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磊
摘 要:當前在中學階段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主要通過體育課程和專門的健康教育課程來進行。中學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從教育終極目的來說是殊途同歸的,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將體育教學與健康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健康教育,可以最大限度提高體育教學和健康教育的實效。促進中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同時也是將新課改理念在體育和健康教育中加以落實的有效途徑。本文,就中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實施健康教育進行一個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健康教育 中學體育 滲透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2(c)-0100-02
古往今來,健康都是人們追求的一個永恒目標。而對于健康的理解也從最初的肢體健康發展到今天的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健康,為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各級學校也將健康教育納入到自身教學內容體系中。當前在中學階段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主要通過體育課程和專門的健康教育課程來進行。這兩門課程實際上在教學的終極目標是是殊途同歸的,但是,當前中學的健康教育基本上是將體育教育課與健康教育課分開進行的。兩門課程各自為戰的這種局面造成體育與健康都未能充分發揮其對學生身心健康的促進作用,二者的實效都大打折扣。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和人們對健康要求越來越高的背景下,如何在中學教學中將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探索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滲透健康教育的方法,是當前中學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突破教學瓶頸提升教學實效應該加以關注的方向。
1 新課程理念下中學體育教學與健康教學的關系
中學體育教學的基本任務在于:全面鍛煉學生身體,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與身體保健知識,技能與技術,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體育鍛煉的習慣;開展品德教育,培養學生意志力,發展學生個性;培養體育特長生,為體育人才進行前期儲備。中學體育的功能有娛樂、競技、健身、教育、情感發展以及美育等多重功能。從目前中學階段開設的體育課和健康教育課程的目標來看,二者是相互統一,相互聯系的。體育教學側重于實踐手段,通過讓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活動實現身心健康的發展。而健康教育課則通過為學生開展健康理論知識的教育,為學生參與體育健身等有利于身心健康等行為活動提供內在動力和實踐指導,其所包含的健康知識對于有效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反過來看,體育實踐教學則可以為健康教育知識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提供實踐材料,因為實踐本身是認識的來源和認識發展的動力。通過體育教學實踐活動,為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深化師生對健康教育理論知識的理解,促進健康教理論知識體系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進而形成兩門課程的相互協調和良性發展。
2 中學體育教學中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
通過上文的闡述我們知道,中學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在課程開設的目標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促進學生健康。因此,在教學實踐中,二者的融合就具備了實施的基礎。而要實現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的融合,從宏觀層面來說就是要將二者教學實踐的內容與方法融合起來。
一方面,要在中學體育教學內容中實施健康教育。世衛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是指在身體、心理和社會各方面都完美的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但是,從最近幾年來對中學生開展相關健康狀況的調查結果來看,由于受到升學壓力等一系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令人堪憂。針對這一現實狀況,為改善廣大中學生的身體健康,應該在中學教學中充分貫徹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教育改革決定中指出的:“學校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這一指導精神,將中學生培養成身心健康的新時代學生。因此,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學校要從提高學生的體質水平出發,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充分貫徹新課改理念,將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二者有機整合,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健康教育,滲透健康教育,在體育教學內容中實施健康教育。一是要在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盡可能與人的發展規律結合,通過借鑒健康教育方法開展體育健康理論教學。二是要將體育教學中對人的身心健康進行鍛煉和培養的教學內容與健康教育中相應環節的理論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在了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開展科學有效的體育學習。三是體育教學要遵循目前體育與健康教育內容選編的基本原則:文化性與健身性統一;可接受性和科學性的結合;從實際出發,注重實效等原則。
另一方面,將體育教學方法與健康教育結合。在體育實踐活動中去體驗和使用體育知識可以加深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程度,深化對體育運動實踐的認識,運用科學的理論知識去指導體育實踐活動可以最大限度地創新體育教學和學習的方法、手段、內容。在中學體育教學中,不僅要在教學過程中隨堂就地地對學生講解一些體育運動文化和知識,同時還要借助這種機會將健康教育課程中的生理保健等健康知識巧妙地分解和滲透到相應的體育課堂教學中去,讓學生真正獲得健康知識。中學階段是學生體育參與意識和體育運動愛好,乃至健康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是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關鍵時期,如果我們在這一階段不能培養學生主動參與體育的意識,所謂的終身體育也就無從談起。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在體育教學中將健康教育融合進來,利用學生喜歡體育運動的這一特點用體育教學的方法加深學生對體育與健康關系的認識,讓其明白體育運動對健康的重要性,從而形成主動參與體育鍛煉活動,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意識。同時,體育教學方法也要注重多樣化和個性化,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健康教育的內容和特點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多種形式的互助活動,開發學生的潛能和創造性。此外,在創新教學方法的同時,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進行自學、自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
3 中學體育教學中健康教育的滲透方法
3.1 充分利用體育教學資源,在知識銜接處滲透健康教育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壓力,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體育往往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師資配備通常嚴重不足,有效教師一個人就要上七八個班的體育課,為應付考試,教師子啊有限的教學實踐內還是選擇對學生傳授與考試有關的體育技能和知識。這種教學策略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十分不利。因此,從學生身心健康的長遠發展來看,教師要在體育教學中,尤其是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在體育技術教學中巧妙融入健康教育。
例如,在向學生們介紹籃球教學中的三步上籃技術動作時,教師先給學生進行示范,然后利用護腕等工具的使用向學生介紹肢體保護的重要性,從而告訴學生們要在體育運動和生活中注重自身身體的保護。如此一來,學生們在教師有意識的強調下將健康和自我保護意識融入到自己的意識中去,進而養成在生活中保護自身健康的良好習慣。
通過將體育教學中教學資源與健康教育知識銜接起來,可以有效提升健康教育與體育教學的融合,將健康教育巧妙滲透到體育教學中去,使得健康教育對學生產生潤物細無聲的影響,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3.2 利用體育教學中遇到的突發事件滲透健康教育
中學體育教學的最紅目的在于維護和促進學生的健康,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健康知識的教育顯得很有必要,能夠與體育運動教學形成互補,促進中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突發事件牽涉到的健康問題對學生開展健康知識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健康的認識。
例如,我們在體育課教學中,突然出現一位學生因為運動量過大導致局部肌肉以及結締組織發生輕微損傷,出現部分肌纖維痙攣現象。針對這種突發事件,教師可以將其與健康教育中的相關內容進行整合,請學生對這種現象進行分析,讓學生指出這是什么癥狀?有什么表現?要怎樣進行有效處理?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們的探究,搞清楚這種現象屬于延遲性肌肉酸痛,而有效處理的方法包括熱敷、休息、按摩、理療等。
在體育教學中,由于體育的特殊性,難免會發生一些突發性事件,這些由體育運動引發的事件往往與身體健康具有非常密切的聯系,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運用這些事件開展健康教育,將實踐與健康教育中的相關生理健康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探究這些事件的解決方法時獲得健康教育知識的提升。
3.3 注重學生多維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教育目標體系
中學生健康教育與體育教學的目標皆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而學生的身心健康則包含了德、智、美多方面的全面發展進步,教學中只有將這些方面素質和技能的發展融入到教學目標體系中,才能確保學生身心健康得到保障。具體來說,根據目前中學體育與健康教育現狀和學生實際情況我們認為,可以制定如下體育與健康教育目標體系。一是:增強學生體能素質。通過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基本的體育和健康知識與技能;二是: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和愛好,養成自主進行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三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學會交往合作精神;三是: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四是:通過體育與健康教育,培養學生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4 結語
中學生的健康發展是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全面發展的綜合性教學問題。體育與健康教育是促進中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重要教學載體,在當前的中學教學中,體育與健康教育在教學目標上殊途同歸,但是二者在教學實踐中卻被人為分離開,這給學生身心健康教育造成了嚴重的制約。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將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健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學生身心健康,促進中學生全面發展。同時也是提高體育教學和健康教育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戚曉彥.中學體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遼寧教育,2013(17):29-31.
[2] 蔡壽家.探析如何提高體育與健康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課程輔導,2016,10(14):102-103.
[3] 佚名.高舉健康第一旗幟,深化體育課程改革——《體育教學》編輯部體育課程改革動向專訪[J].體育教學,200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