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啟一扇門
王純
與友人去一地方觀景。該處有一花園,聞名遐邇。花園設計別致,入口是扇小門。我急匆匆地正要推門而入,朋友攔住我說:“慢著!進入陌生之所,要輕啟一扇門,徐徐走進去!”我不解。朋友說:“我們慢慢開門,先給自己定下慢的節奏,再慢慢瀏覽觀賞。而且,輕啟一扇門,帶著虔誠之心,會讓我們對美景有個循序漸進的認識過程,慢慢發現眼前的美景。”
我聽后,不由得慢下腳步,陶醉于眼前的花木之美。游畢,不禁回想:如果剛才莽撞地闖進來,匆匆走上一遭,恐怕心也會跟著急躁,也就無法領略花木之美了。
四不出
瘦茶
《堅瓠集》有一則《四不出》:“孔侍郎朝回遇雨,避于一叟之廡下,延入廳事。叟烏衣紗巾,逢迎甚恭。因備酒饌,一一精好。孔公借油衣,叟曰:‘某寒不出,熱不出,風不出,雨不出,未嘗置油衣也。孔公不覺頓忘宦情。”老早我很欣賞這一則文字,好一個四不出,叫人心向往之。
今天揚州又下大雪,早上我在陽臺上看出去,路上不時有騎車的步行的人冒風雪而出,我忽然就想起這一段文字來,卻很不喜歡了,所標榜的四不出,只覺其矯情得很。寒要出,熱要出,風要出,雨要出,這才是我們的真實人生,苦樂皆親切。
朽木不可雕
黃小平
帶兒子參觀一個木耳生產基地,兒子見一截截木頭上長滿了木耳,便問:“這些都是什么木頭?”
“不過是些朽木。”我說。
“不是說朽木不可雕嗎?朽木怎么能長出美麗如花的木耳呢?”兒子問。
“朽木不可雕,那是把朽木用在了雕刻上。”我說,“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朽木,所謂朽木,是因為你明知道它是朽木,卻偏要用朽木來做雕刻,而不是把朽木用在它適合的位置上。比如,用朽木來培植木耳,朽木就成了寶。世間萬物就是如此,哪怕是朽木,只要用對了地方,用得其所,朽木也能逢春,朽木也能開出生命的花朵。”
“差一點”,是好事
佚名
我有一個朋友,說過一句話:“人生的過程,好像一直在‘遺憾。”
哦?什么意思?
“小時候的夢想,從來沒有達成過。”他說。
嗯。沒錯。
“找到的伴侶,永遠比幻想中的Mr.Right差了一點點。”
哈哈。也對。
“好不容易找到的好工作,再過一陣子總是讓你想‘離職。”
嗯!這句中肯!
這位朋友頓了一頓,幽幽地說:“所以,人生,永遠都是差了一點點。”
大家聽了,紛紛附和。
一位某企業的創始員工離職后自開工作室,不料原公司隔年即上市,里面的員工都發財了,只有他痛失發財機會:“如果當年不離開就好了!”另一位已和某校花交往10年的朋友,只因為短暫出國游學,分手了,他大喊:“當初不要出國留學就好了!”
人好像都是這樣的。
最麻煩的愛
張宏
教孩子識字,“米”“水”“小”“吃”……解釋加演示,很快能記住。輪到“愛”,先解釋:“你把心愛的玩具送給小伙伴,這就是愛。”孩子茫然。再解釋:“生病了媽媽抱著你去醫院,這就是愛。”孩子還是不明白。只好抱著孩子一頓親吻,并說這是愛。孩子說:“最麻煩的,就是這個愛。”
不與鼬鼠比武的獅子
陸以
有一次,一只鼬鼠向獅子挑戰,要同它決一雌雄。獅子果斷地拒絕了。
鼬鼠說:“怎么,你害怕嗎?”
獅子說:“非常害怕。如果我答應你,你就可以得到曾與獅子比武的殊榮;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動物都會恥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威廉·詹姆斯說過:“明智的藝術就是清醒地知道該忽略什么的藝術。”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過多打攪,因為“成功的秘訣就是與強者為伍”。
酸奶打不開
佚名
這天上午,我在火車站候車時,旁邊的女孩想打開一杯酸奶,可就是撕不開。她請我幫忙,我試了半天,也打不開。我看著這杯沒聽過的××牌酸奶,不禁抱怨道:“這酸奶真是太坑了。”女孩卻說:“××酸奶很好喝的,只是今天忘了拿吸管。”女孩的聲音很大,很多人都聽見了。后來,我偶然看到這種酸奶,忍不住買了一瓶,那口感確實不錯,我成了它的忠實顧客。
又是一個上午,我在火車站等車,發現好多人都在喝這個牌子的酸奶。那個女孩也在,她拿著一瓶酸奶,問旁邊的人能不能幫她打開。我這才明白:好厲害的營銷手段!
統籌
祁白水
北宋的丁謂,不是只會給宰相寇準拂須的溜須拍馬之徒,還很有本事。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宮中被火,丁謂主持重建,為取土遙遠工役浩繁所困擾,他下令從大街上就近取土,大街很快就被挖成大溝渠。之后,引汴河水入渠,各地運來的物資建材,通過汴河和大渠,順利運至宮門。宮室重建完成后,工程廢棄的建筑垃圾,全部用以回填溝渠,河渠復為通衢。一項工程竣工了,而三項工程也都順利完成,還節約了上億的城建費用。
一到汛期就成威尼斯水城的我們,缺的就是這個,真應該去宋朝好好進修一番。
別熟得太快
渣土嗎叮嚀
從前交的好多朋友都是一開始覺得彼此很投緣高山流水遇知音,飛快地變成關系很親密的狀態跟你掏心掏肺的,接著就不知道為什么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東西互相都有怨言,有些說有些不說,再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原因彼此冷暴力,最后老死不相往來或者好一點的變成不咸不淡的關系。
過后我就問自己為什么呀?明明剛開始挺投緣的怎么最后像仇人似的?
我們每一個人在交朋友的時候,都會就一些事情有自己的判斷,然后選擇想和對方交心到什么程度,而熟得太快的壞處在于還沒有等到可以作決定的時機就已經走得太近了。人都是這樣的,在不熟的人面前喜歡包裝出一個更完美的自己,有品位、有才華、有耐心、好脾氣……這種狀態下飛快熟起來的兩個人很難面對接下來暴露出彼此缺點的階段。你想退但已經走到了這一步,你不敢退,生怕冷淡了這位知己。換來的就是更大的壓力,總有一天你們都要爆發,而且是用最愚蠢最糟糕的方式。
平常事
歸吾
陶淵明在《與子儼等疏》中言道:“少學琴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這與他在《五柳先生傳》中說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乃是一脈相承的。可見對于讀書的事,他看得很平常,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且認為讀書總有好處,但凡“有得”“有會意”,便能快活得忘乎所以。不像西方一些學人那樣,將讀書看得如何崇高神圣,視作人類進步的階梯。
從讀書的態度上,我更欣賞五柳先生,于讀書人而言,讀書本就和吃飯、喝水一樣,是平常事,不必故作“高大上”。
驢場長許愿
石飛
這是一個貧窮落后的農場。
驢子接任場長,作就職演說時宣布:“場民們,今后跟著我驢場長,就等著享清福吧!三日之內,我給每一位發一石精料!五日之內,我給每一位發一套高級住宅!”
全場沸動,掌聲如雷,歡呼聲震天:“驢場長萬歲!”“永遠緊跟驢場長!”
驢場長樂得合不攏嘴,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語道:“啊,群眾對我多有感情哇!”
狐秘書借斟茶之機,走上講臺,對驢場長耳語道:“場長大人,還是給大家講實話吧。”
驢場長不屑地瞪狐秘書一眼,意思是:“你懂什么,講實話會使大家掃興的!”
三日過去了,五日過去了,三個月過去了,五個月過去了,沒有一個場民領到精飼料和高級住宅。場民們紛紛咒罵驢廠長是“牛皮場長”“騙子場長”,紛紛向上級請愿,要求罷免驢場長。
不負責任的允愿,可能取悅人一時,卻會永遠失去人的信任。
云中、夜雨薦自《廣州日報》《羊城晚報》《上海法治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