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丹華 張玲玲
近日,愛美的張女士被確診患了膝骨性關節炎,也就是民間俗稱的“老寒腿”。她郁悶不已:“我這么愛健身,怎么就得關節炎了?”沒想到醫生告訴她,她之所以中年就得了這種老年人的常見病,與健身方式不對有關。
“我下班后常留在單位的健身房里鍛煉,比如跑步、舉杠鈴、騎單車。起初很吃力,我咬牙堅持,慢慢地耐力就上去了。我還隔三差五地去跳廣場舞,大家都夸我‘很潮’、減肥有毅力。”張女士說,40歲后健身就融入了她的生活,她一堅持就是三年多,每天至少兩小時。健身房里開了空調,為了活動更利索,她常穿短褲。
漸漸地,她發覺雙膝突然多了“天氣預報”的功能,每逢要下雨,膝關節就酸痛。起初癥狀可忽略不計,后來愈加明顯。近一年多,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雙膝每天都痛,特別是上下樓或下蹲的時候。她不得不暫停鍛煉,疼痛卻還是不消停。
今年國慶假期,張女士去了趟北方,又碰到雨天,結果膝關節疼痛得難以行走,弄得無心游玩,在賓館貼了兩天膏藥才緩解?;丶液?,她上醫院拍了膝關節核磁共振,結果顯示,她的雙膝關節存在骨質疏松、退行性病變,雙側半月板后角變性、損傷,關節腔積液,被診斷為膝骨性關節炎。張女士慌了,拿著報告到福建中醫藥大學國醫堂骨傷科治療。
“膝關節應該省著用?!敝髦吾t師說,膝關節就像機器里上了潤滑油的軸承,40歲以后,人體關節產生的關節液減少,關節軟骨退變加速,若過度運動,很容易受損。造成膝骨性關節炎的原因有多方面,26.21%是衰老退化,24.65%是運動損傷,23.54%是環境寒冷潮濕。現在熱衷于健身和鍛煉的中老年人越來越多,在鍛煉的同時保護膝關節,值得引起大家重視。

那么,人們日常應該如何護膝?醫生說,雙膝脂肪少,平時要特別注意保暖,避免風、寒、濕,也要避免半蹲、全蹲或跪姿。中老年人一次性走路不宜太久,要量力而行,適當休息,尤其是上下樓,非特殊體質,不要做運動量大的鍛煉。還要保持合理的體重以減少膝關節的負擔,少搬重物,避免外傷和過度勞動。值得一提的是,女士光腿穿裙子、穿高跟鞋、跪在地上擦地板等常見舉動也會損傷膝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