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海
摘 要:在田徑訓練當中,運動員在一些因素的影響下,可能會發生過度疲勞的情況,不但會對訓練成果造成影響,同時也可能發生一定的危險,影響運動員的身體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對此,在田徑訓練當中,應當對運動疲勞產生的原因加以分析,采取有效的方法檢查和診斷運動疲勞,進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促進運動員體能的恢復,保持良好的運動和競技狀態。
關鍵詞:田徑訓練 運動疲勞 診斷 恢復
中圖分類號:G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1(a)-0040-02
從運動連續訓練的角度來看,在田徑運動當中,對于運動員田徑訓練來說,運動恢復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內容。田徑訓練實際上就是一個疲勞、恢復相會交替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運動員通過適當的疲勞和恢復,逐漸提高身體機能和經濟水平,從而在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田徑訓練中的運動恢復,有時甚至比運動訓練本身更重要。為了提高田徑訓練的效率和質量,應當給予運動疲勞恢復更多的重視,明確運動疲勞的原因,準確診斷運動疲勞并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恢復。
1 田徑訓練中運動疲勞的原因
1.1 訓練過程原因
在田徑訓練中,產生運動疲勞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運動訓練方案不合理,或運動負荷量過大,運動員在訓練后,出現肌肉酸痛無力的感覺。在訓練當中,對于訓練節奏安排不合理,訓練周期、休息間隔等時間沒有做到科學劃分,運動員在訓練后,都會產生明顯的疲勞感。另外,一些運動員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在受傷沒有完全恢復的時候,就著急繼續參加訓練,不但發生運動疲勞的幾率更高,還有可能造成其他傷害。
1.2 身體機能原因
運動員自身的身體機能,會對日常的田徑訓練產生重要的影響。身體機能是支持運動員參與訓練的主要能力,運動員的身體機能,需要依靠日常合理的飲食來保證。在田徑訓練中,運動員能量消耗較大,因此需要及時補充營養,滿足身體機能的正常狀態,防止產生過度的運動疲勞情況[1]。但是,目前一些運動員對于日常飲食搭配并不注重,飲食營養不合理,因而身體機能相對較低。在田徑訓練后,運動員沒能及時補充損失的能量,因而難以消除運動疲勞。
1.3 身體素質原因
通常情況下,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普遍由于普通人,這主要是由于一些運動員具備先天良好的運動細胞,同時在長期的訓練過程中逐漸鍛煉和提升了身體素質。不過,如果運動員身體某些器官出現問題,身體素質將發生明顯下降,此時運動員在田徑訓練中,就更容易出現運動疲勞的現象。在田徑訓練當中,如果運動員沒有恢復到最佳的身體素質,就急于參加訓練,休息不充分,就更容易產生運動疲勞,影響訓練質量。
1.4 日常生活原因
日常生活對于田徑運動員的訓練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運動員只有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時間,才能夠保證以良好的狀態參加田徑訓練。在身體、心理都準備好接受訓練的情況下,才能夠保證良好的訓練質量,減少運動疲勞的發生。不過,有些運動員存在不良的生活習慣,難以保持最佳的身心狀態,因而在訓練中容易產生疲勞感。一些運動員沒有利用休息時間充分恢復,在訓練中難以集中精力,因而更容易出現運動疲勞。
2 田徑訓練中運動疲勞的診斷
2.1 生化指標檢驗檢驗
生化指標檢驗能夠準確判斷運動員的身體情況,測定分析血紅蛋白指標,如果發生下降,提示運動員發生運動疲勞,應及時補充營養。測定尿蛋白水平,如果運動后測試結果為陽性,第二天早上測定結果為陰性,則說明運動員身體機能正常。但如果第二天早上測定結果仍為陽性,則提示運動員發生運動疲勞。另外,還可以通過測定唾液pH值、血乳酸、血清睪酮、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尿膽原等水平,與正常指標進行對比,從而診斷出運動疲勞。
2.2 生理指標測定診斷
生理指標測定是診斷運動疲勞的一種有效方法。測定運動員脈搏,形成曲線圖,觀察脈搏的平穩程度。如果脈搏出現異常情況,則說明運動員發生運動疲勞。測量運動員的血壓,如果血壓水平不正常,則提示運動員出現運動疲勞,甚至處于疾病狀態。測定骨骼肌系統疲勞情況,連續多天在訓練后測定運動員肌肉力量水平,如果沒有恢復到正常狀態,則說明運動員運動疲勞[2]。測定運動員呼吸系統和心電圖,觀察肺活量、心率是否正常,以判斷是否為運動疲勞。
2.3 主觀感覺和中醫診斷
運用主觀感覺的方法,可以綜合醫務人員、教練員、運動員自身的角度,判斷運動員運動負荷量下,新陳代謝、耗氧量、心功能等情況,從而分析運動員是否出現了運動疲勞的情況。另外,可以采用中醫的方法診斷,運用望聞問切的方法,對運動員的聲音、精神狀態等進行觀察,并通過詢問、切脈的方式,對運動員的身體狀態進行判斷,以及時診斷處運動疲勞。
3 田徑訓練中運動疲勞的恢復
3.1 保證睡眠質量
人類消除疲勞、恢復狀態的一個最好的方法,就是睡眠。而運動員則更加需要高質量、時間充足的有效睡眠。在睡眠過程中,能夠氧化和排除代謝產物,將大腦由運動中的興奮、緊張的狀態中解放出來,使其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復,從而降低和消除訓練后的身心疲勞。運動員應注重睡眠環境,房間溫濕度要控制在合理水平,保持睡眠環境的舒適和安靜。這樣能夠促進運動員盡快進入睡眠狀態,保證充足的睡眠休息,促使體能的恢復,減少運動疲勞,以提升訓練效率和訓練質量。
3.2 科學補充營養
對于運動員來說,科學的補充營養是至關重要的。運動員在田徑訓練中,都會消耗巨大的能量,如果訓練后不能及時補充損失的能量,運動員將會發生運動疲勞,身體機能無法得到有效恢復,會對后續的訓練產生影響,甚至影響運動員自身的身體健康。所以,應注重運動員的飲食安排與營養搭配,嚴格滿足運動員飲食質量要求。特別對對于身體處于發育成長時期的青少年運動員,必須保證充足、合理的營養補充,保證運動員運動后身體機能的及時恢復[3]。要針對田徑訓練的特點安排飲食,避免高脂肪和高熱量,盡量選擇低聚糖補充糖類。
3.3 中醫理療按摩
中醫理療按摩是消除運動疲勞的一項有效方法,利用科學的按摩手法,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清除肌肉中的代謝產物和乳酸,幫助運動員保持良好的新陳代謝,使運動疲勞得到技術消除。在按摩過程中,可以采用全身按摩與局部按摩相結合的方式,根據運動員實際情況選擇按摩手法,以達到緩解肌肉疲勞的作用。在按摩過程中,需要控制好按摩的力度、角度,避免按摩過重對運動員造成傷害。可以每個星期對運動員進行1次全身按摩,在運動訓練后2~3h,對運動員進行局部按摩,重點緩解相關肌肉。通過理療按摩幫助運動員恢復和放松,從而消除運動疲勞的狀態。
4 結語
田徑運動員日常需要接受大量的田徑訓練,在高負荷的訓練當中,運動員容易產生運動疲勞的狀態,影響運動員的身體狀態和訓練質量。基于此,應對運動員在田徑訓練中出現運動疲勞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診斷,及時發現運動員的運動疲勞狀態。在此基礎上,保證充足睡眠,注重補充營養,并結合理療按摩的方法,以促進運動員運動疲勞的恢復。
參考文獻
[1] 王文釗.田徑訓練中疲勞的原因及合理恢復[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4):18.
[2] 陳慶峰.恢復措施在田徑運動訓練與競賽中的運用[J].讀寫算:教師版,2016(47):197.
[3] 薄敏,金四蓮,聶慧.對運動訓練中疲勞與恢復的探討[J].運動,2016(1):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