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煥坤
摘要:在全民閱讀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需要轉變自己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延伸服務,才能更好的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求。但是,在圖書館實施延伸服務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阻礙著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本文對全民閱讀背景下的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問題進行分析,并就全民閱讀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的發展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全民閱讀;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問題
公共圖書館的主要功能是為讀者提供閱讀服務,提升人民的總體素質,以促進我國社會更好更快的發展。在全民閱讀背景下,傳統的圖書館服務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人們的閱讀需求,需要轉變原有的服務觀念和服務模式,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延伸服務。
一、全民閱讀背景下的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問題
(一)延伸服務體系不規范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各公共圖書館的延伸服務體系多種多樣,并沒有統一的規范或標準,使得其延伸服務體系缺乏規范性。比如,廣東的省立圖書館所采用的延伸服務模式為全委托模式,也就是在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分館的建設主體為主館,分館的資產權是屬于總館的;北京圖書館所采用的延伸服務模式為“一卡通借”模式;上海的公共圖書館所提供的延伸服務,則完全是依靠一卡通進行的,讀者利用一卡通借閱書籍,在閱讀完以后再通過一卡通將書籍歸還給圖書館。現階段,還沒有任何一種模式能夠適合所有地區的延伸服務發展模式,將一個地區的發展模式更換成其他的發展模式,是能夠對圖書館的發展起促進作用,還是會抑制圖書館的發展還不得而知。所以,在全民閱讀背景下,是否需要規范公共圖書館的延伸服務發展體系,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二)各地區的發展不平衡
在全民閱讀背景下,我國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發展出現不平衡現象。只有少數經濟發展得比較好的地區,所采用的發展模式比較先進,如建立起流動圖書館、采用總分館模式。根據統計,2016年我國縣以上的公共圖書館有3153個。其中,國家級圖書館只有1個,省級圖書館有39個,市級圖書館有369個,縣級圖書館有2744個。2016年,全國平均每43.85萬人才擁有1個以上縣以上圖書館,每3045平方公里范圍內設立1個縣級以上圖書館。全國公共圖書館的總藏書量為90163萬冊,人均擁有藏書量為0.652冊,人均購書費為1.562元。而人均擁有圖書最高的地區為2.94冊,人均擁有圖書最低的地區只有0.19冊,兩者之間的差距很大。不同地區的人均購書費用差別也很大,使得我國不同地區的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發展水平不平衡。
(三)鄉村圖書館布局不合理
雖然國家曾明確提出要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使其覆蓋范圍能擴大到全國。但是,目前都還沒有統一的公共圖書館服務全覆蓋標準。在農村圖書館建設中,其建設標準為“村村有”,并沒有充分的考慮到農村人口分布情況,也沒有對服務半徑作出具體的規劃。所以,在這樣的建設標準下,公共圖書館的延伸服務無法達到應有的集約化水平,也沒有達到應有的規模效應,公共圖書館的延伸服務缺乏科學性,其布局也不夠合理。
二、全民閱讀背景下的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發展策略
(一)創新公共圖書館體制
在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發展中,總分館模式是比較常見的,其之所以會出現許多弊端,主要是因為人事行政權與業務指導權不是統一的,而是分散的。所以,在全民閱讀背景下,需要對公共圖書館的體制進行創新,并對公共圖書館的體制進行改革,將其行業管理權和屬地管理權合并起來。另一方面,我國公共圖書館普遍采用的發展模式為一縣一館。在這樣的模式下,一些比較偏僻的地區的公共閱讀服務設施就會非常少。所以,在全民閱讀背景下,要提高公共圖書館的延伸服務水平,就需要突破行政區劃的限制,提高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的合理性。比如,在對公共圖書館的布局進行規劃時,要堅持地域相近、人口相當的原則,地域半徑要統一,并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合理的對公共文化資源進行配置。既要保證公共圖書館的建設能覆蓋到每一個村,又不必要在每個村都建立圖書館,這樣不僅能夠滿足人們的閱讀需求,還能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和共享性。在相鄰的幾個村中,可以建設一個公共圖書館,滿足這幾個村村民的閱讀需求。
(二)提供移動媒體延伸服務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受到互聯網的影響,人們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式都發生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現代年輕人,習慣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展開閱讀,并利用電子閱讀器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只要有網絡的存在,人們就可直接訪問移動圖書館,選擇自己感興趣或者需要的書目閱讀,也可以查詢、辦理相關的業務。目前,最常見的移動服務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推送短信,一種是建立移動圖書館網站。在全民閱讀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應該擴大移動服務的應用范圍,為讀者提供更多更優質的延伸服務。比如,讀者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直接登錄到移動數字圖書館,并自主的選擇所需的服務,包括閱讀某本書籍、收藏某本書、接受并閱讀圖書館推薦的書目、記錄閱讀心得、查閱歷史閱讀記錄等。圖書館通過為讀者提供各種不同的服務,可以讓讀者的閱讀體驗更加便捷、舒適。所以,政府在建設公共圖書館的過程中,應對信息技術進行合理的運用,積極的開發移動閱讀服務。特別是針對一些經濟欠發達的落后地區,借助移動網絡就可以進行閱讀,有利于實現全面閱讀目標,提升我國人民的綜合素質。
(三)延伸服務要因地制宜
我國是一個大國,國土面積很大,受到地理條件的影響,使得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人口分布也存在嚴重的不均衡現象,且各個區域的自然環境、社會文化等都存在很明顯的差異。所以,公共圖書館在為人們提供延伸服務的過程中,要根據各個地區的特點,以及實際的閱讀需求來確定,要做到因地制宜。比如,我國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更好,可以采取總分館模式,在每座城市都建設一座總圖書館,各個區縣再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合理的建設一些分館,而在街道和鄉鎮等地區,則可以設立一些基層館,從而形成系統而完整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體系。而在西北等地區,可以將總館設置在市中心,將分館設置在各個鄉鎮。西部地區的地域面積比較廣闊,有很多鄉村的位置都很偏遠,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人口密度不大。所以,在西部地區的公共圖書館建設中,要將鄉鎮的分館作為建設主體,并將其與基層的山村書屋聯系起來,形成具有特色的鄉村圖書館。
(四)加大建設經費的投入
要提升全民閱讀背景下的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質量,還需要以政府為主導,加強對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力度,這就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經費用于圖書館建設,并為圖書館的發展提供制度保障。比如,在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建設中,由政府投放相應的建設經費,且要一次性投放給建設單位。而政府劃撥的圖書館建設經費,只能用于圖書館的建設。為避免圖書館建設經費被用于地方,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圖書館建設過程的監督力度,對建設過程實施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從而保障公共圖書館的建設質量,為讀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延伸服務,實現全民閱讀目標。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全民閱讀背景下,需要創新公共圖書館體制,提供移動媒體延伸服務,并因地制宜的為讀者提供各類延伸服務。同時,政府要加大對公共圖書館的建設經費投入,形成完整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完善并優化公共圖書館的延伸服務質量,逐步的完成我國的全民閱讀目標,提升我國國民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小瑋.基于全民閱讀背景下的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問題分析[J].科技視界,2017,(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