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殿利
摘 要:本次調查以大慶市五所幼兒園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從基礎設施、師資力量、家長的動機等方面進行了調研。充分掌握了學習者的目的以及在訓練過程中的不足,為學校今后的教學工作提供借鑒。并在訓練指導、教學系統建設、學生能力培養等方面提出了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 跆拳道 開展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2(b)-0230-02
隨著跆拳道運動的發展,可以促進孩子的身體健康,保證正常的生長發育,而且對意志品質鍛煉等方面也有促進作用。目前,已有大慶市部分幼兒園開展了跆拳道運動,相關資料顯示,4~6歲幼兒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高峰期,腦部結構也已發育成熟,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和運動能力,進行體育活動可有效地促進體質的增強,鍛煉幼兒的自主自控能力,對兒童身體的生長發育、智力的開發具有明顯的效果。本文對大慶市內開展跆拳道運動的五所幼兒園進行調查。根據五所幼兒園的教學現狀、教學模式、教學設施和教練水平等問題進行統計分析,為提高我市幼兒園跆拳道教學水平,更新教學模式和今后跆拳道運動在幼兒園開展提供理論依據。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以希望幼兒園、金色童年幼兒園、金色搖籃幼兒園、龍鳳區機關幼兒園、八百晌第一幼兒園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訪問調查法、實地考察法、數理統計法。
2 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幼兒園跆拳道基本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2.1.1 對幼兒園跆拳道訓練硬件設施的調查
跆拳道訓練時,要求練習者赤腳或穿專用跆拳道鞋練習。因此,對于訓練場地有嚴格的要求。表面不可有任何障礙物、突出物,底層需鋪設具有一定厚度和彈性的墊子。從調查中發現,五所幼兒園基本上具備了跆拳道練習的要求,其中希望幼兒園、金色童年幼兒園以及八百晌第一幼兒園都是采用墊子作為場地,每個園有四塊墊子,但是墊子厚度和大小不符合跆拳道練習的要求。金色搖籃幼兒園和龍鳳機關幼兒園則是采用地板作為場地。調查發現五所幼兒園總體的場地面積都達不到12×12m的要求。各幼兒園都沒有專用的跆拳道訓練場地,大部分利用活動教室作為訓練場地。由于場地較小,場地設置不完善,幼兒練習者過多,從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跆拳道練習的效果,給教練的教學造成了難度。但是由于幼兒練習者屬于初級跆拳道練習者,對于護具和腳靶的要求不是很高。
2.1.2 對幼兒園跆拳道教師的調查
調查發現,五所幼兒園的跆拳道教練都是體育學院的在校生,經過專業訓練,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對于跆拳道的技術動作,理論基礎都有相對較高的水平,專業的教師隊伍是幼兒園開展跆拳道運動的有力保障,也是五所調查幼兒園中跆拳道教練都為體育學院學生的重要的原因。
2.1.3 對幼兒園參加跆拳道訓練學生的調查
對五所幼兒園學生參與跆拳道運動情況的調查相對復雜,其中對于對學生與跆拳道的練習人數進行調查中可以看出參加跆拳道的孩子不是很多。從調查中看出,參加練習跆拳道的學生并不是很多,練習跆拳道的幼兒占幼兒園總人數的20%~28%,一方面原因是因為家長對跆拳道并不是很了解,認為孩子現在的年齡并不適合,沒有自我保護的能力,有一定的危險性。另一方面原因是家長缺乏讓孩子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希望孩子參加一些非體育類的課程,沒有讓孩子從小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
2.1.4 對幼兒園參加跆拳道訓練學生動機的調查
對于家長讓孩子練習跆拳道的動機情況調查顯示,大多數家長希望通過跆拳道運動讓孩子在強身健體的同時能不斷地提高心理素質。調查發現有72%的家長是希望通過跆拳道練習使孩子的身體素質得到加強,增強孩子的協調性和柔韌性。通過跆拳道練習使孩子的心肺功能得到加強,增強抵抗力。有21%的家長是希望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而參加練習的,希望通過跆拳道練習,培養孩子勇敢、堅強、克服內心障礙的能力,在練習過程中給孩子們在一起溝通的渠道,培養孩子團結、互助的思想。有4%的家長希望通過練習跆拳道來增強孩子禮儀方面的修養。
2.2 對幼兒園跆拳道運動的開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調查顯示,90%的幼兒園認為開設跆拳道課對幼兒的體質發展很重要,他們認為4~6歲幼兒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高峰期,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和運動能力,進行體育活動可有效地促進體質的增強,鍛煉幼兒的自主自控能力,對兒童身體的生長發育、智力的開發具有明顯的效果。五所幼兒園中只有希望幼兒園和金色搖籃幼兒園是由本園開設的跆拳道課程,并且有專門的教練進行教學,其他三所幼兒園均為合作開設跆拳道課程,聘請教練進行組織安排課程教學。開設跆拳道課程性質與幼兒園課程安排數量有關,由于希望幼兒園與金色搖籃幼兒園練習跆拳道的幼兒較多,安排的跆拳道課程較多,幼兒園認為有必要由本園開設跆拳道課程。而其他三所幼兒園由于練習人數較少,每周課數為1~2節,合作開設跆拳道課程有利于減少幼兒園負擔。五所幼兒園跆拳道課程的收費標準基本合理。
2.3 對五所幼兒園跆拳道運動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查分析
目前,五所幼兒園都主要是以興趣培養為主要內容。調查結果顯示,幼兒園的跆拳道教學都是以品勢、禮儀、技術為主。其次是身體的協調能力和少量的身體素質練習。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還有教練的水平,大多數只教授八章中的1~4章的內容。由于幼兒練習者身體發育還未完善,相關針對性的協調能力練習和身體素質練習較少,還有幼兒練習者在年齡上有一定差異,身體發育、理解問題的能力、身體協調性也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的安排選擇一些有利于幼兒身體發展的訓練內容,制定詳細的、并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使每個幼兒練習者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有較大的提高。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大慶市幼兒園的跆拳道教學場館設施還不完善。幼兒年齡、幼兒園的教學理念、家長的觀念是制約參加跆拳道練習的主要問題。師資隊伍雖都是具備專業知識的學生,但沒有教學經驗和幼兒心理或幼兒教學方面的教學經歷,而且在教學內容設計上沒有系統、科學、詳細的訓練計劃。教學內容更新慢,不能調動學習者的熱情,課堂氣氛不活躍,從而降低了練習者的學習效率。
3.2 建議
首先,進一步改善跆拳道教學設施,為跆拳道學員提供規范的訓練場地,提高訓練效果,滿足學生的需求,避免不必要的受傷情況發生。讓學員能夠適應跆拳道的規范場地,發揮場地的特點,使教練在日常訓練中得心應手。其次,跆拳道練習者的水平和教練員的教學水平有著直接的關系。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特點,才能選擇教育的方法和措施。要全面了解學生的興趣,對不同的學生,要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使他們能得到全面的提高。最后,教練的教學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教練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態度,都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所以,教練在教學過程中應多講多練、做示范動作,進行輔導。根據不同年齡、不同身體條件、不同的理解能力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因此,加強幼兒園跆拳道運動文化的建設,豐富跆拳道運動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設施,提高孩子對跆拳道運動的熱情,循序漸進,保證孩子們能得到優質的服務與指導的同時達到對少兒體適能的提高。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跆拳道教育工作,完善跆拳道教學結構,以實用性教學為主,兼顧學術性、高難度的動作。
參考文獻
[1] 吳曉敏.結合幼兒身心特點合理開展活動[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5(8):91-92.
[2] 李新煜.淺析跆拳道的禮儀與精神[J].科技展望, 2015(13):113-114.
[3] 王維.論跆拳道學習在少兒身心發展中的作用[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5(5):150-151.
[4] 游錫劍.淺談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性[J].才智, 2014(25):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