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小學低年級是一個孩子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進行銜接轉換的最佳時期,抓緊這一時期進行訓練,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能為中高年級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對其的終身發展都是極有益的。由于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小,心理發展水平較低,要讓他們表述清楚一件事或一個事物的特征是比較因難的。為了涵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作為承擔培養學生語言素養責任的語文教師,要注重溝通課內外聯系,為孩子搭建語言實踐的平臺,使其思維、想象活躍起來,讓他們有話敢說,有話可說。
下面筆者將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談談自己的淺顯認識。
一、利用生活資源,讓學生有話可說
生活中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教學資源,只要老師善于發現,善于利用,就能挖掘出源源不斷的語言素材。
1.利用家庭資源
每個家庭里基本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組成,有的還有其他成員。家庭成員的生活背景、文化程度、習慣愛好、以及每個成員的個性品質、道德修養等構成了豐富的資源。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選擇一個或幾個家庭成員,向同學介紹家庭成員的情況,也可講講家庭生活中的趣事、難事、新鮮事……由于家庭是學生除了學校之外最主要的生活場所,它與學生的聯系十分緊密,利用其資源進行說話訓練,能打破學生當眾說話的畏懼感,增強學生表達的自信心。
2.利用節日資源
中華傳統節日源遠流長,是傳承、傳播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為了達到利用節日資源進行教育的目的,教學中可以采用三個步驟進行引導:第一步,節日前利用每個人對于“節日”的向往,讓學生說說“喜歡這個節日嗎?為什么?”或者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談談對節日的了解;第二步,節日中學生參與家庭中、學校里、社會上的節日活動,在過節中親身體會節日的氣氛、了解民風民俗、品嘗傳統食物;第三步,節日后在學生有了體驗感受后,讓學生互相說說自己是怎樣過節的,在節日里有沒有特定的儀式和食品,它們象征著什么?表達著怎樣的心情?這樣的訓練不僅讓低年級的孩子了解了中華傳統節日的內涵,又能通過環環相扣的活動讓孩子們明白,同一個話題,交流的內容可以不同,拓寬學生說話的切入角度。
3.利用活動資源
開展各種類型的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鍛煉口語表達能力。如:在晨課上,讓學生朗誦詩歌、講故事、表演繞口令等;班隊會上,讓學生開新聞發布會、舉行“百科知識”競賽、玩趣味游戲;課外,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去欣賞、感受、探索自然之美、自然之謎。實踐證明,這些活動既為學生的口語表達提供了交流的機會,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口語表達的積極性、主動性。
二、借用繪本資源,讓學生有序地說
低年級學生雖然在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說話素材,但因年齡小缺乏邏輯思維,形成了想到哪兒說到哪兒的方式,給人以雜亂無章之感。讓學生有順序、有條理地說,成為了低年級學生說話訓練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中,教師可借用繪本資源突破這一教學重難點。因為繪本版式精致,繪畫精美,對于識字量少的低年級孩子來說,畫面永遠比文字更容易接受,更有親近感。繪本的每張圖畫都有豐富的內涵,圖與圖之間呈現獨特的敘事關系,構成完整的故事,這非常有利于成為孩子有序說話的依托資源。
借用繪本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首先要指導學生學會單獨看一幅圖或看整本書都要按順序看,看圖的順序有: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從局部到整體,從整體到局部,從角色到環境,從主角到配角,先看懂每幅圖,在把整本書的圖前后聯系起來,看懂圖畫描繪的意思,弄懂書本要表達的意思。
然后引導學生按照看的順序講講繪本上的故事,可指導學生采用“先……再……然后……最后……”“首先……其次……再次……另外……”“有……還有……不僅……而且……最后……總之……”等句式敘述,說出完整的故事;可利用前后、左右、上下、里外等方位詞來表達空間順序;還可以根據繪本的整體意境,引領學生對故事情節展開豐富的聯想,設計書中角色的語言、動作,揣摩角色的內心世界,對故事進行擴充和延伸。長期堅持這樣循序漸進的訓練,必然能發展和提高學生說話的邏輯性和思維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妙用語音輸入,為學生搭建橋梁
低年級的說活訓練不僅要為學生的人際交往做準備,還要為寫作做準備。但由于學生識字量少,往往出現會滔滔不絕的說,卻難以連綿不斷的寫的現象。幸好現在的小學生生活在一個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文字的記錄已經超乎了我們的想象,不需要用筆一筆一劃記下來,或者用鍵盤一個一個敲打出來,可以采用語音直接輸入文字。
語音輸入即麥克風輸入法,是目前世界上最簡便、最易用的輸入法,只要在電腦或手機上安裝語音輸入軟件,就能把語音識別成漢字輸入電腦、手機。課堂上,老師可用手機記錄學生看圖說話、口語交際的語音,并輸入到課件上進行展示;家庭中,家長也可以用手機隨時記錄學生精彩的語言。當學生看到自己的語言變成文字時,成就感爆棚,興奮溢于言表。
巧妙地運用語音記錄學生的文字,克服了低年級學生會說不會寫的難題,搭建起說話與寫話之間的橋梁。同時能及時的把學生日常的說話內容收集起來,提供給學生反復朗讀和修改,達到規范學生的語言表達,鞏固識字成果的目的,收到一舉多得的良好效果。
總之,對低年級學生進行說話訓練,教師只要善于利用各類資源,點燃學生心中的激情,輔之方法的指導,注重在日常中涵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相信學生會從愿說到愛說,從干巴巴的說到精彩的說,從無序的說到有條理的說,那時,我們將聽到花開的聲音,會看到孩子們茁壯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