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寧寧
摘 要:依據普通高校體育教育發展目標為導向,以藝術體操項目的特點和高校學生學習現狀為切入點,總結長期在藝術體操教學工作中積累的經驗,發現藝術體操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高校 藝術體操 現狀
中圖分類號:G8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2(b)-0114-02
藝術體操是一項徒手或手持輕器械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的以自然性和韻律性動作為基礎的體育項目[1]。按照不同的目的、任務,可分為大眾性藝術體操和競技性藝術體操[2]。適合高校女大學生的大眾性藝術體操深受女大學生喜愛,同時也是適合開展終身體育的運動項目。
1 普通高校開展藝術體操課存在的問題
1.1 場地問題
正規藝術體操場地與自由體操場地相近似,場地上鋪一層地毯,地毯下面有一層彈性適中的襯墊。藝術體操場地13m×13m,場地四周有寬度至少4米的安全區域。場館的高度至少8m[3]。由于藝術體操項目對場地的大小、尤其是高度要求很嚴格,因此很多學校場地很難達到正規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藝術體操項目在高校的開展。
1.2 學生基礎問題
由于藝術體操是一項很冷門的體育運動項目,因此很多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前對該項目完全不了解,或一知半解,甚至混淆藝術體操項目和體操項目。所以在選課時候,很多學生因為不了解,所以不會選擇藝術體操課程;還有一部分是由于沒有選上其他課程,無奈選擇藝術體操課程;剩余主動選擇該課程的也對該課程不了解甚至有誤解,只有極少數同學在學習之前能準確了解藝術體操項目。與其他高校體育項目不同的是,進入高校后,有藝術體操基礎的學生幾乎為零。
1.3 學生上課時的心理問題
1.3.1 表現欲不強
藝術體操是女子項目,它的項目特點決定了其動作非常優美、女性化。例如藝術體操的波浪動作,就是非常典型的適合女子、表現女性特征的動作。中國的傳統教育使很多女生在學習藝術體操動作時表現的含蓄、羞澀,羞于做出表現女子形態美的動作,給教師的課堂教學帶來其他體育項目不存在的心理問題。
1.3.2 自信心不足
女大學生一般比較敏感,因此她們在做動作時會偷偷觀察周圍的同學,當看到其她同學能夠很好地完成動作時,有的同學會產生自卑心理,因此會以自己學不好、學不會等理由,抗拒學習藝術體操課程,要求轉學其他項目。
1.3.3 合作性不高
藝術體操教學中有集體項目,要求同學之間有動作配合,交換器械或在完成成套時會有主角和配角的角色分配。由于現在高校女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她們自我意識很強,普遍缺乏合作精神,集體意識弱化,并且不愿意甘當綠葉,突出別人,因此藝術體操課堂上的集體項目開展,經常存在配合不協調問題。
1.3.4 創造力不夠,意志力不強
經調查發現,很多學生的初高中體育課不上或者只上隊列、廣播操、跑步等簡單的體育項目。而傳統應試教育培養的學生只習慣于接受教師的教學,而不善于自己編排創新。藝術體操項目是一個重視創新發展的項目,它的動作、選取的音樂都是人編排的,而每個人編排的動作難易程度、音樂的喜好不盡相同,這就決定了每套動作都是獨一無二、不會重復的。因此在藝術體操課堂上,當教師要求學生自主分組編排時,很多學生不會、不愿意自我編排,當遇到困難時消極對待,被動等待教師幫助。
1.4 項目本身的限制
藝術體操成套動作包括身體動作和器械動作,要求在完成身體動作時還要熟練使用器械。所以該項目比其他的體育運動項目難度大,適用人群范圍較小。藝術體操項目專業性很強,容易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
2 針對以上問題的解決辦法
2.1 如何解決場地問題
根據各學校實際情況,可以有選擇性地在藝術體操課堂上開展適合的藝術體操器械課程。例如有室內場館,并且場地足夠大、天棚足夠高的學校可以開展繩、圈、球、棒帶等任何項目;室內場館不夠大的可以開展徒手、球、棒、扇子、紗巾類不需要較大空間的項目;室外場地可以開展徒手、繩、圈、棒、扇子類項目,這些項目器械本身具有一定重量,不容易受風力等自然現象影響。
2.2 如何解決學生基礎問題
首次課堂上先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藝術特長。例如是否學過舞蹈、體育表演類項目,以及是否會樂器。有藝術特長的學生在學習動作和配合音樂節奏方面適應力更強。篩選出沒有任何藝術類基礎的學生,課堂上重點關注,確保每個學生都學會。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每班學生的基礎,隨時調整教學進度、動作難度,做到因材施教。
2.3 如何解決學生上課時的心理問題
2.3.1 利用音樂調節學生心理
柏拉圖認為:“節奏與樂調有最強烈的力量浸潤人的心靈深處”[4]。音樂的節奏、旋律、音色等的不同,會使人們產生不同的情緒:音樂節奏快會使人情緒高漲、興奮;音樂舒緩會使人心態平和、內心平靜;音樂可以很好地帶動人的情緒。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多利用音樂調節學生情緒。課堂教學進行準備活動時,應采用舒緩的音樂,然后配合音樂做一些拉伸動作,預熱肌肉,放松情緒,將學生帶入藝術體操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中可以選取一些節奏歡快、主題陽光的音樂,將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然后再進行較難動作的教學。音樂可以改善學生的畏難心理。
2.3.2 在教學中正確引導學生
藝術體操課堂教學中遇到害羞、自卑的學生時,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多鼓勵、關心、正確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面對非專業的普通大學生,教師要向學生強調動作的優美程度與柔韌性、動作難度沒有必然聯系,簡單動作也能做出美感。讓學生用心體會音樂、理解音樂的主題,并且配合音樂抒發內心感受。用心做出來的動作就是具有美感、能感動人心的動作,技巧只是輔助動作,是為情緒與主題服務的。當學生正確理解了藝術體操動作的內涵,就會感受到只有感動自己、用心演繹的舞蹈動作才能感動別人,而不是一些難度動作、技巧動作的堆砌。正確理解表演內涵的學生做出來的動作一定是感人的、優美的。學生的理解力是由教師引導的,而這是不受學生基礎限制、可以很快學會的,正確理解成套動作表現內涵的學生就會做出自信優美的動作。
2.3.3 課堂教學中多采用集體配合形式
藝術體操分為個人項目、集體項目。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學會了部分藝術體操基礎動作后,讓學生自由分組,教師限定每組人數為4~6人,然后講授一些藝術體操集體項目的配合動作、配合要求、編排。教師利用已經學會的動作,加上小編排,通過集體配合,表現出新的造型,提高學生興趣。當學生與關系較為熟悉的同學一起合作、對集體編排產生興趣后,再引導學生根據已經學會的動作進行圖形、隊形、造型的改編,強調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自己創新的動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力、合作精神。
2.3.4 簡化項目難度
藝術體操項目專業性較強,對柔韌性、協調性要求較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基礎簡化項目難度,多編排一些簡單的、對柔韌性要求不高、器械使用不復雜,但是很優美的動作。同時多利用集體配合的編排技巧,根據學生基礎,給每個人量身定做適合其本人的動作,多做一些造型新穎、具有美感的配合動作。教師在動作編排上多用心,做到簡化動作難度,復雜動作配合、復雜動作造型。
在多年高校藝術體操教學過程中發現課堂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希望通過學校和廣大藝術體操教師的共同努力,提高高校藝術體操項目的教學質量,為學生的終身體育目標服務。
參考文獻
[1] 沈麗英.高校藝術體操課“分層”教學法的理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9):182-183.
[2] 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大眾藝術體操[M].2版.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3] 藝術體操的場地是什么材料、規格.還有為什么器械不能是金銀銅色?[EB/OL].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69584312.html.
[4] 關寶,趙婕男.論音樂對學生的心理調節[J].音樂教育, 2014(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