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樂?袁媛?董慧
摘 要:有效開展保密檢查工作是提升高校保密工作水平的重要環節。本文結合高校科研工作一線情況,分析目前高校保密監督檢查工作中在涉密人員管理、涉密信息設備檢查及整改監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難點問題。并且,立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作實踐情況,提出通過加強涉密人員監督管理、突出重點檢查、建立多模式結合檢查體系和實行保密檢查數據庫動態管理等措施和建議,來破解高校保密檢查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問題。
關鍵詞:保密檢查,高校科研,多模式結合,主動性,動態管理
作者簡介
曲樂(1990年- )、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保密監督檢查、保密信息技術、數據挖掘等,quyuescse@buaa.edu.cn。
高校承擔著大量的國防軍工涉密科研項目,涉密人員多,涉密項目多,國家秘密載體多,保密任務重。開展保密檢查是對貫徹執行黨和國家保密工作方針政策、保密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監督管理的主要手段。依法開展保密檢查,要充分認識保密檢查職能的重要性,要結合高校工作特點,不斷推進保密檢查工作規范化和保密檢查方法科學化。
1 高校保密監督檢查工作中的難點問題
1.1 涉密人員流動性強,管理責任難以落實
高校涉密管理多以涉密項目組為單位,不同于軍工研究院所,高校的涉密項目參研人員,除教師外,還包括涉密研究生、項目聘用人員等。因此,高校涉密人員流動性強,涉密人員身份類型復雜多樣,人員監督管理難度大。目前涉密人員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是涉密學生保密管理落實不到位。主要體現在對涉密學生參與涉密項目的任務分解不明確,學生超出知悉范圍參與涉密研究工作,對脫密期學生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等。二是涉密教師保密責任意識不強。主要體現在項目負責人對所負責項目及人員的保密檢查不嚴格;部分涉密教師片面認為保密是形式主義,排斥保密檢查;部分涉密教師保密意識淡漠,認為所做科研項目均為通用技術,被強行標密,故而思想上不重視。三是大量項目聘用人員參與涉密工作。主要體現在各涉密課題組為解決科研任務量大而研究人員編制不足的現狀,聘用大量項目聘用人員參與涉密課題研究,但對聘用人員缺乏有效的背景審查和行政約束,增大了泄密的風險。
1.2 涉密項目分散,設備檢查難以集中
在高校科研工作中,對計算機等信息設備的使用逐漸增多,大量的涉密資料存儲于信息設備中,因此,對信息設備的監督檢查工作至關重要。但涉密項目分散、涉密信息設備單機為主的特點也給當前高校保密管理帶來了很多問題:一是涉密設備使用管理不當。由于高校涉密項目時效性較強,很多涉密課題組人員變動較大,涉密人員和涉密設備綁定不夠緊密,存在多人共用或使用人變更頻繁等問題。二是信息設備物理管理環境欠缺。由于人均可用的辦公面積有限,常常有涉密區域和非涉密區域未能進行有效隔離的情況。另外,涉密項目的參與人員同時還參與非涉密項目,若不加以嚴格管理,其在涉密項目中掌握的涉密信息往往容易泄漏。三是輸出審批和安全審計難以落實。涉密信息設備分布廣泛,多為單機防護管理,使得信息輸出審批難以通過技術手段有效控制,風險評估和安全審計也很難及時到位。
1.3 缺少長效機制,整改經驗難以累積
在實際工作中,調動涉密人員對檢查工作的積極性,提高檢查的實效性,是將保密監督檢查工作落到實處的關鍵。在保密檢查機制中,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一是日常保密監督檢查工作落實不到位。涉密項目負責人和參研人員對保密監督檢查工作存在排斥和躲避意識,使基層檢查工作易走過場,院系、學校層級檢查的覆蓋力度有限,難以實現長效的保密監督檢查管理。二是整改累進提升效果不明顯。學校、學院對各課題組的保密工作缺乏連續性檢查反饋記錄;部分課題組整改流于形式,出現重復或同類型錯誤問題;部分課題組不重視總結思考,未深入改進管理流程。
2 破解高校保密檢查工作難點的措施和建議
2.1 加強對涉密人員的監督管理
一是要加強對涉密人員的全過程管理,在上崗、在崗、脫密三個環節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及審核流程,不讓審核走過場。二是明確涉密教師的管理責任,不僅要對自身進行自查管理,更肩負對涉密學生的教育、管理、檢查。三是要加強對涉密人員的延伸管理,不僅要加強對涉密人員的管理檢查,同樣,對參與課題研究的非涉密人員以及在涉密場所中工作的非涉密人員,也應該進行保密教育培訓及檢查。四是要加強對師生的保密教育,增強師生保密意識,積極看待保密檢查,不消極、不應付、不排斥保密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整改。五是要及時掌握涉密人員動態,通過定期復審、重大事項報告等制度,把握涉密人員動態,及時發現保密安全隱患,降低人為泄密風險。
2.2 要突出檢查重點,合理確定檢查范圍
一是要堅持保核心、保要害,對核心、重要崗位和絕密、機密級項目的重點排查,確保不漏一人、一機,充分發揮以點帶面的督促作用。二是要針對薄弱環節排除隱患,對防范最薄弱和最可能出問題的方面(如多人共用涉密計算機、涉密項目多但涉密機少、涉密人員少的課題組、涉密人員使用的非涉密計算機)要加大檢查力度,確保不出現“非密存密”現象。三是要加強科技防范能力,改進單機版涉密信息設備的防護系統,降低系統使用沖突現象,豐富系統自動化審計監控功能。
2.3 建立多模式結合的檢查體系
積極防范、嚴肅查處是《標準》得以認真落實的重要手段,為此,北航形成一套“預審檢查、常態檢查、績效檢查”的模式。
資格預審檢查增加主動性。學校創新性提出涉密項目承擔資格的預審保密檢查制度,如果項目組不具備承擔涉密項目條件或者日常保密管理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審批,在整改合格和接受處罰后,才能承擔和開展涉密項目。預審制度將檢查關口前移,提高了涉密項目負責人做好保密管理的主動性。
日常高壓檢查形成常態化。要始終保持日常檢查的高壓督查態勢,建立個人月度自查、單位季度綜合檢查和學校學期定期檢查和日常隨機抽查的機制,做到全年檢查常態化。
績效規范檢查提高有效性。增強保密檢查績效考核力度,將檢查結果與整改效果引入學校年終關鍵業績考核體系,同時對照《標準》,將違規扣分情況與個人崗位津貼相結合,充分調動基層單位和個人保密自查和認真整改的積極性。
2.4 對檢查情況實行數據庫動態管理
通過建立數據庫等方式,整理、記錄、統計歷次保密檢查情況及存在問題,可以有效整理分析出各涉密人員保密違規和整改情況,及時發現保密工作常見的漏洞,優化管理建議,推進保密工作不斷提高。
5 結語
在保守國家秘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保密檢查是監督管理保密工作落實情況、發現排除安全隱患和提升保密管理工作水平的主要手段。高校應對保密檢查工作進行制度化、科學化和規范化管理,根據國家保密相關規定和標準,創新技術手段,改進工作方式,督促涉密人員形成良好保密工作習慣,從而取得竊密與反竊密斗爭的勝利,為祖國的國防科研事業構筑一道堅實的保密防線。
參考文獻
[1] 顧毅.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保密技術管理工作[J]. 中國校外教育. 2014(36)
[2] 龍建強. 軍工單位保密檢查量化管理探索[J]. 保密科學技術. 2013(05)
[3] 錢曉輝,于光華,袁智強. 科技時代高校涉密信息設備保密管理的思考與創新[J]. 科教文匯(上旬刊). 2012(03)
[4] 顏培玉,解志斌,張冰,顧香玉. 高校保密檢查工作問題現狀及對策分析[J]. 信息系統工程. 2013(12)
[5] 顏培玉,解志斌,張冰,顧香玉. 高校保密檢查工作問題現狀及對策分析[J]. 信息系統工程. 2013(12)
[6] 顧香玉. 新時期高校科技保密工作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 甘肅科技.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