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社會各界對會計人才的需求量不斷提高,雖然我國眾多高校每年培養的會計人才有很多,但是從社會企業的反饋情況看,當前高校培養出來的會計人才并不能滿足其發展所需,當前會計專業畢業的學生綜合素質還比較低,實踐操作能力不高。鑒于此,高校會計教學必須立足于職業化的角度,對現有會計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以此培養出符合市場所需的應用型高素質會計人才。
一、當前高校會計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會計教育目標不明確
教育目標是開展教育活動的基礎,對于教學效果有直接的影響。高校會計教育目標是培養出可以從事政府部門、審計事務所、企業等機構,具備會計、經濟、法律、管理知識的人才。而對于不同的高校,其結合自身教學需求,在教育目標設置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在總體上,高校并沒有充分意識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這就造成了會計專業畢業生在就業后,很難滿足市場需求。
(二) 會計教學偏向理論
由于高校對應用型會計人才的認識存在一定偏差,在教學模式上偏向于理論教學,沒有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進行綜合性培養,導致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不足。在現有的教學模式中,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對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只有通過良好的實踐,才能真正的理解、應用會計理論知識。而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在當前的高校會計教學中,對實踐教學不重視,學生實踐時間很少,同時在實踐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體現出來,只能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操作,制約了學生的創造能力發展。此外,在考核中,以理論考核為主,實踐考核流于形式,從而極大的影響到學生實踐能力發展。
二、培養應用型會計人才對高校會計教學的要求
(一)培養應用型會計人才的目標要求
對于教育,其最根本的目標為社會發展提供更多有用的人才,所以在高校會計教學中,首先要做的是明確職業化人才培養的目標。在實際中,高校會計職業化人才培養目標需要結合市場需求,進行不斷調整、改變,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學校與社會的對接。落實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職業化會計人才的培養目標為:具備會計理論知識,能熟練的掌握相關會計制度、會計準則、會計法規,擁有處理賬務技術、會計信息處理技術能力,且具有良好職業判斷能力、社會溝通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擁有高尚會計道德素養的應用型會計人才。
(二) 案例教學效果要求
對于職業化會計人才,其必須具有良好的會計實務處理能力,而在高校會計教學中,往往會通過案例分析來培養學生的這一能力,這就對案例教學效果提出了極大的要求。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電子產品充斥學生的生活,學生的多少閱讀生活都是以網絡為媒介的,所以為了有效的提升案例教學效果,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為學生準備豐富的電子案例,讓學生進行閱讀,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經濟書刊,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對案例的理解,促進案例教學效果提升。
(三) 人才溝通與合作要求
在職業化視角下,為了促進更多優秀會計人才的培養,高校可以加強會計人才網絡溝通平臺的建設,為教師、學生的良好溝通建立良好的平臺,使得學生可以更好的與教師進行會計知識溝通,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及時了解會計行業的發展信息,并對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合作能力進行培養,為學生的良好就業提供保障。
三、職業化視角下的高校會計教學模式創新
(一)改革教學方式,激發學生思維
在網絡環境下,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方式更加多樣、廣泛,因此,在高校會計教學中,首先要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新。教師需要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主動對知識進行探究,改變學生以往枯燥學習的局面,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化。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對案例、項目中蘊含的會計知識進行學習,同時學生還可以在案例、項目分析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這對于應用型會計人才的培養有極大的幫助。此外,在高校會計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培養,要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觀念,堅守會計準則,保證自身可以成為合格的會計人。
(二) 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熱情
對高校學生來說,他們缺乏良好的社會實踐,對于企業業務會感覺十分陌生,如果在會計教學中,教師直接告訴學生需要如何進行企業會計賬務處理,學生會感覺十分茫然,在這種情況下,教學質量很難保證。因此,在會計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為學生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對知識進行理解,如教師為學生設置相應的崗位模擬環節,讓學生單獨或者通過小組合作,對崗位中遇到的資金問題進行處理,這樣學生在情境中就會更好的進行問題分析、思考、解決。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只需要承擔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這樣就能極大的調動學生的熱情。
(三)強化實踐環節,培養應用能力
在職業化視角下,會計人才的應用能力是最為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在高校會計教學改革中,還應該加強實踐教學改革,特別注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一方面要對實踐教學條件、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創新,創建一些具有設計性、實驗性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實踐、協作實踐。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仿真模擬軟件的優勢,讓學生通過仿真模擬軟件進行應用操作,對于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全面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寒暑假,利用假期的優勢,去一些企業進行實習,在實習中真正的將自身學到的會計理論知識應用在工作崗位上,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實踐中發現自身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彌補,這樣不僅能滿足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還可以全面完善學生的理論知識體系,這對于學生的職業化發展有極大影響。
四、結語
綜上所述,從當前會計人才市場看,存在高校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用人單位招聘高素質會計人才難的矛盾,為了有效緩解這種狀態,高校必須立足于職業化的視角,對分析應用型會計人才培養對會計教學的要求,并以此為出發點,對會計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保證會計專業學生畢業后可以與用人單位良好對接,滿足學生就業與用人單位招人的雙重需求。(作者單位為云南財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