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慶元
摘 要:目前我國高校乒乓球課選修人數多,但是傳統“傳授—接受式”教學方法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乒乓球技術普遍較差。本研究通過把合作學習模式教學思想引入高校乒乓球教學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掌握一技之長,這對推動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合作學習模式 高校乒乓球課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8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2(c)-0139-02
乒乓球課是我國高等院校體育教學課程之一,深受廣大學生喜愛。筆者從事高校乒乓球教學工作20多年發現和過去乒乓球教學課相比,目前我國高校乒乓球課選修人數多,但是傳統“傳授—接受式”教學方法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乒乓球技術普遍較差。高校體育教學目標、體育教學模式過于單一,過度強調掌握體育技能完成考核要求,忽略了體育的本質功能即增強體質,對于學生興趣、社會適應能力、團隊精神的培養。因此,高校體育工作改革迫在眉睫。合作學習模式教學思想來源于歐美學校,師生之間通過討論、學習、反饋等形式,對學習內容進行根深層次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這種學習模式特點是通過團隊合作學習、在線小組或自主學習,自己評價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受時間及地點的約束,把握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學習進展。本研究通過把合作學習模式教學思想引入高校乒乓球教學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掌握一技之長,這對推動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培養高水平、高素質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以內蒙古科技大學兩個乒乓球選修課基礎班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班和對照班,每班學生40人。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法。筆者通過查閱和檢索與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有關的文獻進行整理和分類,為本研究提供思路和理論支持。(2)實驗法。實驗時間為2016年9月至12月,共18 周,每周2學時,共36個學時。對教學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對實驗班采用采用合作學習模式。(3)問卷調查法。本文自行設計了《大學生體育課自主學習能力問卷》和《大學生體育課人際交往能力問卷》2份問卷,教學實驗后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送問卷160份,回收問卷160份,有效問卷151份,有效率94%。(4)數理統計法。本研究的2份問卷數據和兩個班學期末的乒乓球考核成績在SPSS 18.0應用軟件上進行統計學處理。
2 實驗結果與分析
2.1 實驗后乒乓球考核成績結果
實驗后對2個班在乒乓球正手發球、正手接發球、反手推擋球、反手搓球4個考核項目進行測試(滿分為10分)。正手發球成績實驗班全班平均成績8.05分,對照班全班平均成績6.21分;正手接發球實驗班全班平均成績7.88分,對照班全班平均成績6.21分;反手推擋球成績實驗班全班平均成績8.27分,對照班全班平均成績7.15分;反手搓球全班平均成績7.48分,對照班全班平均成績4.45分。筆者對2個班的考核成績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后得知:2個班在4項乒乓球考核成績上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5)。合作學習模式比“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效果好。
歸其原因如下:第一,“教師”角色的轉變。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角色是傳遞知識的權威,乒乓球教學中以教師的講解結合示范來講述教學內容,缺少自身特色,由于授課時間較短,學生很難掌握一技之長,發展成為自身興趣形成終身體育,使學生對乒乓球技術不能深層次地理解。在合作學習模式中,在課前教師提供相關的資料和幾種“學習方案”,學生結合自己的自身情況選擇相應的“學習方案”,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建構知識的忠實支持者。第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完全主導教學方式,學生是被動接受知識,缺少主動性。在合作學習模式中,學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
2.2 實驗后自主學習能力測試結果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推動力量,是一個人研究、獲得認識傾向于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實驗后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問卷測試,試卷共20題滿分為40分。實驗組全班平均分36.48分,對照組全班平均分為30.03分。筆者對兩個班的自主學習能力問卷得分進行兩個獨立樣本t檢驗后得知:2個班在“學習興趣”問卷得分上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5)。合作學習模式比“傳統”教學模式更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分析其原因:在“傳統”教學模式中,以學生獨立個體為單位,掌握乒乓球的技術為教學目標,忽視了學生能力和個性的培養,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和枯燥。在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啟發學生的首創精神、主動性、積極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挖掘學生潛力,培養其形成終身體育的習慣,充分發揮學生學習體育的主觀能動性,最終使學生科學、有效地掌握乒乓球技術動作。
2.3 實驗后兩個班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測試結果
人際交往能力是指妥善處理組織內外關系的能力。包括與周圍環境建立廣泛聯系和對外界信息的吸收、轉化能力,以及正確處理不同人機關系的能力。實驗后對兩個班的“人際交往能力”進行問卷測試,試卷共20題滿分100分。實驗組全班平均分86.10分,對照組全班平均分為80.10分。筆者對兩個班的“人際交往能力”問卷得分進行兩個獨立樣本t檢驗后得知: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學習“人際交往能力”問卷得分上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5)。合作學習模式比“傳統”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更有效。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為了個人成績進行單獨練習,師生、學生之間缺少語言溝通和情感交流。合作學習模式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它克服了“傳統”教學模式缺少的互動環節。每一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和接觸更為頻繁,他們為了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相互幫助和鼓勵,這樣每個成員都有了集體歸屬感。筆者通過教學觀察發現:小組每名成員認真觀察和分析同伴的動作,都有責任感從團隊利益出發提出合理的建議,這就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交往過程,成績好的同學會主動幫助成績差一些的同學,從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3 結論
第一,合作學習模式突破了傳統體育教學中教師的中心地位和權威思想的束縛,教師在師生互動中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反饋信息,不斷地調整教學策略。學生在互相學習中培養了創新精神。但是,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還處于摸索階段,在高校開展以體育課程時,要充分考慮學校的師資隊伍、學生基礎等因素,這需要學校在人力、物力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
第二,實驗后對實驗班與對照班在乒乓球正手發球、正手接發球、反手推擋球、反手搓球4個考核項目進行測試,合作學習模式比“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效果好,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但是本文的教學實驗內容、實驗指標在設計中還不夠簡潔,有些實驗結果還有待于進一步論證,需要廣大體育工作者進行完善、修改。
第三,合作學習模式是“傳統”教學模式一個很好的補充,它符合當代高校育人的宗旨和乒乓球運動的團隊精神,對高校乒乓球課的改革有促進作用。不僅可以在高校進行,可以推廣到中小學體育課程中,如何開展和實施需要體育教師做大量的基礎調查和研究性的工作進行驗證。
參考文獻
[1] 華軍.合作教學法在高校網球選修課教學中的研究探析[J].福建體育科技,2013(2):61-64.
[2] 劉勇.高校網球選修課合作-競爭學習教學模式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12):99-101.
[3] 陳佳.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
[4] 王佳.“合作學習法”在普通高校網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