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娥
【摘要】隨著建筑行業的迅猛發展,建筑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建筑工程技術不斷提高,對建筑及施工單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企業只有加強自身的技術水平,引進新的工程技術,才能在眾多同質企業中占有一席之地。文章主要對建筑工程主要的工程技術及建筑工程施工新技術進行介紹。
【關鍵詞】建筑工程;工程技術;施工新技術
建筑工程技術的水平對建筑物的質量有直接影響,應該對建筑工程施工技術予以高度的重視。加之我國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建筑工程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建筑工程的功能及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在熟練運用原有建筑工程技術的基礎上,還要不斷創新、不斷引進新技術,完善建筑工程技術體系,提高建筑施工技術水平。
1、主體工程技術
對于主體工程技術,主要介紹混凝土施工技術以及鋼結構工程技術。
1.1混凝土工程技術
混凝土工程施工時,首先要確定混凝土的原材料以及配合比,對原材料進行檢測,同時對材料進場進行合理安排、嚴格控制。混凝土到達澆筑地點時要進行坍落度檢測試驗,澆筑之前要保證模板干凈平整,控制好澆筑速度、不能過快,尤其在墻板、梁柱的交界面。需要分層澆筑的,要分層振搗并在下層混凝土初凝以前完成上層混凝土的澆筑。在泵送混凝土時,泵送之前要用水灰比為0.7的水泥砂漿進行濕潤,要保證泵送地點暢通,盡量縮短運輸時間;在混凝土泵送過程中嚴禁加水,期間要安排專業人員進行監督檢查。混凝土澆筑并振搗完成后,要進行一段時間的養護,普通混凝土養護的時間一般不少于7d,摻加外加劑等的混凝土一般養護期不少與14d。養護的方式主要是噴水保養,同時還要在混凝土的表面鋪設塑料薄膜,中間覆蓋2層麻袋,再在上面鋪一層塑料薄膜進行保溫的處理。在養護期間還要及時的對混凝土表面的干濕情況與溫差進行檢測,并及時的給混凝土噴水來保證混凝土的濕潤性,直到混凝土硬化,確保建筑工程安全質量。
1.2鋼筋工程施工技術
鋼筋工程主要涉及到鋼筋的長度計算、綁扎方式以及鋼筋的性能。鋼筋工程的質量直接影響整個建筑物的結構,因此需要予以高度的重視。
第一,在進行鋼筋下料和加工的時候,必須考慮增加幾根和箍筋同級別的短鋼筋;根據節點區的箍筋高度來確定其具體長度,并且箍筋的開口處應該先焊接好,再把柱箍筋依據設計的間距用短鋼筋進行焊接,在箍筋每邊或者兩邊相對焊接就可以,加工制成上下開口、四周封閉的整體鋼筋結構。
第二,在梁鋼筋的安裝前,我們把鋼筋結構套入柱的縱筋中并用墊木布置在樓板模板面上,再穿梁的縱向鋼筋并綁扎結實,等梁鋼筋綁扎完成,沉梁時節點區的骨架就會和梁形成整體,一起下落,并且不會發生開口、變形的問題。
第三,鋼筋的連接形式主要分為焊接、機械連接和綁扎,在混凝土澆筑之前,要對已經安全的鋼筋工程進行驗收,合格之后在進行后續的施工。
2、 防水工程技術
防水工程包括地下室、屋面以及衛生間防水,主要以地下室防水進行介紹。地下室的防水是這三種結構防水的重中之重,施工過程中主要采用防水混凝土材料,并利用高頻振搗器進行20s以上的振搗,其目的是防止混凝土翻漿,直到不出現氣泡為止,在利用機械振搗混凝土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檢查是否出現漏振的地方,保證振搗的全面性。其次,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要保證均勻、連續地進行,盡量減少施工縫的數量。進行施工縫的施工時,要確保施工縫表面沒有雜物且干燥,然后刷處理劑,最后進行混凝土的澆筑,由于地下室的潮濕環境,事先在施工縫中添加膨脹止水條。水平的施工縫一般要高出地板不小于0.3m的墻體上,如果地下室的墻體中包含有較多的孔洞時,施工縫的位置應該距離孔洞0.3m以上,相對于水平施工縫而言,垂直施工縫應該遠離地下水較多的地方,防止遭受地下水的浸泡侵蝕。高層建筑多采用大體積的混凝土施工,其防水技術是添加一定的粉煤灰或者是采用水化熱較低的材料,地下室防水是結構防水和材料防水相結合,防水材料主要使用SBS改性瀝青。
3、建筑工程施工新技術
3.1防水新技術
屋面防水技術可采用聚合物水泥基復合涂膜,將需要防水的部位做好準備工作,先涂一遍材料,待材料干燥后在其垂直方向涂第二次,收口處多次涂刷,頂層厚度控制在1mm以上;外墻防水時,采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墻時,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的不同材料之間掛鋼絲網,等待鋼絲網固定之后,用摻有15%水泥的108膠水配成漿體涂刷外墻,以避免灰層開裂。
3.2自流平水泥施工
自流平水泥是由多種活性成分組成的干混型粉狀材料,現場拌水即可使用。稍經刮刀展開,即可獲得高平整基面。硬化速度快,4—8小時即可在上行走,3—5天進行后續工程,施工快捷、簡便是傳統人工找平所無法比擬的。當基層干凈無雜物,施工時溫度高于10°,地面的水分濕度高于90%時,可采用自流平水泥。
4、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改進
在專業施工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的施工,成立專項小組完善施工方案并對施工技術進行現場指導,加強施工技術的管理水平,使得整個工程的施工技術按照設計要求和國家強制性要求順利進行;其次,注重現場施工人員潛能的開發,對于現場施工人員提出的新的施工技術進行專項探討、科學的實驗,在實踐中改進施工技術;更重要的是,要勤學習、多思考,借鑒先進的施工技術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技術水平。
結語 :
建筑工程技術發展迅猛,不學習、不改進就會被建筑市場淘汰,還會影響整個建筑物的質量,因此一定要不斷完善已有建筑工程技術體系,引進先進的工程技術,保證建筑物的質量的前提下,不斷創新,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趙銀標.建筑施工技術管理優化措施的探討[J]中華居民,2013.03
[2]楊玲.淺析建筑工程技術管理[J].江西建材,2015,11:289+295.
[3]張洪巖.試論建筑工程技術的特點與發展[J].門窗,2012,06:44.
[4]郭少康.建筑工程施工新技術的應用探析[J].施工技術,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