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治潞
公務航空市場素有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之稱,在本世紀初全球經濟高速發展期間,巨大的市場需求使得公務機制造商生產了大量飛機。但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使公務機的銷售量明顯降低,全球公務航空市場開始經歷“失落的10年”。
2012年~2017年的5年里,全球公務機交付量一直在700架左右徘徊,2016年甚至創下了661架的新低。但一些公務機制造商并沒有氣餒,它們在市場低迷期間,開始了一批新機型的研發。如今,在全球經濟逐步復蘇之際,灣流、龐巴迪等老牌公務機制造商都推出了全新機型。這些新機型大多將在2018年左右開始投入市場。這些“新面孔”不僅有望成為未來10年全球公務機市場的主力機型,更有望帶動全球公務機市場重返黃金時代。
大型公務機更新換代
盡管過去10年,公務機制造商的日子并不好過,但全球公務機市場中長期發展一直被各界所看好。霍尼韋爾航空航天集團最新發布的一份全球公務航空市場預測報告顯示,雖然短期市場預期相對平淡,但放眼當前至2027年的長期市場,新機型的推出以及全球經濟的良性發展將推動公務機市場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長。霍尼韋爾預測,未來10年全球新公務機交付量將達8 300架,總價值達2 490億美元。
在今年2月的新加坡航展上,全球公務航空市場份額最大的制造商灣流宇航帶來了其最新的G500和G600亮相航展,在航展現場賺足了眼球。老對手龐巴迪和達索也不甘示弱,在之前的2017年美國公務航空展上分別首次展出了裝有完整內飾的環球7000試飛飛機和剛剛開始交付的達索“獵鷹”8X公務機。大型公務機市場的新一輪廝殺已經悄然拉開了帷幕。
灣流宇航于2014年開始G500和G600飛機的研發,并將這兩款飛機定位成未來更新換代的支柱產品,在研發過程中融入了大量的先進技術,最大限度提升了飛機的性能和舒適性。
灣流G500的航程達到5 200海里,未來將取代現有的G450,預計今年將交付客戶。更大尺寸的G600航程可達6 500海里,預計將在2018年完成適航取證,2019年開始交付客戶,未來將取代現有的G550。
G500和G600均采用了灣流全新設計的“和諧駕駛艙”(Symmetry Flight Deck?)。該駕駛艙的前沿科技主要體現在配備主動控制側桿(ACSs)、集成式觸摸屏面板、新一代增強視景系統(EVSIII)以及霍尼韋爾Primus Epic航電設備。
灣流認為,新的噴氣機必須既能利用新技術,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飛行員已有的技能和經驗。業內首創的主動控制側桿提高了飛行安全性和飛行員的情景感知能力,遠勝于采用觸覺反饋的被動側桿。G500和G600飛機的主動側桿可將飛行員的操作直接傳輸到作動筒,進而影響飛行控制舵面。同時,該側桿還采用了電子連接技術,使正副駕駛都能看到并感覺到彼此的操作,從而提升了飛行員的工作協調性。
龐巴迪環球7000公務機被業界譽為開創大型公務機新格局的大客艙、遠程公務機,而龐巴迪內部則將該項目視為“匠心杰作”。環球7000公務機的最大航程為13 705公里,最快速度達到0.995馬赫。這款飛機也是業內首款提供四區布局的公務機,為大型公務機市場設立了新標桿。
環球7000項目于2010年正式啟動,是龐巴迪迄今為止最大的公務機項目。早前,由于龐巴迪將大量的人力和資金投入C系列項目,環球7000項目曾一度進展緩慢,直到2015年才重回正軌。
環球7000項目的投資約為3.5億美元,這其中包括在多倫多新建一條先進生產線。這條總裝生產線采用了先進的自動定位控制系統,可以移動機翼與機身準確對接。此外,該生產線還采用了激光制導測量技術,確保飛機各部件對接精準一致。
從航程來看,環球7000能夠執飛北京到紐約、新加坡到倫敦等城市間的直飛航線。新一代跨音速機翼設計使得環球7000飛行更加平穩,并具備大角度進近和短距起降能力,能夠適應起降條件較為苛刻的機場。
從客艙尺寸來看,環球7000比G500、G600寬3英寸,達到98英寸,擁有4個獨立的空間,配備了設施齊全的廚房和獨立的機組休息區,可容納多達19名乘客。
隨著C系列項目塵埃落定,龐巴迪將更多精力放在環球7000項目上。2018年1月,環球7000項目的第五架也是最后一架驗證機成功首飛,這標志著所有試飛飛機全部到位。截至2018年1月,環球7000項目已經完成1 300小時的試驗試飛,飛機表現出良好的成熟度、可靠性和平穩的飛行性能。按計劃,環球7000將于2018年下半年完成適航取證并交付客戶。
除了灣流和龐巴迪之外,其他公務機制造商也開始染指利潤更高、市場需求更大的大型公務機市場。
德事隆航空2015年正式啟動大客艙遠程公務機“獎狀半球”項目,飛機客艙寬度達到102英寸,航程4 500海里,這是德事隆研發的首款大客艙噴氣公務機。早在2008年,德事隆曾經啟動過“獎狀哥倫布”遠程公務機項目,但很快由于市場需求疲軟而終止。如今,“獎狀半球”項目的啟動,彰顯了德事隆沖擊高端公務機市場的決心。根據計劃,“獎狀半球”將在2019年首飛,2021年左右投入市場,業界認為其很有可能成為“挑戰者”600/650、“獵鷹”900的最佳替代機型。
中型公務機的轉型
一直以來,中型公務機的銷售僅次于大型公務機,但霍尼韋爾預測,未來10年中型公務機的銷售卻不容樂觀,在8 300架的市場需求中,中型公務機的需求預計僅占8%的份額。這一點在近年來中型公務機的銷售中已經有所體現,因此對于這一細分市場的制造商來說,是時候推陳出新了。
憑借“獎狀”系列輕型和中型噴氣公務機的熱賣,德事隆航空成為公務航空市場交付量最大的制造商。但是,近年來德事隆的優勢地位受到競爭對手強有力的挑戰。為了鞏固地位,德事隆開始謀求轉型,采取了全力研發高端新產品和改進升級現有產品的策略。
德事隆正在研發的“獎狀經度”最初被定義為遠程公務機,但相比市場上的同類型飛機,卻存在機身尺寸略小、舒適性不足等問題。幾經權衡后,德事隆決定對“獎狀經度”飛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進,并將其重新定位為全新的超中型公務機。
按照設計,“獎狀經度”的航程可達6 482公里,滿油載荷726公斤,是當前超中型公務機中航程最遠、載荷最大的機型。德事隆希望“獎狀經度”能成為超中型公務機的新標桿,這不僅體現在飛機的設計和性能上,還體現在飛機的制造環節。德事隆在“獎狀經度”的制造過程中采用了許多新工藝,使飛機的零件數量顯著減少,優異的質量和裝配精度也提升了飛機的整體維修性能。“獎狀經度”的最長維修間隔可達800小時,有望成為同級別飛機中性價比最高的機型。截至2017年6月,4架“獎狀經度”試驗機已經完成了550小時的試飛,預計2018年將完成適航取證并投入市場。
2017年12月,被寄予厚望的“獵鷹”5X飛機由于發動機供應商無法按時交付,達索決定終止該項目。與“獵鷹”7X/8X采用三發不同,“獵鷹”5X是一款雙發公務機,項目選用的銀冠發動機擁有相當大的涵道比,能夠有效降低燃油消耗和噪音,在維護成本上也有較大優勢。但由于銀冠發動機推遲交付,使得“獵鷹”5X的交付時間一再拖延。2017年末,達索宣布,考慮到銀冠發動機項目在技術和進度方面的巨大風險,公司啟動了銀冠發動機合同的終止程序。考慮到市場對于新的超中型公務機需求,達索已經啟動了配備加拿大普惠發動機的新的“獵鷹”公務機項目。根據計劃,配備普惠PW800發動機的新飛機將于2022年左右投入市場。
新機型能否造就新市場
除了大型和中型公務機市場有不少新機型問世之外,輕型公務機市場也有不少新看點。
在PC-12飛機之后,瑞士渦槳飛機制造商皮拉圖斯開始進軍噴氣公務機市場,研發了全新的PC-24,并于2017年12月獲得了EASA和FAA的適航證。目前,PC-24的市場銷售情況良好。可以預見的是,PC-24未來將對賽斯納和巴航工業的輕型公務機產品造成不小的沖擊。
賽斯納推出了單發渦槳飛機“德納里峰”(Denali)和雙發渦槳飛機“空中信使”(SkyCourier 408)。前者計劃于2019年開始交付,后者計劃在2020年開始交付。
業界認為,這些新機型將對公務機市場的未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首先,新機型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銷售。潛在客戶會持續關注這些新機型的研發進展,以便讓自己有更多自主選擇的空間。2017年,全球公務機交付數量小幅增長1.3%,從667架增至676架,而推動這一增長的正是2017年投入市場的幾款新飛機。
其次,這些新機型的加入將對公務機市場的已有格局產生影響,尤其是在競爭更為激烈的低端公務機市場。例如,作為輕型公務機領域的新進入者,PC-24將會掀起不小的波瀾。而在超級中型公務機市場,目前龐巴迪的“挑戰者”350和灣流G280是最受歡迎的兩款機型,但隨著德事隆“獎狀經度”投入市場,這一細分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此外,業界預計,“獎狀經度”的問世還可能刺激更多“獎狀”XLS、“獎狀君主”和一些豪客比奇公務機的用戶升級到容量更大、航程更遠的公務機。
值得一提的是,在眾多制造商紛紛研發新機型的時候,巴航工業并沒有啟動新的公務機項目,而是堅持不斷完善萊格賽450和萊格賽500兩款已有機型。究竟巴航工業此舉是不盲目跟風他人的飛機產品發展道路,還是過于保守之舉,還需要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