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俊亨
摘 要:組織后衛是串聯籃球比賽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從中可以窺見出組織后衛在現代籃球比賽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研究主要圍繞里約奧運會中國男籃與比賽對手組織后衛身體形態、得分、無球移動、造犯規、助攻、爭搶籃板球以及失誤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旨在對當前中國男籃組織后衛在進攻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與梳理,為中國男籃整體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些參考建議和依據。
關鍵詞:里約奧運會 組織后衛 進攻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2(b)-0224-02
NBA著名教練銀狐戴爾·哈里斯,籃壇名將楊伯鏞以及前國家隊主教練尤納斯·卡斯勞斯卡斯都曾在不同場合指出,中國男籃與世界強隊最大的差距就是在后衛。后衛,特別是組織后衛,是一個球隊的核心和靈魂,其地位十分重要,有鑒于此,本文就把中國男籃組織后衛的組織進攻能力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比較分析里約奧運會上中國男籃和同組五支球隊組織后衛的進攻能力,以期找出中國男籃在組織后衛進攻能力上存在的問題,為中國男籃組織后衛今后的訓練和比賽提供參考。
1 研究方法
1.1 文獻資料法
以中國男籃等為關鍵詞,查閱相關研究成果20余篇,為本研究的順利進行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1.2 錄像觀察法
對本屆奧運會中國男籃與美國隊、法國隊、委內瑞拉隊、澳大利亞、塞爾維亞五場比賽進行反復觀看。
1.3 數理統計法
將本研究所采集和統計的相關指標輸入Microsoft Excel軟件對相關研究指標進行統計,得出相應的數據結果。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里約奧運會中國男籃與比賽對手組織后衛身體形態及年齡的對比分析
中國隊的趙繼偉和郭艾倫的年齡和身高分別為21歲、23歲和185cm、193cm,同時,兩人的體重和克萊托指數分別為80kg、85kg和432.43、440.41。美國隊的凱里·歐文和德馬爾·德羅贊的年齡和身高分別為24歲、27歲和191cm、201cm,同時,兩人的體重和克萊托指數分別為87kg、99kg和455.50和492.54。總的來說,中國男籃與比賽對手組織后衛在平均年齡方面,中國隊后衛的平均是上述六支球隊中最年輕的。同時,上述六支球隊后衛的平均體重比較接近,沒有顯著性差異。其中,克萊托指數維持在455.0~465.0之間是一個比較理想值。
2.2 里約奧運會中國男籃與比賽對手組織后衛得分能力的對比分析
2.2.1 投籃得分的對比分析
在本屆奧運會的男籃比賽中,中國男籃共參加了五場比賽,全隊總得分為318分,全隊場均得分63.6分,其中組織后衛總得分為29.5分,組織后衛場均得分為5.9分,占全隊得分的9.3%。反觀,比賽對手全隊總得分為466分,全隊場均得分93.2分,其中組織后衛總得分為81分,組織后衛場均得分為16.2分,占全隊得分的20.0%。可見,中國男籃與比賽對手組織后衛在得分能力上存在不小差距。
2.2.2 投籃方式的對比分析
中國男籃組織后衛在本次奧運會的五場比賽中,采用原地跳投和接球急停跳投的次數分別為12次和5次,同時,采用運球急停跳投和貼身投籃次數分別為4次和1次。反觀,比賽對手組織后衛投籃方式,采用原地跳投和接球急停跳投的次數分別為12次和9次,同時,采用運球急停跳投和貼身投籃次數分別為10次和4次。此外,采用扣籃和補籃的次數分別為2次和1次。可見,比賽對手投籃方式及運動戰投籃能力要好于中國男籃。
2.3 里約奧運會中國男籃與比賽對手組織后衛無球移動的對比分析
中國男籃組織后衛向球移動和向籃移動來展開進攻次數分別為24次和7次,同時,向空去移動和向同伴移動展開進攻的次數分別為35次和19次。此外,比賽對手組織后衛向球移動和向籃移動來展開進攻次數分別為33次和14次,同時,向空去移動和向同伴移動展開進攻的次數分別為46次和34次,可見,比賽對手組織后衛在無球移動,身體對抗能力以及策應和掩護能力方面明顯好于中國男籃。
2.4 里約奧運會中國男籃與比賽對手組織后衛造犯規能力的對比分析
中國男籃組織后衛在運/傳球、持球、突破以及站位犯規的次數分別為3次、2次、2次和1次,與此同時,在投籃、搶籃板球和戰術配合方面犯規次數分別為3次、1次和2次。反觀,比賽對手組織后衛在運/傳球、持球、突破以及站位犯規的次數分別為4次、1次、5次和0次,與此同時,在投籃、搶籃板球和戰術配合方面犯規次數分別為5次、3次和2次。
除了在運球和傳球以及站位方面的造犯規情況外,整體上比賽對手組織后衛造犯規的能力要強于中國男籃,尤其在持球和運球突破、投籃及搶籃板球方面,從中可以折射出中國男籃組織后衛在突破、投籃及沖搶前場籃板球等方面與世界優秀組織后衛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
2.5 里約奧運會中國男籃與比賽對手組織后衛助攻能力的對比分析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P﹥0.05,表明中國男籃與比賽對手組織后衛在助攻能力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在本屆奧運會比賽中,中國隊趙繼偉和郭艾倫展示了不錯的助攻能力,此外,法國隊的托尼·帕克以及澳大利亞隊的馬修·德拉維多瓦都展現了出色的助攻能力。可見,出色的助攻不僅提升了比賽的觀賞性而且對于提升全隊士氣也大有益處。
2.6 里約奧運會中國男籃與比賽對手組織后衛籃板球能力的對比分析
通過觀看本次奧運會中國男籃參加的五場比賽的實況錄像來看,中國隊前場籃板球主要由內線的易建聯搶獲。比賽對手通常會利用大前鋒和中鋒高大隊員利用戰術配合用身體擋住比賽對手內線隊員,為組織后衛沖搶籃板創造機會。
2.7 里約奧運會中國男籃與比賽對手組織后衛失誤情況的對比分析
中國隊在傳球失誤和運球失誤的次數分別為9次和6次,同時,違例失誤和進攻犯規失誤的次數分別為1次和4次。反觀,比賽對手在傳球失誤和運球失誤的次數分別為6次和4次,同時,違例失誤和進攻犯規失誤的次數分別為1次和0次。通過比賽實況錄像來看,造成中國男籃組織后衛失誤偏多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對手壓迫式防守下,出現處理球時機不合理,進而導致傳球失誤。
3 結語
中國男籃組織后衛的平均年齡最為年輕,在體重方面,中國男籃后衛的平均體重與比賽對手之間無顯著性差異。中國男籃后衛在總投籃數、兩分球和三分球的出手次數、投中數及命中率方面與比賽對手都存在顯著性差異。此外,在助攻能力方面,中國隊與比賽對手沒有顯著性差異,但場均爭搶前場籃板球以及場均失誤控制方面還不如后者。
參考文獻
[1] 王蓋天.2013—2014年度CBA總決賽后衛外援進攻特征分析[J].科技資訊,2015(9):242-243.
[2] 唐士敏,郭克軍.CBA和NBA后衛差異性的時空觀思考[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1,31(2):80-83.
[3] 張君孝,張靈燕.NBA得分后衛身體素質及技術能力組合特征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2015,36(4):17-20.
[4] 崔黎,張洪雨.NBA職業聯賽優秀后衛投籃方式選擇的研究[J].電大理工,2015(4):79-80.
[5] 吳惠宇,彭燕群.第27屆亞錦賽中國男籃與前四強后衛攻防能力的比較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5(8):25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