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華瑞
[摘 要] 民辦高校的黨建工作是否能夠順利開展對民辦高校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民辦高校的良好發展也意味著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大眾化。雖然我國大部分民辦高校的發展已經逐步走向正軌,但是民辦高校當中的黨建工作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傳統的思維方式和管理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今民辦高校的發展。所以進行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創新勢在必行。
[關 鍵 詞] 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創新方向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6-0123-01
一、民辦高校對黨建工作創新的必要性
根據黨對基層黨組織的具體要求,也就是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黨組織的建立,也為民辦高校的黨建工作提供了方向。黨建工作的創新也為民辦高校的黨建工作帶來了更加有利的條件。民辦高校應該利用自身的優勢,建立民辦高校當中良好的黨建工作環境,及時降低不利因素的影響。通過民辦高校所特有的靈活機制,以及學生對活動參與的熱情,對黨建工作進行創新,對適合民辦高校的黨建工作方式進行探索。
二、民辦高校進行黨建工作創新的優勢
首先,民辦高校當中的黨組織干部較為年輕,年輕有年輕的缺點,同時也有它的優點,例如他們工作熱情更高,和學生之間的年輕差距較小,有利于溝通,同時也更加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狀態和心理狀態,從而能夠更好地開展工作。
其次,民辦高校的黨組織體制機制較為靈活,具體的改革和管理無需過多的審批過程,效率更高。所以民辦高校的黨建工作要充分發揮這項優勢,既要有效地傳達精神,又要按照規范來進行操作,在具體的創新過程中,要找到符合民辦高校特征的工作方式,不能把創新流于形式。
最后,民辦高校的學生屬于批次較靠后的學生,這些學生成績可能較差,但是他們參與活動的熱情卻很高,入黨的積極性也更強,同時他們也擁有更好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學生的這些特點也為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三、民辦高校在黨建工作創新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難
首先,民辦高校對黨員的發展和教育是較好的,但是對決策權和黨務經費審批權的落實方面依然存在問題。
其次,民辦高校當中的干部隊伍缺乏中年齡層的骨干人員,要么就是年齡偏大的退休教師,要么就是年齡偏小的剛畢業的學生,這種人員年齡結構相較于公辦高校來說是處于弱勢的,如何解決或者克服這個困難,也是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最后,是關于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很多民辦高校辦學的時間較短,并且大部分民辦高校的投資商都是由房地產商來進行投資,盈利的動機較強,辦學者也并非是教育相關的人員,這也促使民辦高校的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明顯欠缺。民辦高校的黨建工作必須要從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方面著手,才能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工作。
四、民辦高校進行黨建工作創新的方向思考
民辦高校的黨建工作方式不能單純模仿公辦大學,應該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來進行黨建工作,從而提升黨建工作的實效性。所以民辦高校的黨組織應該加強創新的意識和行為。
首先,思路的創新,既要符合中國的國情,也要具備國際化的視野,在時刻保持并具有充分的理論和制度自信的前提條件下,對國外的育人方式進行借鑒,從而形成符合民辦高校特征的工作方式和創新思路。
其次,辦學制度的創新。目前我們國家推行的教育改革,也為民辦高校的制度創新提供了良好條件,民辦高校利用自身機制體質靈活的特點,對于制度進行創新的速度會更快。從而為黨建工作提升了實效性,使民辦高校的黨建工作方式更加符合民辦高校的性質和規律。
最后,對活動方式的創新,黨建工作所開展的活動應該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影響力,以育人為目標搭建活動的平臺。黨建工作的創新是需要以活動創新為前提的。近些年來,隨著我們國家教育模式的國際化發展,國內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環節也越發受到重視。民辦高校的黨組織要做到更好地團結工作和凝聚工作,就必須做好活動的創新工作。
本文首先對民辦高校的黨建工作創新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同時對民辦高校進行黨建工作創新的優勢進行探討,從而對民辦高校進行黨建工作創新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難進行研究,最后對民辦高校進行黨建工作創新的方向進行探析。希望通過本文,能夠為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參考文獻:
[1]肖靜.構建民辦高校黨建工作治理體系芻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5):88-89.
[2]劉亞,張紅偉.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4):256-257.
[3]王瑞鶴.新媒體視域下的民辦高校黨建工作:融合與創新[J].學理論,2017(9):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