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
現階段國內社會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國家政府更加重視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企業經營管理制度也日益完善,國內企業正紛紛從傳統運行型轉變為經營管理型。在新形勢下,企業必須要促進內部審計工作的創新與發展,從而推動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本文結合筆者實際工作經驗,探討了新形勢下如何開展好企業內部審計工作。
一、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內部審計工作可以有效管控企業活動。現階段因為國內市場經濟體制依舊還有一些亟待完善之處,這對國內企業內控管理活動來說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企業內部資金在某些方法無法得以有效保護,對企業所從事的經濟業務活動帶來了較大影響。所以,促進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創新與發展,進一步發揮出內部審計部門的監管職能,真正全面把控、調整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提升。
其次,做好內部審計工作能夠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動內部審計工作創新與發展能夠有效實現對企業的監督與控制,助力生產經營管理。借助于持續優化完善的內部審計工作,能夠及時找出現階段企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并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有效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最后,企業內部審計活動能夠和國家審計形成有效配合。國內企業數量龐多且分布也相對復雜,所以如果僅僅憑借國家審計來對企業審計實施監督,可能會在很多方面無法對企業工作做到全面的管控,因此科學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將內部審計與國家審計充分結合起來,提升對企業經濟活動的監督力度,不斷促進內部審計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新形勢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創新與發展
(一)建立完善的內部審計機構
企業內部審計活動的關鍵性任務在于順利完成自我考核工作,很多企業管理者都不重視內部審計活動的功能與價值挖掘,所以也并未設置較為完善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如此一來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內部審計活動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我們必須要第一時間了解市場發展狀況,根據企業的經營發展需求建立內部審計機構。首先,企業管理人員必須要充分全面的認識理解內部審計工作內涵,著重強調內部審計工作效率的提高,另外還需要不斷增加對內部審計活動的支持力度;其次,應當進一步強化內部審計活動和其他各部門業務活動的關聯,真正處理協調好各部門的關系,真正預防和處理好企業審計風險,第一時間找出內部審計活動中的問題并予以解決;最后,還需要盡快制定出一套系統化的考核制度,根據內部審計工作實際情況對其工作流程和審計工作模式予以優化,促進內部審計質量提升。
(二)構建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制度
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制度的完善通常反映在審計前、審計中以及審計后這三個階段。審計前期制度的設計一般以控制為主,企業應當著重建立獨立的審計機構,保證審計機構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時擁有良好的審計環境,合理設計審計方案,厘清審計思路,建立系統化的審計前期制度,清楚規定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職責,保證審計前控制制度的落實;審計中期一般是優化審計流程與技術的制度,比如說在審計中期編制多項審計報告和相關材料,協助內部審計人員工作,著重針對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的活動予以約束管控,防止審計風險的產生;而在審計后期,主要是審計定型,包含了復核和結論兩方面,是內部審計活動的最后階段,也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內部審計結果需要進行公布或匯報,所以必須要完善相應的控制制度來保證內部審計結果的準確性。
(三)落實內部審計控制考核工作
要確保企業內部審計管控和考核工作的貫徹落實,必須要堅持從內部審計工作技術著手,借助于推廣應用現代化的審計技術,聯系現階段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實際情況,持續優化審計技術。首先,企業必須要將優秀內部審計人才培養教育當成是重要工作任務,進一步發揮出人才資源的價值,促進內部審計團隊綜合素質的提升,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持續有效開展;其次,企業需要借助于改革優化已有的管控手段,引入各種先進的控制技術,促進內部審計工作效率的提升。在這一前提下,還需要建立健全科學的激勵懲罰制度,對于企業內部審計活動的各個流程予以更加全方位的控制和考核,對表現較好的給予獎勵,在保證內部審計工作公平性的基礎上進一步調動審計人員工作積極性。
三、結語
總之,在新時期新常態下,唯有促進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創新與發展,真正確保內部審計活動價值的發揮,不斷優化完善內部審計工作內容和方式,健全內部審計制度,開展好相關的監督管控工作。這樣才能夠真正為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的有序開展帶來動力支撐。(作者單位為江蘇核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