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卓軒?雒珊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環境的逐漸穩定和國民經濟水平的日益提高,國內的證券投資基金行業也日趨成熟,逐漸步入規范化發展的道路。但受各種因素影響,發展過程中必然會伴隨著諸多風險。數年前美國的次貸危機也讓世界范圍內所有的證券投資者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人們開始意識到證券投資基金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證券投資基金的風險管理已經成為每個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經理人必須重視的課題。
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歷史比較短暫,在改革開放后的上世紀90年代伴隨著經濟增長才有了第一家證券公司,隨后迎來了金融行業井噴式發展,證券投資基金順勢成為了繼保險、銀行、證券后的第四大金融體系。國內的證券投資基金也一度成為眾多投資者所關注的一種金融工具。但是,相關的管理體制并沒有跟上證券投資基金本身的發展步伐,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各類問題和風險,風險控制體系相較于發達國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因此,加強證券投資基金的風險控制對金融行業的健康蓬勃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一、關于證券投資基金的概念
證券投資基金是集合證券的一種投資方式,基金單位對具有共同投資目的的資金進行集中發行,并委托相應的金融單位對募集的資產進行保管和運用,整個過程中所產生的風險及收益均由投資者共同承擔和享有。
二、證券投資基金的分類和各自特點
(一)根據不同標準,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按交易機制劃分,分為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和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
2.按組織形態劃分,分為契約型證券投資基金和公司型證券投資基金。
3.按投資對象劃分,分為股票型、債券型、期貨型、對沖型等。
(二)無論是什么樣的分類,它們都具有如下的幾個共同特征:
1.專家理財。所有的證券投資基金所籌集到的基金,都是由經驗豐富的基金經理人來操作。把這些資金交給基金經理人就能夠有效的避免因為個人盲目投資造成的巨大損失。
2.權利分離。基金管理人只是擁有基金資產的使用權,他們只是為投資者提供相應的服務但是不得不干預或是介入基金資產的任何保存事宜。
3.風險分散。為了使投資人的利益得到進一步的保護,產生了組合投資原則。在我國有諸多規定,包括證券投資基金最多80%資產投入二級市場的股票,剩下的20%投入國債。并且,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持有率不得超過它的基金資產凈值的10%等。
三、證券投資基金的風險
(一)系統風險
系統風險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受市場和國家政策的影響而產生的風險,比如:政策風險、利率風險、還有經濟周期性波動所帶來的風險等等。這類風險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十分常見,不論是文化、政治還是社會本身所產生的風險,它的影響范圍往往也是具有全面性,通常整個基金和股票市場都會受到影響。這種風險很難預測并且也無法完全化解,所以,判斷系統風險,主要特征就是看它的影響范圍是局部還是全面,系統風險具有全面性。
(二)非系統風險
非系統風險是指除系統風險以外的投資風險,即單個證券投資基金面臨的風險,主要是因為主觀意識影響而產生。比如:信用風險、信息不準確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操作風險等等。這些風險都具有一個十分顯著的特點,那就是風險受到主觀意識控制的成分比較高,客觀因素的影響就比較少。因此,這種風險可通過分散化的投資策略進行規避,在證券投資基金運行的過程中是完全可以通過人力來把控降低的。
四、證券投資基金風險管理的建議
(一)加強內部環境治理力度
第一,要加強相關人員的價值觀和職業道德的教育,減少由于相關員工的不誠實和不道德等不良行為而造成的損失;第二,要不斷完善并發展基金公司內部的組織結構,為基金投資活動提供詳細的職能行使框架;第三,設立相應的監督委員會,該委員會中的所有成員都必須要堅持做到以身作則,履行好自己的引導、監督以及監控的職能,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建立起有效的風險內控體系,更好的對證券投資基金風險進行管理。
(二)加強外部環境建設
首先,對資本市場進行培育和管理,讓市場更加規范化。一方面,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增加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監管部門嚴格的把好上市的審核關,以此來促進上市公司規范化管理的實行。另一方面,著力于金融產品的開放,借鑒國外資本市場中已經比較成熟和完善的金融工具,尤其是對沖操作的金融衍生品。這樣在最大程度上分散風險,也進一步提高證券投資的收益。其次,建立多層次的綜合監管體系,加強對基金的監管。除了明確各監管部門的分工以外,加快相關法律法規及集體實施細則的建設,加強證監會與其他監管部門的合作,更好的履行自身職能,增強權威性,真正的保護好投資者的自身合法權益。
(三)健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就我國目前的情況而言,開放式的基金還是占到很大的比重,這種開放式的基金忽略了風險因素,但實際上這種風險對投資依然有著一定對影響。對于這種類型的投資風險進行風險評估與風險研究,弄清楚風險存在的根源以及發生的前期特征,只有這樣才能在這種風險來臨之前采取相應措施,從而將風險降低。即為了更加有效規避開放式基金的投資風險,十分有必要建立健全基金法制和相應的法規政策,這樣才能夠使得證券投資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在此前提下,進行基金評估對信息進行披露,讓所有的投資者對基金有更全面對了解。
(四)基金改型
所謂的基金改型就是將原來持有的存在隱性風險的證券投資基金進行轉型,成立更多的低風險固定收益債券型投資基金,這樣的舉措就會將投資風險降至最低。從類型上看,固定收益類的基金在市場上的業績明顯增長,中短債的出現也順應了市場需求。
(五)健全民事賠償機制
就我國目前的情況而言,證券投資基金風險管理中,并沒有對民事賠償有明確的規定,這樣的漏洞就使得一些基金經理無視投資者的權益,進行一些違規操作,給相應的投資人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因此,只有盡快的將民事賠償機制建立健全起來,這樣才能夠使得一旦基金經理進行違規操作,導致投資人的投資失敗時,就必須以個人財產或是單位財產來彌補投資者,因為只有在這樣的保障機制下,基金經理才會正視自己的管理責任。
(六)多手段規避風險
在我國的證券投資市場正在得到逐漸的規范化,但是基金的超保護政策就會失效,因此投資人就必須要學會在風險和收益激烈并存的證券市場中,按照市場的游戲規則來探索更多的風險管理辦法,比如說用現金或是國債的方式來規避系統風險,由于在證券市場上是沒有對沖機制的,因此想要完全規避系統的風險是不可能的。但是從眾多的實踐證明中表明,持有國債或是貨幣資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規避市場的系統風險。
五、結語
證券投資基金作為一種金融產品,在我國的發展實踐歷史并不長,但是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的。我們不能只關注成績,還要進一步重視它帶來的風險和損失。不論是對于誰而言,加強風險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相對于外國而言,我國基金市場機制尚不完善,仍然需要借鑒國外的一些金融體系和基金市場的投放經驗,想辦法獲得較大的收益和較小的風險損失。所以,在基金型搭配上,需要集體型和企業型參與到其中,實現對基金市場的調配,進而保證基金市場的良性發展,這樣才能夠使投資者獲得穩定的收益。(作者單位為中央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