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遠某
【摘要】本文簡要介紹了青島溫泉龍鳳島圍堰采取強夯置換施工工藝,主要從工藝方法、重難點問題以及功效分析等方面進行論述,本方案質量好、工期短、造價低,對該類地基處理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圍堰;強夯置換
1、工程基本情況
龍鳳兩人工島的陸域形成,龍隱島外側圍堰長度4958.86m,鳳鳴島外側圍堰長度2456.27m。圍堰堤心采用10~300kg開山塊石,堤頂高程5.0m。
根據工程勘察報告,地基土自上而下分為:粉砂、淤泥質粉質粘土、粉質粘土、全風化砂巖、強風化砂巖、強風化花崗巖。鳳鳴島局部含有粉砂、粉土。
基礎采用強夯置換碎石樁,三個標段工程量均為8萬平方米。設計單擊夯擊能為5000KN.m,強夯時回填10~100kg塊石,含泥量不大于5%。
2、施工工藝方法
強夯置換施工各標段施工工程量均為8萬平方米。本工程為海上施工,而且又回填較厚堤心開山石,屬于淤泥等軟弱土層和液化、震陷等不良地質現象,故地基處理的難度較大,地基處理工藝也因此而較為復雜。
地基強夯處理的基本思路是:以高能級加固深層,采用強夯置換法施工,隨夯隨填。夯擊時,以多項標準控制施工質量,即①夯坑累計夯沉量應達到一定的深度要求,才能達到最大的加固深度。②最后二擊夯沉量的平均值應小于規范規定的標準,以滿足地基均勻性和強度的要求。③單點夯擊數不小于某一基數。通過試夯確定巖土工程設計參數和工藝的可行性。
2.1夯錘及起重設備
根據設計要求及工程特點,采用底面積小、高度較大的圓柱型錘頭,增加錘頭重量和靜接地壓力,提高錘頭高度,加大夯擊能,增加錘頭的穿透力,快速穿透軟弱地層,更好地形成密實的夯墩。本工程選擇圓形夯錘,直徑2.52m,質量為25t,起重設備選用履帶式50T起重機。為提高夯擊效果,夯錘底面對稱設置若干與其頂面貫通的排氣孔,以利于夯錘著地時坑底空氣迅速排出和起錘時減小坑底的吸力。排氣孔直徑為25cm。利用通過動滑輪組以脫鉤裝置來起落夯錘。
2.2施工順序
由于地基土很軟弱,要求單夯點一次性達到設計要求,單墩投石量過大,夯擊數較多,容易形成“大肚子”。現場采取隔點跳夯的順序進行施工,根據地層情況每間隔一個夯點或兩個夯點夯成墩后,再夯中間的夯點。夯區夯墩的投石量和夯擊數保持基本一致,同時增加夯墩間地基土的休止時間,提高擠密效果。
2.3工藝流程
施工場地清理整平→測量放線→夯點定位→夯機安裝→夯機就位→夯錘提升→夯錘脫鉤→落錘強夯→測量沉降→填加石料→再次提錘→反復強夯→沉降達到要求→夯機移位。
2.4施工步驟
(1)清理并平整施工場地,若表土松軟時可鋪設一層厚度為1.0~2.0m的砂石施工墊層;(2)標出夯點位置,并測量場地高程;(3)起重機就位,夯錘置于夯點位置;(4)測量夯前錘頂高程;(5)夯擊并逐擊記錄夯坑深度。當夯坑過深而發生起錘困難時停夯,向坑內填料直至與坑頂平,記錄填料數量,如此重復直至滿足規定的夯擊次數及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墩體的夯擊;(6)按由內向外,隔行跳打原則完成全部夯點的施工;(7)繼續填筑堤心石,并分層碾壓密實。
2.5強夯工藝要求
開夯前應檢查夯錘重和落距。夯擊過程中,如夯沉量過大,應及時回填。
夯擊前,對夯點放線進行復核;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發現偏位或漏夯時應及時補夯,檢查完畢后用外來10~100kg開山石料填平夯坑或推平夯坑。
前兩遍單點單次夯5擊或夯錘埋入夯坑約1.5至2米,粗填料夯擊,如此循環4次。夯點的夯擊數應通過現場試夯確定,回填毛石段還應滿足:墩底穿透軟弱土層。
2.6施工難點和關鍵工序
(1)施工難點
本場地強夯處理的難點是:淤泥、粘土的物理力學指標的改善,地基承載力的特征值、變形指標Es的提高。施工受潮位影響,每天可作業時間短,工作量大,高潮時,施工機械需離開施工現場到臨時道路暫存,往返較多。
(2)關鍵工序
要達到處理軟土層的目的,置換填料應達到淤泥層的底部,必須要求累計夯沉量要大于淤泥層底深度。施工質量控制標準必須滿足三條:累計夯沉量應大于軟土層底埋深。最后二擊夯沉量平均值應小于100mm。單點夯擊數必須達到一定的標準。
2.7施工要點
(1)現場的控制樁采用半永久性水泥固樁,并設立明顯標志,施工中注意保護并定期進行復核。(2)夯點位置放樣時,首先用明顯標志標出夯位中心點,再灑出夯位輪廓線。(3)為保證強夯能級,嚴格控制落距,鎖定控制落距鋼絲繩。(4)施工中隨時保證夯錘氣孔的暢通,如遇堵塞,及時將塞土清除。(5)強夯填料必須采用級配良好的碎石土、塊石等開挖物。(6)施工中若發生夯錘偏位,必須立即調整對中。(7)夯擊后若坑底歪斜較大,及時用填料將坑底墊平后繼續夯擊。(8)對每點的沉降量都進行沉降觀測和記載,掌握好停錘標準。認真做好強夯記錄。保證施工的可追溯性。(9)密切注意異常現象,對夯錘反彈、地表隆起等異常現象及時報告。
2.8偏差控制
夯點測量定位允許偏差≤±5cm,夯錘就位允許偏差≤±15 cm,滿夯后場地整平平整度≤±10 cm
3、功效分析
根據施工經驗,5000KN.m機組每臺班工作可施工夯實200擊,本工程受潮水影響,每天可工作1個臺班左右,即200擊。三個標段工程量相同,計劃施工安排一致,計劃工期115天,有效工作日按98天考慮,1、2、3每標段工程量均為80000平方米,考慮檢測間隔時間,則每天需完成強夯置換作業1000平方米,每標段投入夯實機組15個,夯實間距按3.5*3.5m考慮,按每夯點20擊考慮,每個機組每天可完成夯實面積100平方米左右,配備15個機組可完成強夯置換作業1500平方米,考慮天氣及機械自身維護等因素引起的效率降低,亦可滿足施工需求。
參考文獻:
[1]《重力式碼頭設計與施工規范》JTS167-2-2009.
[2]《港口工程地基規范》JTS147-1-2010.
作者簡介:
呂遠,1969年3月出生,男,大學本科,高級工程師,從事港航專業工程建設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