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京曼 袁媛 張晴
為了提高廣大市民和學生們的思想文化修養和知識儲備,我們秉承著發揚終身學習的精神,在共享經濟的大背景下,對“書香之城”等價交換書籍公益性網絡平臺運營模式進行了研究。通過將讀書與電商的完美結合,我們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共享和循環利用書物的公益性平臺。人們可以將自己已經讀過的書共享出去,來換取自己想讀的下一本書物,實現了真正的經典傳頌。這也是一個真正有效社交的好地方,人們可以在這里找到志趣相投的書友,一起分享自己讀書后的經驗和感悟。同時可以節約經濟成本,激發人們讀書的熱情。通過循環利用,也體現了我們生態綠色的理念。
一、平臺建設背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4月23日設為世界讀書日,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每年的這一天,世界一百多個國家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慶祝和圖書宣傳活動,可見讀書已經成為了我們每個人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西安近幾年也掀起了一股讀書的熱潮,讀書日當天小寨鐘樓舉辦了免費贈書活動,西安交通大學公布了“100本經典書目”以及只要捐書就可游覽大唐芙蓉園的活動,無不展示著西安人正在重拾那些年丟失的讀書習慣。
西安,這座充滿文化底蘊的十三朝古都,它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史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國內外游客甚至是各國領導人的慕名參觀。從舊石器時代的藍田猿人到新石器時代的半坡村,歷代皇帝在此建都歷經1100多年。同時西安也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孕育了無數精神文明,這正是我們把“書香之城”等價交換書籍公益網絡平臺的試營業點放在西安的原因。
二、平臺運營模式
本文研究的“書香之城”平臺運營模式建立在共享經濟基礎上。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共享經濟頻繁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顯然,共享經濟已經站上了產業風口處。雷軍曾說,站在風口豬都能飛。共享經濟將是未來5-10年內的風口之一。2017年共享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全年市場交易額達49205億元,而其主要發展領域集中在知識技能和生活服務,各占126.6%和82.7%。共享經濟推動了我國的就業也成為了創新創業的縮影。共享經濟突出“共享”二字,即是借助互聯網平臺共享服務,共享商品。共享經濟的崛起,也為我們的“書香之城”等價交換書籍公益網絡平臺鋪好了道路。我們將“書香之城”的平臺運營模式分為平臺構成板塊、平臺運行方法和平臺管理三部分介紹。
(一)“書香之城”平臺構成板塊
“書香之城”等價交換書籍公益網絡平臺板塊由用戶信息模塊、圖書信息模塊、信息發布互動角模塊三大部分構成。其中,用戶信息模塊包括個人信息和用戶登錄。由于我們的目標用戶是對各大高校的學生,基于與高校圖書館的合作,我們可以取得用戶們的個人信息,這就實現了平臺用戶的實名認證,為交換書籍的工作展開提供了保障。且我們的平臺會自動為登陸過第一次的用戶自動存儲個人信息,以便用戶下一次登陸的便捷。
圖書信息模塊包括:(1)書庫查詢:按照書籍編號、書籍名稱、書籍類別、出版社、作者姓名等對圖書資料進行查詢。(2)推薦書目:按照平臺所有圖書的交換次數進行圖書統計排名,由網絡收集數據后分類處理, 掌握不同讀者的需求, 針對讀者的交換和點擊情況自動記錄讀者的興趣愛好,主動給消費者提供圖書推薦服務。(3)新書入庫:最新的書籍入庫到平臺后在首頁有一個推薦欄可以導航讀者及時獲取這些書籍的信息。(4)讀者訂閱:讀者可以在留言簿向平臺建議引入大家需要的書籍,寫清楚書名,出版社與作者。(5)圖書分類:讀者可以按照圖書所屬于的不同的類型,查詢自己所需要那一類圖書中的所有書籍。我們將圖書分為名著小說類,專業領域圖書,娛樂圖書三大板塊。
在信息發布互動角模塊里,人們可以將自己讀書的感悟和疑問發布,與其他的用戶一起探討交流。所以,在這里人們可以找到志趣相投的書友一起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價值觀、人生觀,一起追求人生的價值。
(二)“書香之城”平臺運行方法
“書香之城”等價交換書籍公益網絡平臺利用C2C運營模式將現代商業運營模式與文化知識傳播相結合,創造出了高社會價值與高社會效益。這一模式符合“書香之城”項目具體實施的程序要求,并且適用于“書香之城”項目目標客戶---基于互聯網平臺,個人或小群體之間相互提供產品或服務,配對后滿足對方需求。每一位讀者在平臺上注冊會員信息,添加自己對書籍的喜好品種,并將自己閑置的書籍信息進行登記、發布。在另一端系統匹配到有讀者喜好該書籍,可聯系書籍主人與之進行等價交換即用同價格的書籍換取另一種不同類別但等價的書籍。若雙方一拍即合達成交易則第一時間通過物流方式寄送到讀者。該模式下,相當于每一位讀者都有一間自己的“書鋪”,通過書籍的循環交換,“鋪主”能夠不定時更新書籍信息,受到更多讀者的青睞。讀者之間也可以就書籍內容互相點評和探討,線上溝通交流,讓思想碰撞。平臺可以根據每一位讀者的愛好來進行讀書興趣測評,為之提供更多配對目標。
從理論上來說,C2C是最能體現互聯網精神和優勢的----數量大,地域廣,時間不一的買方和規模相似的買方通過一個平臺找到合適的對家進行交易。相較于當當網、亞馬遜等各大書城以互聯網為基礎的B2C運營模式而言,本文研究的“書香之城”具備以下優勢:于讀者而言,基于C2C模式,“書香之城”的讀者之間直接進行對接,等價交換圖書不花錢就可以獲得喜歡的讀物,這對于學生讀者無疑是最大的吸引力了;于社會效益而言,公益性是“書香之城”的最大優勢。我們的初心在于提高市民與學生的思想文化修養,延續閱讀傳統,在政府的大力呼吁之下,使熱愛讀書以及想要重拾閱讀習慣的市民與學生情緒高漲。據調查:西安高校眾多,現有普通高等院校37所,其中985院校3所,211院校8所。各高校學習氛圍濃厚,圖書資源豐富。在網絡環境下,上網雖占據了人們90%時間但卻很難找到真正有價值的信息,讀者的需求理念也發生了變化。“書香之城”等價交換書籍公益網絡平臺能充分的滿足大眾對不同書籍的需求,為人們提供更多便利實惠的閱讀機會,使得知識的傳播更加有效,因此有利于從文化角度提升社會效益。
(三)“書香之城”平臺管理措施
平臺運營中可能遇到書籍品質和誠信問題。由于電子商務平臺交易模式的速度快、成本低及跨越地域阻礙等優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網上交易者,其交易風險隨之暴露。在CNNIC發布的2006年中國C2C網上購物調查報告熱點數據中就顯示由于C2C網站不直接負責物流配送,會出現商品包裝不完善、商品丟失等問題,因此網上購物的物流配送方面還存在較大隱患。報告還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消費者在網上采購最不放心的就是商品的品質(占被調查人員的61%)和賣家的誠信(占被調查者34%)。賣方一般為謀求個人利益最大化以次充好、以劣當優發布虛假信息。顯然,誠信就是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絆腳石。在“書香之城”項目中可能存在的不誠信行為主要是發布者關于書籍信息的描述和真實情況不符,主要表現在書的品質上。發布者將書籍信息描述的天花亂墜,但讀者收到書籍發現有撕毀甚至破損痕跡;或者,有些讀者發現“書香之城”等價交換平臺后遂將其陳列多年的書籍錄入數據庫進行交換;更有甚之,一些人以自己書籍完好無損,剛拆封不久為由向讀者索要書價。這些行為都違背了我們“書香之城”等價交換書籍公益網絡平臺的宗旨。
對此,我們采取如下管理措施:(1)讀者信息—顯示姓名、電話、收貨地址等其他涉及個人隱私等信息我平臺予以保密,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讀者在注冊信息后登陸平臺需輸入統一設定的安全密鑰,謹防他人冒充讀者身份闖入平臺肆意發布無關信息嚴重干擾交易。(2)書籍信息—包括書籍名稱、作者、類別、出版社及出版年份,允許上傳1-3張圖片以便確保信息的真實性。與此同時亦打消意圖不軌者想上傳書籍之外的個人閑置物品信息的念頭。彈出管理—當發布者收到有讀者想要進行交換書籍的通知,系統會及時自動彈出窗口告知,避免錯過書籍交易的理想期。(3)數據庫管理—后臺管理所有讀者發布書籍的情況,對它們進行數據庫備份,以免書籍信息丟失。物流管理—同城之間可進行親自配送,距離較遠通過物流公司配送,但必須確保物流包裝妥當。(4)誠信管理機制—我們允許在確定交換書籍前,讀者雙方之間能交換信息了解對方信譽;在交易中雙方交換書籍質量信息、配送信息,并以信息交流方式簽訂交易合同。另外,因為“書香之城“是公益項目,其中無需任何資金,如果發現索要價錢者,平臺將注銷其資格并不許再注冊。
三、平臺建設意義
綜上可見,“書香之城”等價交換書籍公益網絡平臺的建設具有以下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書香之城”等價交換書籍公益網絡平臺既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又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在物欲橫流和信仰缺失的21世紀,開掘中國傳統文化這座底蘊非常深厚的煤礦,使其發揮出啟迪心智、砥礪精神的力量,不僅必要而且迫在眉睫。讀者在我們“書香之城”平臺能夠飽覽中華經典和大家著作。通過“書香之城”平臺讀一本好書、讀一本有價值的書,讓讀者忘卻煩惱,靈魂浸入書中,讀出世間奇妙,讀出人生哲理,而這些收獲是每天用手機追劇、刷微博完全無法相提并論的。我們讀過的每本書最終都會沉淀,融入我們的骨肉血液中。隨時間的推移,我們的思想境界也會無形中獲得提升,當我們對人或事物都形成一套獨特的思想見地,就不必膽怯與知識淵博的學者聊天,也不必擔心成為別人口中一問三不知的對象。“書香之城”平臺憑借其創新、方便、公益等特點,將更多人視線轉移到書籍,不花毫厘就可以與無數的文人學士“交談”,開拓眼界,使書中人物的思想觀念及經驗經歷變成自己寶貴的財富,豐富內心世界,同時也培養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其次,“書香之城”平臺也因減少了對傳統書籍的損毀和紙張的廢棄,大力推動了綠色生態文明建設。眾所周知,紙張的制作過程第一道工序就是伐木,現階段許多自然災害如:洪災、水土流失等,最關鍵因素就是山林中樹木被砍伐導致缺少保護屏障。沒有需求就沒有買賣,假如100萬人通過電子渠道閱覽書籍,那就少砍伐幾百棵樹。“書香之城”平臺通過采用電子商務運營模式打破了傳統閱讀和借閱書籍的方式,實現了通過互聯網渠道獲取資源,大大減少了印刷紙張的浪費,達到了資源利用最大化,保護了生態環境。當更多讀書愛好者在我們“書香之城”的平臺上進行書籍的等價交換,將圖書資源共享,便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為綠色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貢獻。(作者單位為西安翻譯學院)
注:本文系西安翻譯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書香之城等價交換書籍公益網絡平臺運營模式研究”(編號為:G20171214002)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宋京曼,女;袁媛,女;張晴,女,均為西安翻譯學院英文學院2015級商務英語專業本科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