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超 黃興裕 張緣
摘 要:慢性疾病是當前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發生于老年人,有年輕化趨勢,全球因慢性病死亡的患者在逐年上漲,如何降低慢性病患者的發病率與死亡率是當前醫學界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文選用合理體育鍛煉作為降低慢性病患者發病率和提高慢性病患者生活質量的手段,首先簡單介紹了慢性病患者參與體育鍛煉的原則,然后分析慢性病的發病原因,最后闡述合理體育鍛煉對慢性病患者生活質量與疾病發生率的影響,以期為降低慢性病發病率與死亡率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體育鍛煉 慢性病 生活質量 疾病發生率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1(c)-0008-02
1 慢性病患者參與體育鍛煉原則
慢性病,也叫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它是一類發病隱匿,病因復雜,沒有確切傳染性生物病源,病程周期長,病情遷延不愈的疾病的總稱。目前,較為常見的慢性病有骨關節病、高血壓、慢性胃腸炎、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病、膽囊炎、慢性支氣管炎、脂肪肝、消化性潰瘍等。近年來,全球慢性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據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14年全球非傳染性疾病現狀報告》指出,2012年,全球共有3800萬人死于慢性疾病,而在3800萬人中有42%的慢性病患者是可以避免過早死亡的。我國慢性病的發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僅2015年,死于慢性病人數占全國總死亡人數的86.6%,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因此,采取一些措施來降低或避免慢性病發生率和死亡率是當前醫學界的重要課題。
體育鍛煉是降低或避免慢性病發生率和死亡率既經濟又效果好的一種方式,但慢性病患者在參與體育鍛煉時要遵循一些原則,具體如下:
(1)參加體育鍛煉前,要進行身體檢查,了解慢性病患者的身體狀況,尤其是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方面的狀況。
(2)在了解患者身體狀況和咨詢醫生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制定體育鍛煉計劃。
(3)遵循循序漸進原則,運動量由小到大、動作由易到難,在身體適應運動的情況下,根據自身病情,適當做一些有針對的鍛煉,以提高身體機能,起到緩解疾病的作用,避免突然加大運動量的現象發生。
(4)體育鍛煉要持之以恒,逐漸積累,才能達到治療慢性病的目的。
(5)慢性病患者在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要隨時到醫院檢查,隨時了解疾病征象變化,如果發生不良反應,及時就診,并調整鍛煉計劃。
2 慢性病發生原因
2.1 年齡
慢性病發生群體主要集中在老年群體,雖然近幾年由于人們生活壓力加大和生活不規律的原因,有年輕化趨勢,但總的來說,慢性病患者還是以老年人居多。這主要是因為人的身體機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然衰退,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關節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發生率會逐漸提高。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年長群體慢性病的發生概率要比年輕群體大,這已是國際上被廣泛接受的結果。
2.2 肥胖度
向祖兵等在《北京市居民睡眠、休閑久坐、體育鍛煉時間投入與慢性疾病關系研究》一文中指出,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相較于體質正常的人群來說中,偏瘦的人群慢性病發生率較正常體質人群提高51%,偏胖人群慢性病發生率較正常體質人群提高48%,肥胖人群慢性病發生率較正常體質人群提高71%。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過度肥胖將會大大提高慢性疾病的發生率。值得注意的是,偏瘦人群發生慢性疾病的概率也很高,這與我們普遍認為的瘦人不易得慢性病的想法相違背。因此,在預防慢性疾病發生時,注意體質肥胖的同時,還應注意體質不應過瘦。
2.3 生活習慣
慢性病發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良的生活習慣。這里指的生活習慣包括飲食習慣、作息習慣、運動習慣、吸煙、飲酒等。長期飲食不規律容易造成腸胃疾病的發生,經常晚睡的人容易患有心血管疾病,長期吸煙、喝酒會增加心肺負擔,經常久坐的人容易患有頸肩疾病,進而引發心血疾病等。
3 合理體育鍛煉對慢性病患者生活質量與發病率的影響
3.1 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很多慢性病患者在得知自己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時,都表現出了睡眠不佳、性功能減弱、食欲不振、心情抑郁、工作能力下降等癥狀,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影響。而出現這些癥狀的原因與患者的心理變化和藥物控制有關。通過合理的體育鍛煉則可以緩解這些癥狀的發生。合理的體育鍛煉,可以放松慢性病患者的神經,使其轉移注意力,在體育鍛煉中得到樂趣,體會到生活的美好,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胡葵花在《體育鍛煉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一文中指出,合理的體育鍛煉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身體功能、進食功能、神經緊張度、正負情緒、認知功能、學習與工作、業余娛樂質量等都有顯著的正影響。可見,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3.2 對發病率的影響
很多慢性病患者都是要通過藥物來維持身體狀況的平衡的,如糖尿病患者就需要經常注射胰島素或服用胰島素藥物來維持身體內血糖和尿糖的平衡與穩定。但是,因為慢性病患者因為長期患病,其自身的內臟器官功能都呈現出了衰退的狀態,人體內分泌也呈現失調的事實,這都會對患者吸收藥物帶來影響,使得所服用的藥物很難得到最大的吸收效果。但是,通過合理的體育鍛煉,則可以逐步使身體內的器官恢復功能,促使身體內各個器官的功能得到提高,這對于慢性病患者的藥物吸收是有利的,使其所服用的藥物發揮其最大功效。在身體機能方面,合理的體育鍛煉,可以促使慢性病患者病癥的減輕,尤其是慢跑這種全身類有氧運動,它可以使身體的每一個器官與組織都得到鍛煉,使患者的肌肉更結實,關節靈活度更高,心肺功能加強,逐步使慢性病患者的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的功能都得到提高,體內新陳代謝系統得到平衡,進而達到緩解慢性病患者病癥的目的。所以說,合理的體育鍛煉既可以促進慢性病患者對藥物的吸收,使藥物發揮最大功效,又可以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身體機能,使患者身體各器官和系統達到平衡,緩解慢性病患者的癥狀,進而達到降低慢性病患者發病率的目的。
4 結語
總之,慢性病的發生與人類的年齡、肥胖度、生活習慣密切相關。通過合理的體育鍛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慢性病的發病率,也可以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是,慢性病患者的體育鍛煉要科學合理,要在經過醫學身體檢查結果和醫囑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制定體育鍛煉計劃,且要持之以恒,切記盲目大量運動,以免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影響慢性病患者的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 向祖兵,王凱珍,李驍天.北京市居民睡眠、休閑久坐、體育鍛煉時間投入與慢性疾病關系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6,33(5):604-611.
[2] 陳雅萍,俞敏,韓曉軍,等.浙江省成年居民體育鍛煉現狀及體力活動與慢性病的關系[J].浙江預防醫學,2006,18(8):17-18.
[3] 李為群,張晴晴,蔣玲玲,等.長春朝陽區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影響[J].中國公共衛生,2014,30(6):735-739.
[4] 胡葵花.體育鍛煉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3,19(6):5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