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殿一 李曉梅
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和發展,遼寧省憑借著天然有利的地域、成本優勢以及國家對外開放的政策扶持將對外貿易迅速發展起來并且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是如此令人振奮的發展狀況下遼寧省對外貿易也存在著很多問題,由于國內國際發展環境的不斷變化,依靠著粗放型的勞動力要素投入的傳統經營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遼寧省如何克服現今存在的發展問題并且順應國家政策號召進行轉型是遼寧省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事情。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對遼寧省的對外貿易的現今發展狀態進行闡述分析,從現狀中總結分析其對外進行貿易時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從現有的知識中為遼寧省提出一些轉型發展的策略。
一、遼寧省對外貿易現狀
(一)對外貿易的規模
遼寧省在整個2016年的進出口總額為865億美元,比去年下降了10個點。其中,進口總額占比50.23%為434.56億美元,出口總額占比49.77%為430.65億美元。對比遼寧省進出口額占比,略有逆差。從出口總額來看, 以貿易方式區分 ,一般貿易出口占比51.55%為222.0億美元,加工貿易出口占比40.7%為175.3億美元;以產品類別區分,機電產品出口占比40.59%為174.8億美元,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比11.17%為48.1億美元。從進口總額來看,以貿易方式區分,一般貿易進口占比55%為239億美元,加工貿易進口占比21.06%為91.5億美元;以產品類別區分,機電產品進口占比30.38%為132億美元,高新技術產品進口占比11.09%為48.2億美元。2015年度遼寧省對亞洲、東盟、歐洲、美洲以及非洲方面出口額分別是275.7億美元占比64%、82.7億美元、66.9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15.5%、67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17%以及8.1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1.9%。全省對外貿易合作國家達到了214個。上一年度外商向遼寧省直接投資30億美元,同比下降了42%,而且分布比重也與往年不同,第一、二、三產業分布額度分別為0.1%、34.3%、65.6%。遼寧省2016年勞務派遣總數達1.6萬人次,而直接對外投資達到208家,2016年全年遼寧省企業對外承包合同125份,涉及金額可達14.4億美元,完成營業額為15.6億美元。
(二)遼寧省發展歷史悠久,對外貿易取得重大成就
遼寧省是我國的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歷史悠久,而且沿邊沿海,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各類資源豐富,經濟基礎良好,且沿海城市眾多,對外貿易活躍。改革開放以來遼寧省取得了十分重大的成就,在2008年就已經將貿易值提升到30年前的40多倍。但是,在這些成就的背景下我們也不能忽視其暴露出的問題。例如給地區的外貿發展不協調,對外貿易依存度不高以及外貿市場過于集中等。2014年遼寧省進出口總額較2015年高出14.5%,而2015年遼寧省實際進出口總額為3521.2億元;其中,出口1854.5億元,下降了14.7%;進口1666.7億元,下降了14.3%;實現貿易順差187.8億元。這些數據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遼寧省仍在緩慢轉型的過程中,要實現由傳統的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型還需要一個段漫長的時間。
(三)發展中深層矛盾凸顯,急需轉型
遼寧省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其對外貿易發展中的深層矛盾也日益凸顯,傳統的粗放型的要素投入的發展方式已經不再適合日益發展的國際國內需求,這種情況下遼寧省應該進行轉型為未來的長遠發展做好基礎準備,用好國家發布的用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扶持優惠政策,實現對外貿易的轉型和發展。
(四)全球經濟不景氣,中國對外貿易發展困難
價格居高不下的國際大宗商品、全球都面臨的通貨膨脹以及金融危機的周期性波動使得國際經濟形勢不利于遼寧省進行對外貿易,全球金融復蘇的進程也相對較為緩慢,且由于中國與某些國家外交關系的改變,某些國家經濟發展結構的調整,其中貿易壁壘是遼寧省對外貿易發展的一大問題。
二、遼寧省對外貿易存在問題及轉型必要性分析
(一)遼寧省對外貿易存在問題
1.國際經濟危機打擊對外貿易。遼寧省對外貿易額的減少,其中一方面是由美元危機和歐元所面臨的階梯危機導致,另一方面則是中韓與中日之間經濟關系緊張所致,以及中東地區動蕩對國際政治經濟因素的影響。在此等背景下的國際通貨膨脹使得商品價格過高,商品稅費變多,從而遼寧省引以為傲的價格優勢消失,對外貿易遭受重大打擊。
2.全球能源供給緊張。世界經濟飛速發展,而全球能源供給越來越緊張,我國從能源方面提出和發明了一系列節能減排的新技術,推出新醫藥、節能環保等七大戰略性產業,遼寧省對外貿易如果想要持續發展,就必須緊跟國家發展步伐,認真學習國家發展方針,在正確的指導下從新興領域取得一席之地以增強競爭力。
3.對整個東北有戰略性意義。遼寧省的對外貿易轉型具有十分重大的研究意義,遼寧省作為東北老牌工業基地在建國起就處于經濟發展的領先地位,遼寧老工業基地的經濟因出現體制新格局而一度下滑,此時針對遼寧省得貿易轉型就先的尤為重要。可以有效改善遼寧省的形象地位。
4.轉型升級增加就業。人口紅利的消失使得青壯年勞動力減少,但是人口對于就業崗位的需求并沒有降低,機械的大幅度應用使得貨物貿易需要的勞動力減少,但對于遼寧省有利的是向服務貿易轉變可以增加更多的崗位。
5.經濟體制改革,尋找合適道路。遼寧省進行對外貿易轉型是順應國家經濟體制改革號召的體現,在進行貿易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發展轉型經驗,將其他省市更為優秀的轉型方式結合自身當下現狀,吸取有效其他省市成功轉型的做法,為遼寧省對外貿易發展開拓道路。
(二)遼寧省對外貿易轉型必要性分析
1.東南亞崛起競爭壓力增大。中國計劃生育政策使得中國人口紅利的優勢日漸衰弱,與此同時東南亞人口迅速增多,外國公司趨向于將代工廠建設在東南亞地區,其制造業迅速發展。遼寧省也受到了東南亞崛起的影響,這些影響不僅僅在于勞動力優勢的削弱,更因為當地很多企業都存在著技 術水平較低,創新能力不強,缺乏專利技術等多種問題,如果不能將這些問題有效解決,那么他們遲早會制約遼寧省的貿易轉型升級。
2.內在矛盾嚴重急需轉型。遼寧省對外貿易存在這嚴重的內在矛盾,過于依賴外資和技術,外貿市場集中度過高,粗放型投入發展難以為繼,人口紅利的消失、東南亞制造業的迅猛發展、能源資源供給緊張使得遼寧省對外發展貿易競爭力急劇下降,并且遼寧省的出口結構很不合理。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在2016年總價值已達到48億美元左右,比2015年下降了9個點。其中機電產品約170億美元之多,而比2015年下降了15個點。即便如此,2016年遼寧貿易出口總額還是貢獻了35%左右。這兩個數據表明,遼寧省對外貿易出口主要是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但是在全國來說這樣的出口結構并不合理,而且缺乏自主創新產品出口。由此可見如果不進行對外貿易轉型,遼寧省外貿經濟將停滯不前乃至衰退,影響整個遼寧省、東三省乃至全國的整體經濟的發展。
3.國內外阻礙因素強勢存在。國內國際都存在較大問題,貿易摩擦、貿易壁壘、保護主義、金融危機等阻礙對外貿易發展的影響因素強勢存在,而由于東北老牌工業基地建成時間早,有很多體制上的問題,政府內部矛盾嚴重。這些國內國外的阻礙因素都迫使遼寧省迅速轉型。
三、對外貿易轉型發展應對策略
(一)政府層面深化遼寧省對外貿易體制改革
首先從政府層面來看。政府需要深化對外貿易體制的改革,注重完善法律法規建設和對外貿易發展的相關制度環境,為推動貿易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其次,要加強遼寧省的政策支撐,提供更多優惠政策,鼓勵出口,吸引外部資金,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隊伍,為遼寧對外貿易發展做好充足的準備。另外遼寧省各級政府都應當具備相關政策的基本知識和常識,企業也應當在政府引導下進行學習,使得人人都懂政策,擁護政策,為企業提供強大的政策支持,讓企業用來發展對外貿易的資金能夠有強大的保障,不至于陷入資金再投入失效的困境,同時為各個企業提供服務和技術上的保障。在創建對外貿易基地時以原有的特色產業為主力依托,爭取在當地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打造原有產業群,增大原有產業的品牌效應和扶持力度,從而對當地企業起到示范領導作用,以形成一個高效的出口貿易基地。簡政放權,簡化手續和提高企業核查效率,利用互聯網進行核實與相關程序徹查,積極推動保稅區的領導作用和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提升遼寧省對外貿易水平。一件事情的完美完成離不開優秀的管理者、帶領者、執行者,因此對優秀人才的引進和培育能為轉型升級提供優秀的管理隊伍,也會從另一個側面提升自身政府工作效應,加速推動政府服務意識,為遼寧省對外貿易轉型做好后背力量,提供更為便捷高效的服務。
(二)行業層面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其次從行業層面來看,應當有一個完善的規劃。對于新興產業應當加大力度扶持,并給予良好的環境進行培育,鼓勵全社會各部分如企業、個體的創新創業積極性,落實并完善國家、政府給予的財政、金融、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加快新興產業的培育進程,加快突破產業核心技術難題,快速掌握一批占據主導地位的關鍵核心技術與外資競爭。同時服務行業的發展也是對外貿易推動不可缺少的環節,合理的利用對外貿易健全自身企業發展,帶動服務企業走向國際,吸收國際先進思想,利用國際資源。在加強企業自身建設的同時應當積極參與服務貿易規則的制定,憑借自身實力在更大范圍內和更廣闊的領域內積極參與服務行業競爭與國際企業競爭。更要針對高科技出口建立相應的高等院校研發基地,讓出口企業更具智能型,才能更好地推動遼寧省貿易產業從粗放型向集約型過度。為下崗工人提供免費培訓,優厚福利招攬技術人才, 在引進技術和企業創新等諸多領域提供優惠政策。
(三)企業層面推動產品出口市場多元化
對于企業整體發展來看,企業多元化的產品模式,對出口市場的推動更有幫助,而從遼寧省得貿易出口來看,主要市場集中在日、韓、美等發達國家。出口市場集中度過高,在金融危機來臨時,難以應對多變的市場環境,貿易風險也會相對大大地提高。由于目前發達國家在高新產品的相關規則協議上具有強大的支配地位,所以發展中國家無法參與規則的制定,處于被動挨打的地位,只得遵守發達國家的有關規定,無法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首先,企業要擴大貿易的市場范圍,在原來出口貿易的市場基礎上,轉向南美洲和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密集且制造業不發達的新興市場;其次,企業需要打造出口多元化的產品,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優勢來應對來自海外市場的各種風險因素。在國外市場中建立營銷子公司和分銷中心以擴大營銷圈,將自己的品牌商品直接推廣向終端零售商,重視宣傳工作和品牌形象建設,加大廣告投入從而建立自己的品牌文化,增加品牌產品出口,擴大利潤。這樣既可為企業構建優質的品牌效應,更可以提高企業本身競爭力。
四、結語
遼寧省的對外貿易轉型具有深遠的意義,不僅對于遼寧省,當地企業,個人,更對整個國家戰略層次有著重大的影響。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著各地區經濟的進步,遼寧省對外貿易產業結構的升級,會使新興產業得到健康發展,逐步建立企業自身品牌形象,增強核心競爭力,遼寧省必將有更好更遠的發展前景,對外貿易發展也會更上一層樓,遼寧省的對外貿易轉型也會為各地的轉型升級提供豐富的經驗和教訓,推動中國夢的實現。(作者單位為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國際貿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