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瑞達
【摘要】鄉村休閑旅游與美麗鄉村建設是當前鄉村農業結構調整的熱點,通過發展鄉村休閑旅游能夠有效的促進美麗鄉村建設,改善鄉村景觀環境,提升鄉村經濟實力,強化鄉村支柱產業,形成規模效益。改變農村風貌的美麗鄉村建設可以借助鄉村休閑旅游發展的良好勢頭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鄉村景觀環境、形成鄉村主導產業并持續保持競爭力。
【關鍵詞】美麗鄉村;鄉村休閑旅游
1、美麗鄉村和鄉村休閑旅游
隨著國內中層階層的崛起,系鄉村休閑旅游的消費主體不斷壯大;國務院及各部委多次下發文件推促鄉村休閑旅游的發展;全國一些重要行業產能過剩,需要拉動內需發展,未來更看好鄉村與鄉村休閑旅游市場,鄉村休閑旅游正是全域旅游的重要內容,全域旅游離不開鄉村休閑旅游的大發展。
2、美麗鄉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美麗鄉村建設使越來越多的村落展示出景色宜人、鄉風淳樸的鄉愁韻味,這些村子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成功榜樣,它們的成功模式值得借鑒和推廣,但針對當前美麗鄉村建設的村落在學習之前,應先解決一些自身的基礎性問題。
2.1 缺乏特色產業來持續村莊發展
初期成效比較明顯,后續發展能力確不足:絕大多數村以傳統農業為主,集體經濟非常弱,加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而某些領導只求短期效益,沒有將資金物資扶持與智力開發同步推進,沒有引導農民樹立市場意識、發展意識,導致初期成效顯著,后續發展動力不足。
2.2 傳統文化建設的缺失
傳統民俗文化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反映了當地的風土人情,體現了鮮明的民族性。民間文化載體的缺失、形態的弱化,導致傳統民俗文化面臨斷代的危險。鄉村文化生活貧乏、文化活動形式單一,農村文化特色尚未得到深層次的挖掘和利用,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民間藝術未得到及時的搶救、保護和發揚。已至此時,農村缺少優秀的文化項目建設,不利于鄉村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2.3 基礎設施建設落后
相對農民收入增加較快的鄉村,當地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和農民需求之間的矛盾日漸突出。不少鄉村的道路建設落后,道路相對狹窄,交通設施不便利,不僅影響村民日常的生產生活,也會對外地市民到村里游玩消費的積極性產生影響。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是一個普遍存在問題。
2.4 生態破壞嚴重
從近幾年的發展看,環境污染幾乎成為經濟發展必然要經歷的過程。我省的農村發展過程中,同樣出現了環境污染的問題。一些地區人均耕地資源非常稀缺,農民采取毀林開荒、圍湖造田等方式增加耕地面積,耕地面積增加的同時,也造成了水土流失等生態破壞。改革開放以來,各地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引進一些工業項目,但造紙、制衣、水晶等工業三廢排放量高,造成環境污染、生態破壞。
3、鄉村休閑旅游發展的契機
鄉村休閑旅游作為融合生產、生活、生態,貫通第一、二、三產業的綜合性生態產業,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改變農村經濟的單一結構,帶動農產品加工業、服務業、交通運輸、建筑、文化等相關產業的全面發展。
3.1 優化產業布局、促進產業集聚
在鄉村休閑旅游多樣化、個性化發展的趨勢下。加強經營主體培育,鼓勵和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廣大農戶參與鄉村休閑旅游經營,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規模種養大戶主力軍作用。通過政府的鼓勵引導,有利于創建一批優勢產業突出、發展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鄉村休閑旅游特色村;打造一批有影響的鄉村休閑旅游知名品牌活動;更能夠促進農家樂示范戶以及農家樂聚集村、聚集區發展。
3.2 強化創新創意、豐富發展內涵、實現文化傳承
發展鄉村休閑旅游可以將農村文化資源進行整體性開發,強化農業產品、農事景觀、環保包裝、鄉土文化和鄉村休閑旅游經營場所等方面的創意設計,開發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產品。加大農業文化遺產歷史、文化、景觀價值的發掘,把其作為鄉村休閑旅游的重要資源來傳承利用,按照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的理念,就地取材挖掘田園文化,促進鄉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形成鄉土民俗文化特色,加快鄉土民俗文化的推廣、保護和延續。
3.3 規范發展秩序、樹立品牌形象、促進消費需求
發展鄉村休閑旅游,在常態化鄉村休閑旅游宣傳推介下,加大對鄉村休閑旅游和鄉村旅游重點項目及精品線路宣傳力度,能夠提升鄉村休閑旅游節會活動品味和層次,增強鄉村休閑旅游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引領新的休閑消費熱點的形成。發展鄉村休閑旅游,制定出臺鄉村休閑旅游相關標準,便于推進管理規范化和服務標準化。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有利于整合農業、旅游、文化等資源,實現差異對接、優勢互補、合理組合,構建功能完善、形式多樣的產業布局。樹立大產業、大基地、大品牌、大市場發展理念,能夠培育出主題突出、特色明顯、設施配套的鄉村休閑旅游品牌。
結論:
我國“十三五”期間是旅游消費向休閑消費轉型的關鍵時期,鄉村休閑旅游的蓬勃發展必定會有效推動新形勢下美麗鄉村建設。鄉村休閑旅游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是鄉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動力,是農村環境改善的實用工具,是農民收入增加的有力籌碼。美麗鄉村是時代前進和社會發展對鄉村風貌的內在要求,是新型職業農民和新時期農村生活的必然選擇。
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不僅可以充分開發農業資源,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延長農業產業鏈,帶動農村運輸、餐飲、住宿、商業及其他服務業的發展,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致富農民,而且可以促進城鄉人員、信息、科技、觀念的交流,增強城里人對農村、農業的認識和了解,加強城市對農村、農業的支持,實現城鄉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巍.淺談休閑農業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三農視野.2014,12:6-7.
[2]盧美貞,藍文權.浙江省美鄉村建設現狀與建議.浙江農業科學,2014(1):6-9.
[3]董亞珍.聞海燕.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個案研究:騰頭村的調查與思考.經濟縱橫,2009(11):67-70.
[4]葛學斌.立足小山村發展大產業.今日浙江,2010(專刊).
[5]楊向格.鄉村休閑旅游發展探討——以洛陽市欒川縣重渡溝風景區為例.農村經濟與科技,2011年第22卷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