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科
摘 要:籃球運動是全民運動中的明星代表運動,深受人們的喜愛。其對抗性的特征,不但為此項運動項目增加刺激感,同時也為籃球運動者的身體帶來了不可避免的損傷。相關籃球體育研究者發現了這個問題并給予重視,如何能更好地進行籃球教學活動,如何避免或預防教學過程中產生的運動損傷成為了研究者接下來的研究課題。本文查閱參考資料、觀察研究籃球運動員的訓練情況,對常見的運動損傷進行闡述,并從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分析了造成這些損傷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能夠預防運動損傷的措施,希望能夠為籃球體育教學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籃球體育 運動損傷 原因 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4(a)-0018-02
1 常見的損傷部位
通過長時間的觀察和研究發現,對于籃球運動者來說,最容易出現損傷的是四肢的關節部位,如膝關節、踝關節、腕關節和掌指關節。這些部分是運用于籃球運動的最活躍的部分,對整個身體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也是在籃球教學過程中身體預防的關鍵點。除此之外,皮膚的擦傷也值得被關注。
1.1 膝關節扭傷
籃球運動中,基本動作都與膝關節關系密切,如投籃時的兩膝彎曲和重心前移、上籃時的急起急停、運球過程中的轉身加速等。運動中多重活動的累積致使膝關節長期處于一個緊張狀態,這種狀態下若不小心,發生碰撞或動作不準確就會容易造成半月板受到擠壓而撕裂;運動前的準備工作十分重要,它會避免在激烈對抗時,因膝關節的溫度過低形成的肌肉韌帶僵硬、關節靈活度降低的情況發生,但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準備運動時,盡量避免過多的深蹲動作,深蹲會增加膝關節的擠壓,若在運動中發生急停,作為緩沖的膝關節不能做到很好的應對,其負荷量達到最大,對膝蓋部位也會造成大的損傷。
1.2 踝關節扭傷
由脛腓骨下部關節面和距骨上部關節面構成的踝關節與韌帶關聯密切,其內側的三角韌帶,外側的距腓前韌帶、距腓后韌帶和跟腓韌帶的力量都相對薄弱,在攻守變化快、跑跳動作多、急轉急停的運動模式下,如若沒有良好平穩的心態和嫻熟的動作,極易造成踝關節的扭傷。造成其損傷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沒有充分做好準備運動,沒有將運動神經系統達到完全興奮值,沒有充分調動內分泌系統,沒有做到踝關節的肌肉和韌帶舒展開來;二是在于疲勞運動,身體一旦進入疲勞狀態,靈活性和控制能力都會下降,再進行劇烈運動只會發生踝關節扭傷的狀況。
1.3 腕關節和掌指關節
在籃球運動中,時間最長、頻率最高與球接觸的就是手,拍球、運球、傳球等動作都不開腕關節和掌指關節的運用。傳球是一項要求穩準快的技能,這種高速且沒有任何準備的傳球常會使腕關節和掌指關節在非正常狀態下接受任務,這種被動會引發關節或韌帶的突然拉伸。若此狀況不多加注意,再因爭搶而遭受外力的沖擊,拉伸會變得更加嚴重,造成軟骨挫傷甚至手指畸形。就目前來看,許多籃球專業運動員在這兩個關節上都有損傷,其易受損程度由此可見。
1.4 皮膚擦傷
皮膚擦傷是最顯而易見的損傷方式,日常生活中在所難免,更何況是在激烈運動的情況下。籃球運動的皮膚擦傷有很多種,有因為場地的濕滑不平整,與地面發生接觸形成的;也有在對抗過程中,無意間地碰觸摩擦造成的。只是運動者常認為這種小的擦傷無關緊要,并不知如不及時處理,患處感染化膿會為后來的運動帶來影響。
2 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
造成常見損傷的原因可以分為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從內因角度來說,影響因素主要是運動員身心的準備和疲勞運動;從外因來說,如場地設施、環境因素和平時訓練等。
2.1 造成損傷的內因
任何一項運動,都離不開運動前的準備工作,這種準備工作不僅包括身體上,也包含心理上的,只有在身心上的準備工作做到完善,在運動過程中才能發揮出其最大效用。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明白準備運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準備運動都十分重要,因為準備運動與身體能否受到損傷有直接關聯。籃球初學愛好者常因急于求成而忽視預防損傷的重要性,不聽從老師的指揮、不集中注意力、不認真做訓練,不了解身體的機能和限度,總試圖做形式化卻力所不及的動作,因此,消耗大量的體力,抱怨肌肉酸痛、韌帶受傷等。身體各部分都有其各自的機能結構和限度,如膝關節在半屈位時有特殊生理結構、踝關節外側韌帶薄弱易內翻,面對這些部位要充分做好運動前的準備工作,運動時也應多加注意不斷調整。
內因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運動疲勞,具體到身體內部結構上可以是肌肉疲勞、神經疲勞和臟器疲勞。肌肉疲勞指在長期的籃球教學中,肌力下降、肌肉的伸縮速度和放松速度減緩、僵硬不協調從而造成損傷。神經疲勞是指如籃球運動這種要求攻守節奏,在雙方不斷較量過程中產生的大腦皮層下降,反應遲鈍、判斷錯誤和注意力不集中。同時,腦干和小腦功能也會低下,運動協調度跟不上。臟器疲勞是因長時間的運動,體力消耗,大腦和四肢出現了缺氧現象,呼吸系統和心臟都有了一定的損傷。
2.2 造成損傷的外因
身體結構與氣候條件也有關聯,冷的天氣狀況,肌肉關節會變僵硬,活動施展不開,身體造成損傷,而氣溫過熱,人體內部溫度過高、代謝紊亂、中樞神經系統不能適當調節,人體自身達不到散熱,致使運動能力受到影響而易發生意外。
籃球場地是否標準、環境設施是否完善、場內燈光情況都是影響運動員動作發揮的重要因素,動作發揮正常就會減低身體受損的概率。此外平時訓練的組織方式、教學方法、預防普及、工作保護都對運動損傷有影響。
3 預防措施
3.1 加強預防理念
針對預防運動損傷,首先我們要從認識理念上加強,思維引領行為,思維意識有所提高,行為自然緊隨其后。當前針對籃球運動的教學和訓練提供了幾項原則,這些原則為加強預防理念提供了理論基礎。分別為循序漸進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和規范性原則。循序漸進性原則告訴我們籃球運動的技能是一個逐步積累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訓練中只有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來,才是對身體和技能雙重發展的有效途徑。科學性原則提醒我們體育運動是門嚴肅的科學,科學的技術有利于肢體發展和保護,蠻干只會給肢體帶來傷害,將準備活動更加具針對性,將技術更具科學化,才能有效預防運動損傷。規范性原則是說要按照籃球運動的規則要求,將訓練動作更加規范化,符合人體機能結構,避免運動損傷。加強預防理念,使其從思想上認識到預防的重要性。
3.2 充分做好準備活動
從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分析上我們得知了運動前準備活動的必要性。在運動前進行準備活動,神經系統能夠提高,運動興奮度達到位,機體各部分的肌肉、韌帶也做好準備,在這種有準備的情況下,身體的機能在大的沖擊壓迫下相對能夠有所應對,不會造成太大的運動損傷。
3.3 全面提升身體素質
在籃球運動中,造成運動損傷的因素多重多樣,針對原因多樣化的情況,我們沒有辦法做到一一具體針對解決,但是我們可以從大范圍入手,全面性地提升身體素質。就當前來說,籃球的專業針對身體素質的訓練還不到位,籃球運動本身是一項對抗性很強的運動,對耐力、力量、彈跳和速度要求都很高,在訓練過程中,制定的訓練方案要具有科學針對性,使運動員在訓練中肌肉得以增加,關節韌帶的靈活性和穩定性有所提高。此外針對容易受傷的部位,我們也應加大關注力,如膝、踝、腕、掌指部分,采取多樣針對性的訓練方式,一方面加強對其部位的訓練,另一方面讓運動員知曉如何在運動中對其進行保護,雙重加以預防。從全面提升身體素質的角度,對籃球運動的損傷加以預防,是最有效且最有保障的預防方式。
參考文獻
[1] 劉鴻濤.籃球運動中膝關節損傷的原因和預防[J].科技信息,2013(26):65-71.
[2] 戴德強.籃球運動常見損傷原因及預防[J].中國校外教育,2011(6):151.
[3] 王樹明,張靜,左從現.大學生身心健康與體育鍛煉的相關研宄[J].體育科學,2003(2):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