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梅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各課程的教學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小學語文這門基礎性的課程。將游戲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及時打破傳統教學的不足,還能有效激活學生學習的情緒,非常有益于教學質量的快速提升,所以只要語文老師能合理運用游戲教學,必然會取得令人驚喜的成效。本文筆者詳細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游戲教學的重要性,期望能為語文教學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游戲教學 ?重要性
在以往傳統的教學觀念中,廣大一線教育者認為玩游戲就是純粹的玩游戲,學習就是純粹的學習,兩者沒有任何的直接關系,從未嘗試將游戲與教學活動結合起來,使得教學過程很難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自然學生的學習情緒不高。同時加上以往語文教學過程中就是采取按部就班的授課模式,習慣性地對課堂紀律要求比較嚴格,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進一步局限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取得的教學成效不言而喻。因此,將游戲教學法合理地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必然可以改變此種現狀。
一、重要性分析
1.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
小學生年齡小,他們的學習是由他們自身的興趣所驅動的,當他們遇到感興趣的學習內容時,自然就主動參與到學習中。而游戲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會由于游戲本身的趣味性及探索樂趣性,使學生對所學內容開始感興趣。在參與游戲活動過程中,由于熱情的異常高漲,學生很樂意動用自己全身的感官,去觀察、視聽、嗅、味和觸碰,全身心地參與到游戲中,感受游戲帶來樂趣的同時,學習到真正有用的知識。同時,游戲過程中又具有較強的競爭性,較多學生會由于好勝心的驅動對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自然學習主動性會不斷提高。
2.開發學生的智力
游戲過程由于自身具有的趣味性,能有效開發學生的智力,如想象、分析、對比等方面。在游戲過程中,學生出游興奮的狀態,自然腦筋會更加敏捷,能使學生自身的觀察能力、創造能力得到有效的發展。在參與游戲時,學生會嘗試自己去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此過程中不僅學生的組織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得到提升,最關鍵的是獨立思考能力會越來越強。
3.有效提升綜合素養
設計游戲的過程中常會存在豐富的文字、圖像、聲音等無形教學內容,同時具體游戲教學過程中還會常存在歌唱、朗誦等環節,此環節的不斷滲透,能給予學生感受美的機會,非常有益于學生自身審美情趣的提升。比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課文時,由于此篇課文存在濃厚情感,朗讀環節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教學中老師可以巧提供地震相關的圖片,拓展學生的視野。同時,游戲環節中不可避免需要合作,通過不斷的合作,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提升自身的素養。最為關鍵的一點是學生在游戲中能認識到公平、尊重他人的意義。
二、具體應用策略
1.設計與學生認知相符的游戲
語文老師選擇教學方法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所以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在運用游戲教學時,必須要設計出與學生認知相符合的游戲,要從學生最感興趣的內容著手,最關鍵的一點是要具有全體參與的作用。比如在學習《鋤禾》古詩時,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為了讓學生透徹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老師在課前可以制作幾個鋤頭道具,讓學生輪流扮演農民,并每人發放一個毛巾,以備擦汗用。老師可以先拿著鋤頭給學生示范如何鋤地,然后讓學生按照老師的動作標準來做,通過不斷的鋤地過程中,學生能感受到農民伯伯的辛勞,從而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及反映出來的思想情感。
2.設計具有較強創造性的游戲
素質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要求老師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可以說游戲教學法是達成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所以在運用游戲教學法過程中,老師需要注意游戲設計的智力性與潛力挖掘性及創作性。因此,設計具有創造性游戲過程中,可以將教學內容與游戲道具結合起來,既能快速理解知識,又能夠對以往的知識進行復習。例如在學習《雪兒》相關內容時,雪兒是一只信鴿,為了更加形象地表現文章的感情,教師可以選擇一個玩具鴿,選擇一名同學扮演文章中的“我”,學生上臺表演,通過動作和語言的描述,學生充當了臨時的小演員,對“我”這個角色進行創造性的發揮,體會到游戲學習的樂趣。
3.設計符合教學目標的游戲
每節課的教學都有特定的教學目標,所以運用游戲教學不是為了單純的營造學習氛圍,而是要注重對教學目標的實現。所以設計游戲時需要將教學重難點放于設計的中心,以此來讓學生逐漸突破學習重難點。
【結 ?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中游戲教學十分重要。老師需要做的是不斷研究游戲教學法的合理運用,并不斷嘗試運用各種方式來設計游戲,讓學生快樂、有價值地參與游戲,朝著綜合發展的方向前進。
【參考文獻】
【1】余艷.淺析課堂游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積極效用【J】.文藝生活,2012(12)
【2】汪美群.淺談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的運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