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紅艷
水利經濟是水利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建設和諧小康社會和促進現代化生態資源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地位和作用。因此,水利經濟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促進水利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勢在必行。水作為人類生存的基礎資源,這就要求我們對水資源進行合理可持續利用,與此同時還要發揮水資源的經濟效益作用。只有將水資源經濟與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實現水資源的有效利用。
一、水利經濟發展中面對的問題
(一)缺乏正確的思維認識
雖然部分地區的水利建設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各地區的水利經濟發展情況差距較大,經濟發達地區的水利經濟建設更加完善。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一是水利經濟發展的目標不夠明確,對水利經濟建設缺乏信心,水利建設的力量不足,導致發展乏力;二是水利經濟發展沒有制定合理的計劃,加上執行力度不足,很難取得實效;三是缺乏市場競爭意識,服務意識差。
(二)經濟結構不合理
在傳統經濟體制背景下,水利經濟的建設大多不需要直接面對來自市場的壓力,大多不需要承擔來自市場的風險,因此,水利市場缺乏適應市場的能力,具有發展規模較小、數量較多的特點,品牌優勢不明顯。受國家政策支持的水利項目剛剛起步,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水利經濟受到越來越大的沖擊。
(三)缺乏穩定、持續的資金投入
水利經濟發展相關政策還處于完善中,因此對水利經濟發展的投入規劃并不清晰明確。另外,對水利項目缺乏規范化、科學化、系統化的管理,在設計項目進入良性循環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加上部分負責人在立項時為了爭取更多的資金,故意虛報自有資金,結果導致項目資金嚴重不足,只能依靠貸款來支撐。
(四)職工整體素質不高
水利建設企業大多規模小、工作艱苦、地域偏遠,這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職工的整體素質不高,加上缺乏有效的用人機制,因此缺少專業人才。大部分來這里工作的人要么專業不對口,要么文化程度較低,在水利經濟建設與發展中并不能起到多少作用。而經營者大多是水利技術人員出身,專業水平很高,然而企業管理能力不高,這阻礙了水利經濟的發展。
二、有效促進水利經濟快速發展的對策
(一)轉變水利經濟發展觀念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市場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大,企業需要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不斷完善更新企業管理模式,拋棄傳統迂腐的管理思想和落后的管理方式,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水利企業要有獨到的眼光和判斷力,能第一時間捕捉到市場經濟發展動態,主動尋找和把握機遇。水利企業要樹立科學的水利經濟發展觀念,提升自身競爭力,擴大影響力,以在市場經濟中占據一席之地。水利經濟發展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要兼顧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水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國家政府的扶持力度
水利經濟發展直接關乎了社會經濟建設的發展,因此國家政策要加強扶持力度。首先要為水利經濟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投入,充足的資金投入是基本保障;政府要加強調查研究,完善水利經濟發展相關政策,如減少水利企業的稅收以此來減小企業的經濟負擔。加大對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為水利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大力培育專業人才
樹立以人為本的人才培養思想,將人力資源開發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注重人才的培養。定期對員工進行專業知識的相關培訓,使員工了解掌握先進的技術,提高員工的業務能力。同時,也要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對管理人員進行定期和專業培訓,不斷提升管理水平,促進水利經濟的健康發展。
(四)注重管理上的統籌兼顧
以統籌兼顧為管理原則,不僅要重視水利經濟能夠實現科學的長遠發展,還需要對水利管理體制進行改善,促使人們系統化地認識到水資源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國家經濟效益,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從而實現水利經濟建設和管理的合并。目前,國家的水利與水電在管理上是相互獨立的,因此加大對水電房租的財政投入力度是必要的,提高水利部門的財務收益,盡力做到管理上的統籌兼顧。
三、結語
水利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水利經濟建設與發展中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因此,實現水利經濟的有效發展離不開國家和企業的共同努力,樹立科學的水利經濟發展觀念,實現統籌兼顧,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再加上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善相關政策,我國的水利經濟發展一定會得到快速的發展。(作者單位為江蘇省濱海縣正紅水利管理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