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摘 要:本文結合工作實際,深入剖析了新形勢下檔案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具體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二是科技投入不足,三是專業人才匱乏,四是專業培訓力度不夠,五是工作人員狀態不佳。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問題根源,針對性提出了加強和改善檔案事業體制機制建設五條意見建議。分別是進一步加大對檔案事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切實加大檔案事業科技投入、引進檔案事業信息化科技人才、進一步加強檔案工作人員專業培訓和努力構建檔案事業工作新格。
關鍵詞:檔案事業 體制機制建設 思考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時期,青海省按照習總書記“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確立了以“四個轉變”為核心的工作指導思想。目前,全社會各階層、各生產運行單位,都在積極調整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提振工作信心,努力適應“四個轉變”新要求,想辦法,找出路,求創新。檔案部門要認真踐行省委“四個轉變”的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增強信心,把握青海經濟社會發展脈搏,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客觀要求,發揮檔案部門職能作用,在推動青?!耙粋€同步,四個更加”的發展戰略中發揮積極作用。
一、檔案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剖析
(一)檔案事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據統計,全省各州地市及縣級檔案部門,60%的檔案館基礎建設薄弱,設備投入不足,檔案庫房面積嚴重不足,防火、防潮、防蟲等關鍵建設指標難以達標,檔案人員工作環境普遍較差。不足的原因還在于各級行政主管部門對檔案事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認識還有偏差,很少將檔案事業發展納入議事日程,導致各級政府在檔案價值利用、基礎設施等方面精力投入不到位,不能很好的完成上級檔案部門安排部署下來的各項工作。
(二)檔案事業科技投入不足。在互聯網+時代,檔案事業的發展也要順應信息時代的發展趨勢,在電子掃描備案、網上查閱、檔案鑒定、仿真復制、破損檔案修復、網絡互通、信息公開等方面科技投入嚴重不足,與內地發達地區存在較大差距,查閱手段和途徑嚴重滯后,檔案事業信息化建設面臨巨大挑戰。
(三)檔案事業專業人才匱乏。多年來,檔案部門招錄的工作人員中,學檔案專業的高層次人才較少,知識結構不盡合理,從事信息交換、互聯互通、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關鍵性人才儲備不足,技術支撐能力匱乏,導致檔案部門“一站式”、“自助式”網絡服務推進難度較大。
(四)檔案工作人員專業培訓力度不夠。現代社會發展處于高速成長期,知識更新、觀念變革日新月異,以往傳統的知識和陳舊的觀念遠遠不能適應新時代、新形勢要求。檔案人員素質提升理應緊跟信息化發展步伐,加大業務培訓力度。但事實上,我省檔案系統常態化的業務培訓嚴重不足,培訓的覆蓋面和輪訓率不夠,導致檔案工作人員信心不足,動力不強。
(五)檔案工作人員工作狀態欠佳。在新形勢下,檔案部門工作人員因崗位性質持久,工作內容單一,工作環境枯燥乏味,缺乏挑戰性,長期處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安穩狀態。部分檔案部門對檔案管理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缺乏管理思路和有效的工作措施,使其呈現出“一潭死水”的不良局面,極大地挫傷了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二、健全檔案事業體制機制的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對檔案事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為提升檔案部門服務能力和水平,建議各地各部門在推動本地區、本部門業務工作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對檔案事業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把檔案館、信息公開查閱中心建設納入各級政府的財政預算,按照《檔案館建設標準》和《檔案館建筑設計規范》要求,把我省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建成面積達標、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安全保密、服務便捷、群眾方便的“一站式”服務中心。徹底消除“無庫館”、“危房館”現象。可喜的是,日前青海省國家綜合檔案館建設藍圖已經規劃落地,經過三年的建設,我省綜合檔案館將以嶄新的姿態、全新的面貌、一流的服務和高標準的接待水平,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市民提供服務。
(二) 切實加大檔案事業科技投入。建議各地區、各部門在規劃檔案館基礎設施建設方案時,要充分考慮科技投入,積極征求國家檔案局在科技建設方面的意見建議,必要時可特聘信息科技專家組來青指導編制建設規劃,一步到位地把檔案館建設成為科技含量高、信息化程度高的國家綜合檔案館。
(三)引進檔案事業信息化科技人才。隨著我省科技含量高、信息化程度高的國家綜合檔案館建成,引進一批信息化科技人才已迫在眉睫。建議省檔案部門積極爭取省委辦公廳和省編辦的大力支持,在未來公務員招錄和干部遴選過程中,充分考慮信息科技專業人才的引進,充實到檔案掃描備份、網上查閱、檔案鑒定、仿真復制、破損檔案修復、網絡互通、信息公開查閱等關鍵崗位,為檔案部門“一站式”、“自助式”網絡服務提供人才保障。
(四)進一步加強檔案工作人員專業培訓。檔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越高,對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必然要更高。建議省檔案部門結合工作實際,擬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訓計劃,積極爭取內地先進單位的支持,開展多輪次、多層面、全方位的崗位技能培訓,為在崗人員提供至少每年1—2次的培訓機會。同時還可以采取請進來的方式,每年邀請國家檔案局相關領域的專家或學者送教上門,使我省檔案系統業務培訓常態化,進一步提高培訓的覆蓋面和輪訓率,有效增強檔案工作人員的信心和動力。
(五)努力構建檔案事業工作新格局。按照《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要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要進一步加強檔案事業管理,一方面加大對檔案事業的基礎性投入,改善檔案部門工作環境,厘清工作職責,落實人員編制,統一對外服務;一方面要支持檔案部門開展人才隊伍建設、專業技術培訓和業務推廣宣傳,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檔案事業,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支持和認同檔案事業的良好氛圍,使檔案工作人員充分感受到崗位的價值和受到尊重的地位,存在感和自信心得到進一步增強。
我省檔案事業在各級各部門行政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始終堅持服務青海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踐行“四個轉變”,主動作為,充分調動全社會各方面力量,努力把劣勢轉變為優勢,把優勢發揮到極致,在健全體制機制、規范操作流程、提高服務效率等方面做出新成績,實現新跨越,邁上新臺階,為我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和諧、更加美麗的新青海做出檔案部門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檔案館建設標準》和《檔案館建筑設計規范》
[2]《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
注解
①“四個扎扎實實”是指: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青海視察時提出,青海要扎扎實實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扎扎實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實實加強規范黨內政治生活。
②“四個轉變”是指努力實現從經濟小省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轉變;從人口小省向民族團結進步大省轉變;從研究地方發展戰略相融入國家戰略的轉變;從農牧民單一的種養殖、生態看護向生態生產生活良性循環轉變。
③“一個同步,四個更加”是指:青海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奮斗目標,即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和諧、更加美麗的新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