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振中
[摘 要]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深入,我國的技校語文教學也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語文教學融入了更多新的內容,在展現歷史文化底蘊的同時,更多的是對傳統文化理念的現代化解讀。以傳統的文化理念引導技校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規范自身的行為習慣。鑒于此,針對傳承傳統文化理念在技校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并希望為我國的傳承傳統文化理念在技校語文教學中的發展應用貢獻力量。
[關 鍵 詞] 傳統文化;技校語文教學;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6-0173-01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理念,不僅是我國悠久歷史的重要體現,也是全世界范圍內的精神藝術瑰寶。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人們在追求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忽略了傳統文化理念的重要性。語文教學作為我國對傳統文化理念傳播發展的主要方法,能夠增強學生的傳統文化意識,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提供重要的保障。
一、傳承傳統文化理念在技校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分析
傳統文化理念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根本,是華夏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的見證。近年來,由于國外文化的沖擊和自身對傳統文化理念缺乏應有的重視,導致傳統文化的地位和影響逐漸降低。語文教學作為傳統文化理念傳承的載體,對傳統文化復興和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針對當前傳統文化理念發展的現狀,加強傳統文化理念在技校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非常必要的。加強傳統文化教育,不僅能夠讓學生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還能夠進一步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理念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進而自覺地應用傳統文化理念規范自身的思想道德和行為習慣,為實現傳統文化理念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二、傳承傳統文化理念在技校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
(一)加強語文教學研究深入發掘傳統文化內涵
語文教學是傳承我國傳統文化主要方法之一,技校語文教材內容是我國傳統文化理念的載體。因此,在實際的技校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技校語文教材內容的深入挖掘,探究其中涉及的傳統文化理念。以此實現對技校學生思想觀念的教育以及日常行為習慣的規范。以人為本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在技校語文教材中的《論語》等經典內容,是對以人為本思想的深入解讀,也是對人的行為規范的高度凝練。在這類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對文章的思想內容進行深入的閱讀,體會古人思想道德理念。為學生正確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思想保障,弘揚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理念。
(二)豐富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傳統文化興趣
我國是文明禮儀之邦,我國的傳統禮儀制度和思想觀念都受到世界各國人們的推崇。因此,在實際的技校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抓住我國傳統文化理念中的精華部分,展現歷史文化底蘊的同時,也要與時代的發展產生共鳴。在技校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教材課本內容的講解的同時,注重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單一的課堂文字教授枯燥、乏味,難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傳統文化的解讀也難以形象生動的展示,學生的對此的理解難以深入。所以,技校語文課堂教學,需要更多的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多元化的展示手段,將傳統文化的精髓進一步展現出來,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對傳統文化的進一步傳承。
(三)開展實踐活動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技校語文教學發展的重
要環節。在實際的技校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對實踐活動的重視程度。增強傳統文化與實際生活的融合程度,讓傳統文化理念指導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的行為習慣踐行傳承傳統文化理念。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學生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養成的集中體現。充分發揮課前五分鐘教學的作用,鼓勵學生表述自己的看法或者推薦自己讀過的經典名著,營造輕松娛樂的交流溝通氛圍,在鍛煉學生交際能力的同時,將各自對傳承傳統文化理念的理解用語言和行為表述出來。
在此次研究中,對傳承傳統文化理念在技校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進行分析。提出加強語文教學研究深入發掘傳統文化內涵、豐富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傳統文化興趣以及開展實踐活動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策略。望此次研究的內容能為我國的傳承傳統文化理念在技校語文教學中的發展應用提供參考性建議。
參考文獻:
[1]朱靜波.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中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考[J].科技視界,2017,3(5):229.
[2]陳國泉.技校語文教學中傳承傳統文化的途徑與方法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2(3):244.
[3]朱俊任.如何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技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2(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