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連春
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內外結合的行政監督體系,發揮著較為全面有效的監督功能,但也存在諸多問題,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本文通過分析完善我國行政監督機制的重要性和我國的行政監督機制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實際,對完善我國行政監督機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
一、完善我國行政監督機制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發揚民主政治。為了保證政府行政人員能更好地為人民謀利益,發揚民主,就需要對他們的權力進行有效監督,防止他們濫用職權,侵害人民的利益。只有完善行政監督才能更好地發揚民主政治。
(二)有利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現階段,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市場調節與政府的宏觀調控相結合,政府需要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如果政府沒有受到有效的監督,就容易滋生腐敗,使公共利益受損。因此,對政府權力進行有效監督,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十分必要。
(三)有利于建設廉潔高效政府。在我國行政實踐過程中,一些行政人員以權謀私的現象依然存在,這嚴重影響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加強行政監督,公開行政人員的行政活動,對廉潔奉公、績效突出的行政人員進行表彰,對違法亂紀的人員進行懲處,這樣才有利于建設廉潔高效政府。
二、我國行政監督機制的問題分析
(一)行政監督機構整體結構性功能弱,監督效率低。我國的行政監督比較化,如果各個監督主體能充分發揮監督職能并通力合作,行政監督便能取得更大成效。但是由于各監督主體間未能理清權責關系,溝通不暢,以至于一些監督主體濫用權力,相互推諉,這必然會降低行政監督的權威和效率。
(二)行政監督主體缺乏必要的獨立性,監督力度和權威性不夠。從外部監督上看,我國人大監督力度和權威性不足。在理論上我國人大對政府有非常權威的監督權,但現實中很多地方人大對政府的依附性較強,實際監督力度不夠。從內部監督來看,行政監察部門缺乏獨立地位,導致監督缺乏力度。在領導體制上,行政監察機關同時受本級政府和上級監察機關的雙重領導,嚴重影響了監督機構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三)行政監督立法不完善,缺乏監督依據。我國的行政監督法律法規尚不完善,還缺乏一些用于監督行政的專門法規,使一些監督活動缺乏監督依據,再加上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也缺乏法律依據,其發揮的作用也相當有限。
(四)部分行政監督人員綜合素質不高,監督不力。一方面,一些行政監督人員的思想素質和工作能力不高,對于一些事情不堅守原則,責任心不強。另一方面,一些行政監督人員缺乏自律能力和責任意識,少數行政監督人員貪污受賄,陷入犯罪深淵。
(五)行政活動透明度不高,公民監督意識不強。我國行政活動還缺乏一定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政府政務公開數據不全面,人們缺乏了解監督信息的渠道,使行政監督無法有效進行。此外,公民的參與及監督意識不強,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公民的具體監督權,一些公民不愿監督也不敢監督。
三、完善我國行政監督機制的重要舉措
(一)加強行政監督機構整體結構性功能,提高監督效率。首先,加強監督立法工作,在法律上明確規定各監督主體的權責范圍,使各部門能各司其職,做好本職工作。其次,要建立溝通協調機構,使各監督主體能互相協調,相互配合,能更有效的發揮行政監督機構的整體結構性功能,提高監督效率。
(二)增強行政監督主體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加大監督力度。一是強化人大的監督獨立性和權威性,建立由人大領導的專門監督機構。同時,需要人大改進其行政監督方式,加強主動監督和具體監督。二增強行政監察部門的獨立性,改革對行政監察部門的領導方式,使其只接受上級監察部門的垂直領導,增強獨立性,從而提高行政效率。
(三)制定和完善行政監督法律法規。首先,需要進一步制定和完善專門的監督法規,明確規定監督主體的監督權,其次,制定完善和相關法律法規來保障人民群眾的監督權,使人民群眾監督有法律依據,并不斷修訂現有的已不適應社會發展的行政監督法規,使其更加完善。
(四)提高行政監督人員整體素質和待遇,提高監督效力。加強行政監督人員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行政監督人員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首先,需要優化監督主體成員的結構。其次,需要對他們進行教育培訓,提高他們的行政監督意識和工作能力。再次,提高行政監督人員的待遇,使他們在經濟上無后顧之憂。
(五)提高政府工作的公開透明度,加強群眾和輿論監督。完善行政監督機制,需要政府機關加強其行政行為的公開透明度。在實行政務公開的基礎上,加強群眾及輿論監督。因此,要繼續推行電子政務,完善信訪舉報制度和輿論監督制度,廣泛接受群眾的監督。
四、結語
我國應立足于國情,健全行政監督法律規范,完善行政監督機制,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行政監督制度,使行政監督有效進行,從而推進政府廉潔高效行政。(作者單位為西華師范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