身心健康、擁有較好的身體素質的目標。
(2)采取有效措施整合教學資源。首先,學校可以安排體育教師在下午四點之后在運動場所為學生作指導,采取輪班的形式,同時,這段時間算是教師的工作時間,學校要給予體育教師相應的報酬,另外,延長器材管理員的工作時間,保證在學生運動的時間內能夠自由使用體育器材。齊全的工具和良好的教師資源都能夠使得大學生的體育鍛煉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3)在體育課程上以讓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為中心進行教學。在體育課程上,不可以離開肢體的運動,否則體育課就失去了其意義。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也更加愿意學習運動技能,有利于培養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
(4)體育教師和有能力的學生共同組織體育俱樂部。晚上,大學的操場上,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大學生在跑步、打羽毛球等,但是這些具有較大的隨意性,不能夠長久的堅持下去,因此對學生的體育鍛煉的進行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如果建立相應的俱樂部,可以招募學生,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并且可以安排友誼賽,通過參加俱樂部,喜愛運動的學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有利于將體育鍛煉堅持下去,有利于提高大學生運動的積極性。
(5)完善體育設施。大學普遍有這樣一個現象:在操場上運動的一般都是男生,大部分女生本就不喜歡運動,操場上的體育設施又都是力量型的,比如單杠、吊環等,都不是很適合女生的器材,對此,學校可以相應的安排一些羽毛球場,開設形體舞、健美操等課程,讓男生和女生都投入到體育運動中。
5 結語
總而言之,好的身體素質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都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并且能夠讓他們受益終生。所以,通過上述當前大學公共體育課程中實施課內外一體化的重要性以及其所存在的問題,希望能夠引起學校方面與教師們的共同關注,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處理這些問題,以便更好地促進課內外一體化在大學公共體育課程上的實施,為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略盡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 李國鋒,張剛.大學公共體育課程“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以江漢大學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142-143.
[2] 陳珂.大學公共體育課程“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4):110-111.
[3] 夏貴霞,舒宗禮,夏志,等.湖北大學公共體育課程“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體育學刊,2010,17(2):73-77.
[4] 趙麗,張國強.大學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模式實踐研究——以忻州師范學院為例[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6,32(2):72-75.
[5] 陳華.試論新時期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中人文觀及其價值內涵[J].運動,2014(2):66-67.
[6] 杜建強,韓正好.運動處方教學在大學生公共體育課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運動,2013(9):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