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王竹泉教授對營運資本管理績效評價體系的相關研究,計算了從2001年到20115年的青島海爾的營運資本的管理績效水平,從供應鏈的三種重要的渠道,即采購、生產和營銷,分析青島海爾在這些方面的營運資金管理的水平、問題及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和對策。
企業資本中最具有活力的地方是營運資本,它是維持企業良好運營的前提條件。在21世紀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存在于供應鏈之間。與此同時,在經濟全球化逐漸加速的大背景下,各國企業傳統的營運資金管理方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戰。由此,學者們和管理者開始將供應鏈運用到公司營運資本管理方面,不斷為企業提高其營運資本管理提供新的建議和舉措。
一、青島海爾供應鏈管理現狀分析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海爾就開始對其業務流程進行再造,這些改造更多的是基于供應鏈管理方面,并在國內所有企業實施。這種改造大大提升了海爾的市場適應能力,并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步建立起了具有世界級競爭能力的供應鏈。海爾在對供應鏈管理上,通過一系列舉措來實現與供應商的雙贏局面。對于企業的庫存管理,海爾總結開發了一種新的模式:零庫存下的“按需供應”,并對供應商庫存管理方式進行了優化。在進入新時期的網絡化階段后,海爾努力整合“全渠道數字化”模式,這種方式極大實現了企業與用戶的零距離接觸,并最終實現了數字化營銷的目標。
二、海爾采購渠道方面營運資金管理的績效分析
對青島海爾2001年至2015年的材料庫存、預付款、應付賬款等數據進行搜集,并對其在采購渠道方面所占用的營運資金進行分析,發現在采取渠道方面,營運資金占用率總體上呈現不斷下降的態勢,營運資金的管理水平在穩步快速的提升,同時其營運資金的周轉績效也越來越優秀和高效。這些都和海爾開展的一系列改善與供應商關系的舉措有著密切的關系,最終實現與供應商的長期穩定和高效的合作。
青島海爾采購渠道的營運資金周轉期從2001年到2015年持續改善,除了因為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而有所增加之外,其采購渠道方面營運資金的周轉天數從-33.22(2009年)降低到了-103.47(2015年),這些數據的變化表明渠道營運資金管理績效有了很大提高。
三、生產渠道方面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分析
通過對青島海爾2001年至2015年的營運資金進行整理和計算,發現青島海爾在生產渠道中的營運資金呈現穩步降低的態勢,這種變化與青島海爾從2005年開始的“一人一贏”創新模式密切相關,青島海爾采取了各種方式控制和減少與生產相關的各種成本,不斷強化對庫存的管理,減少并降低渠道種所占用的流動資金,實現資本成本的最大節約和利用。這一點在數據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從2006年開始,營運資金的周轉天數從正數變為負數,以后每一年都呈現穩步下降的趨勢。
四、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分析
通過計算青島海爾2001年至2015年營銷渠道占用的營運資金,可以看出,青島海爾在2001年至2015年期間占用的營運資金總體呈現整體上升態勢,雖然青島海爾不斷優化其的供應鏈管理方式,加強了營銷渠道的管理,不斷提升庫存商品的周轉速度,但是從2012年開始到2015年,互聯網經濟的蓬勃發展,推動了家電銷售連鎖企業的急速發展,在與制造企業的議價過程中,零售企業越來越占據主動權,相對應的家電制造企業對下游營銷渠道的控制能力越來越弱,使得營銷渠道的營運資本管理在這一時期更具挑戰性,無論是青島海爾還是整個行業,這點在數據在也能體現出來,從2011年到2015年,青島海爾營銷渠道方面營運資金的周轉天數在慢慢的提升,可以看出海爾在營銷渠道方面的營運資金的管理績效已經呈現出慢慢變壞的態勢。
五、建議對策
(一)合理利用商業信用
企業應該嚴格謹慎地對應付賬款等進行規劃和管理,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付款時間和付款方式,充分靈活的利用好債務進行企業融資,也就是利用好對供應商的債務進行企業融資。同時要建立企業內部良好的控制機制,對應付賬款進行嚴格的管理。
(二)強化對應收賬款的管理
不斷改進和優化海爾相關的信貸政策,在信貸標準、信貸額度和信貸期限等方面進行嚴格的控制和管理,以期降低信貸方面的風險。加強信用風險管理部門管理和監督,避免因為內部管理的問題所帶來的風險問題。不斷優化企業內部的應收賬款流程和控制標準,規范相關管理制度,提升企業應收賬款的回收速度,不斷減少企業呆壞賬比例,更好保障和推動企業的良好運營與發展。(作者單位為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
作者簡介:鞏瀟嫻,女(1986.4——)漢族,山東泰安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