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劉先云 張彤 陳海燕
2014年OFO首先提出了共享單車的理念,并開始在校園里推廣實行,此后幾年共享單車行業迅猛發展,同時殘酷的市場競爭也將不少企業淘汰,如酷騎單車、小鳴單車等。直至2018年,目前市場上所存的三家比較大的共享單車企業分別是OFO、摩拜單車及哈羅單車。至此共享單車行業的混戰暫告一段落,進入了相對平穩發展的時期。隨著南昌公共交通的不斷發展,經濟水平的提高,各類交通工具的使用率都在穩步的提高,南昌也在近年來加快了地鐵建設,但是還是不能很好的解決市民短途出行的問題。這也為共享單車在南昌發展提高了很好的市場,但是在共享單車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處理。
一、南昌市共享單車發展現狀及問題
共享單車自2017年年初開始在南昌迅速發展,因為其快捷方便、綠色環保成為市民短途出行的首選。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投放不合理的問題。部分企業為了搶占市場,在一些地區過度投放單車,造成資源的浪費。在南昌市的老城區、昌東、城南、象湖等地共享單車蹤跡難尋,但在類似于中山路天虹商場,萬壽宮、地鐵大廈、滕王閣等地鐵站或商圈附近區域卻長期堆積著大量單車,無人管理,形成資源過剩,導致單車最后變成城市里的垃圾。這不僅占用城市空間,影響城市市容,也給城市管理者帶來了管理難題。
(一)企業后期管理的缺失
共享單車的最大價值在于民眾出行的“最后1公里”,其無樁借還的模式相比于政府公共租賃自行車,使民眾借還單車更加快速和便捷。然而,雖然企業規定單車需停放在道路白線的停放區域內,但在實際使用中難尋道路白線蹤影,用戶隨意停車導致占用人行道、公交站臺等公共區域等現象十分普遍。同時,各家都試圖用更多的投放量來搶占市場,在資本的強力介入下共享單車卯足馬力大肆擴張,卻忽視了后期對已投放單車進行更為精細化的管控。
(二)用戶存在道德風險
當前各個共享單車平臺企業當前雖然對單車的停放位置、使用人群等都有相關的規定,比如未成年無法注冊成為用戶、不允許用戶將單車騎進小區內等。但是,由于共享單車平臺企業運營機制不完善,導致用戶的行為得不到有效的監控,且用戶的素質不高,存在道德風險,用戶違規使用共享單車,出行逆行、闖紅燈等不遵守交通規則、在非機動車道與行人爭道、未成年人騎行共享單車等現象時有發生,還出現用戶將共享單車騎進非公共區域,進行惡意損壞等,甚至出現把共享單車私自據為己有進行改裝、低價出售等違法行為。
二、對策分析
(一)共享單車規范、合理投放
共享單車企業選擇投放單車時應嚴格考察人流分布和市民的用車習慣。在建設過程中,不要盲目增建站點或停車點造成資源的浪費,而應根據共享單車自身的特點,用戶的使用習慣及需求進行合理的規劃。共享單車作為解決市民出行“初始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交通工具,在規劃相應站點或停放點時應著重合理考慮共享單車系統與其他類型公交系統的連接性。從國內外已有的相關研究結果可以發現,倘若在公交、地鐵、火車站等各類公共交通工具的站點附近設立專屬共享單車的站點與停車點,能在一定程度上將各類公共交通系統更好地連接起來,提高市民出行的便利性。
(二)強化共享單車的后期管理
加強GPS定位技術的精準度, 方便用戶定位查找自行車,同時通過定位來查看自行車是不是按照規定存放在了指定的合規合法區域, 用戶如果發生了多次沒有按照規定停車的行為就可以將其例如共享單車“黑名單”中, 并限制該用戶之后的使用權。共享單車企業也要增加車輛調度和運營維護人員,對大面積傾倒傾覆、停放在快慢隔離帶、公交站亭、綠化帶內的共享單車及時清理;對隨意停放共享單車的使用者,可采取警告、提示、劃入‘黑名單等措施。對損壞故障的單車及時清理維修,避免壞車堆積。
(三)培養用戶文明使用共享單車
對于用戶的不文明行為,除了企業和政府的監管機制外,最根本的還是用戶的個人意識和素質問題。用戶作為共享單車的受益者應該更加自覺地參與到共享單車的維護中來。規范自身行為,提高個人素質,增強愛車護車,文明用車的意識。絕大多數用戶的素質還是相當高的,期望有很好的用車體驗。因此用戶應該發揮廣泛的監督作用,積極舉報不文明的騎車行為。
三、結語
共享單車行業的良性發展需要多方的維護支持,政府需要承擔監管角色,監督行業發展;企業需要加強后期服務,不能只管投放,不管維護;而用戶則需要提高自身素質水平,做到對不僅僅是共享單車,還包括社會公共事物的愛護。三管齊下,才是共享單車行業穩定持續發展的保證。而共享單車在發展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深刻反映了中國目前的國民素質還亟待提高,同時也考驗著政府的執政管理能力,以及企業在盈利的同時所應發揮的社會效應。基于此三方的共同作用,構建一個完備的社會信用體系,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共享經濟,造福社會。(作者單位為南昌航空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