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風險是會計師事務所運用其專業技能對企業進行完全審計,并且具備客觀性、普遍性、潛在性和可控性,這對審計工作尤為重要。但如果對審計風險進行評判和評估需要一定的專業性,需要注冊會計師的專業水準。在學術界對于評估審計風險討論很多,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很難制定一套標準體系。本文主要從審計風險著手,通過分析審計如何評判風險,評估風險值來探析路徑,希望對后續的研究者提供一個思路。
一、審計風險
審計風險眾說紛紜,柯勒會計詞典注明是鑒定財務報表,公允反映被審計企業的財務狀況;美國審計準則認為注冊會計師對于重要財務錯報沒有進行揭示和修正;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協會認為,審計風險是并沒有察覺的重大錯誤風險;我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定義為對財務報表眾的重大錯報沒有發表恰當的審計意見。
二、審計風險的特征
當前確認的審計風險具備四個特征具體如下;
(一)客觀性
審計風險的客觀性主要體現在抽樣審計上,一般會計師事務所會對審計樣本進行抽樣,在一個總的總體范圍中抽取的樣本中來進行分析整體的特性,當然因為是抽樣審計,結果還是會存在一定的誤差,但是誤差值還可以接受,也可以稍微控制但是不可避免,難以消除。在風險審計中我們都可以清楚了解到審計風險,但是不能完全消除風險。
(二)普遍性
審計風險是運用審計方法做出來的審計結果和之前的預期進行對應,會有一定的偏差,導致這個偏差原因具有多方面,從這個層面講,也就是在審計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存在審計偏差和審計失誤,因此審計的普遍性存在在審計的的每一個環節,任何環節出現失誤都會給審計結論和預期對比出現偏差,最終導致審計風險。
(三)潛在性
審計責任在審計的每一個環節都存在,同時伴隨審計風險的形成,因此對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執業約束具有很高的要求。一旦放任注冊會計師,那么注定審計風險必然存在,如果會計師對工作不負責就會形成潛在的審計風險。在我們目前的審計工作中,可能部分注冊會計師出于謹慎考慮,會發表不恰當的審計意見,當時一般不會造成很大的損失,風險可控。審計風險肯定是一直存在的,關鍵是如何在一個顯化過程中體現出來。因此對于審計人員也應該給與一定的責任追究和風險承擔,只有這樣審計人員為維護自己利益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完成審計工作。
三、審計風險的構成要素及相互關系
審計風險主要由三種風險構成,包括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這三種風險都是獨立存在的,對于審計人員的要求也不相同。固有風險一般是固定存在的,通過會計師或審計人員是不能解決的,也不能改變的。主要指的是被審計單位的內部風險不予考慮的前提下,財務報表對于單項認定出現重大錯報的可能性;控制風險主要是被審計單位內控對于財務報表的錯項未能及時發現,注冊會計師或審計人員基于其專業能力評估其風險,但不能降低或影響風險的大小。檢查風險是考驗注冊會計師和審計人員的水平,通過審計流程和程序就未能在財務報表存在的漏報或錯報發現錯誤的可能性。檢查風險也是僅有的一個能夠通過審計進行控制的風險。
審計風險三者之間又不是孤立存在的,三者之間可以關系可以表達成:審計風險是國有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的乘積。通過公式表達為AR=IR×CR×DR。
四、審計風險的評估
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審計風險也是如此,注冊會計師或審計人員通過其專業評估來確定具體的的審計程序,有助于降低風險,但是不能消除風險。
1.固有風險評估一般都要考慮消除整個宏觀經濟和行業性質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應考慮被審計單位的財務人員的素質和企業交易事項的本質行為。誠信的財會人員有助于降低企業的固有風險,反之則反之。企業交易事項會導致會計科目增多,出現風險的可能性也就增大,這都是對固有風險大小的影響。
2.控制風險主要基于風險控制而言,一般受企業內控影響。企業內控包括控制環境、財務會計系統(財務會計軟件)和企業財務控制程序,三方面都對風險控制有決定性的作用。
3.檢查風險主要是基于對被評估單位的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評估以后,為了更好地降低風險,達到企業的預估風險,允許承受的最大檢查風險。
五、如何降低審計風險
評估風險是為了降低風險,降低風險是為了避免更大過失或錯誤,因此審計人員在評估風險時,要清晰知道自己工作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工作性質和努力工作方向,一般情況下注冊會計師或審計人員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降低被審計單位的審計風險,真正為企業保駕護航。
1.注冊會計師或審計人員在對審計風險中的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進行評估時,要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寧可高估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也不可低估,防止因為評估不足造成后續工作的審計風險的增加;在評估的時候,可以通過增加整個審計工作的樣本來降低這種風險,做然在工作量上大大增加了人員和時間,但從謹慎角度考慮可以降低整體的審計風險。
2.會計師事務所要招收高質量、高素質、高敬業精神的審計人員,只有通過不斷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單項素質,才能讓注冊會計師或審計人員具有識別、分析和判斷風險的能力;只有通過不斷增強注冊會計師和審計人員強烈的責任感和責任心,嚴格按照審計準則的要求嚴格實施審計工作,才能真正做到降低審計風險,避免失誤。
3.實行審計項目責任和風險補償基金制度
對于審計項目實施項目責任至關重要,通過審計人員的項目責任制,真正做到責任到人、責任倒崗,真正為會計師事務所考慮,避免注冊會計師或審計人員的道德風險,一旦出現風險直接問責;對于實施風險補償基金制度,主要是基于審計人員的和會計師事務所強制把利益綁定在一起,一旦出現風險,會計師事務所還有追溯的機會。這種補償基金制度就是強制性要求審計人員繳納給會計師事務所的的風險基金。把會計師事務所和審計人員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從主管層面上讓審計人員增強項目的整體風險意識,不斷降低風險。
4.處理好收入和質量之間的關系
注冊會計師或審計人員要注重收入和質量之間的關系,收入是發展的前提,是生存線;而質量則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只有保證生命線才能維持生存線,才能增加收入,剛好的工作、生存及發展。(作者單位為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浙江分所)
作者簡介:呂愛珍(1986.08—)浙江永康人,中級會計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審計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