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常春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訪談、觀察等研究方法。通過對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游泳選修課200名學生上課期間的實地跟蹤,發現在游泳教學中影響初學者學習過程的因素主要有身體素質、心理因素、客觀條件、教師和教學方法四大方面。建議在游泳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適量加入提高學生專項身體素質的練習內容;增加“水感”練習比例,加強交流與溝通,著重培養學生興趣;不斷改善游泳場館硬件設施,配備專業的管理人員、救生人員;教師應加強自身學習,提高理論知識和技能,使教學多樣化并能夠因材施教,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關鍵詞:游泳 影響因素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1(b)-0099-03
游泳是人類憑借自身動作,使身體在水中游動的一項有意識的技能活動。它包括競技游泳和實用游泳。游泳運動的健身功能較為顯著,可強身健體、塑身美體,也可提高人體的心肺功能、促進全身血液的循環、改善心血管系統功能,發展肌肉力量、身體柔韌性、增強耐寒能力,不斷提高人體免疫力。游泳不僅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同時也是一種求生技能。所以,游泳運動越來越多的受到各類人群的喜愛。
在游泳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努力鉆研各種泳姿的技術動作和教學方法,還要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項影響因素。才能夠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幫助學生克服遇到的各類困難,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訪談、觀察等研究方法,對游泳課選修課200名學生進行調查研究。
在正式展開教學活動之前,對200名選修游泳課的學生進行了有無游泳經歷、對各種泳姿了解和掌握情況、對于游泳運動的喜好程度等基本情況作了相關調查。調查數據見表1、表2、表3。
從表1可以看出,在200名學生當中,137人之前從未有過游泳的經歷,占選課人數的69%,屬于零基礎;50名學生曾經偶爾有過游泳的經歷,但只是屬于嬉水,并沒有進行過任何泳姿的專門學習,也基本屬于零基礎;只有13名學生經常參與游泳,其中也有參加過游泳學習班的。
從表2可以看出,200名學生當中,只有13人能夠完成蛙泳泳姿,通過實地跟蹤觀察13名學生的泳姿也不夠標準,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不準確的技術動作,而自由泳4人、仰泳2人、蝶泳1人也都包括在13人的總人數中。所以,93.5%的學生屬于零基礎的現實給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教師的教學過程都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從表3可以看出,只有21%的學生喜歡游泳運動,近80%的學生喜好程度為一般甚至不喜歡。而通過訪談與調查,發現這部分學生大多沒有游泳經歷,所以不太了解該門課程的難易程度而缺乏信心,或是缺少涉水經歷而存有恐懼心理。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高校游泳課教學中影響初學者學習過程的因素,主要存在身體素質、心理因素、客觀條件、教師和教學方法4個大的方面。
2.1 身體素質
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參與和學習各類體育運動的基礎。大學階段的學生身體形態和各項身體素質已基本定型,身體素質方面很難在短時間內有顯著提高。肌肉力量、耐力、柔韌性,身體協調性等方面的身體素質,是直接影響學習游泳的重要因素。學生自身免疫力差,皮膚過于敏感。學生不能夠很快適應泳池環境,在游泳后產生皮膚瘙癢、紅腫、眼睛充血等過敏反應。
2.2 心理方面
(1)意志品質的影響。學生意志品質方面較差。怕苦、怕累、怕冷等現象普遍,稍遇困難就要退宿,不敢于迎難而上,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足夠的自信心。
(2)恐懼心理的影響。北方對比南方少河流和湖泊,學生從小到大很少有機會在水中嘻嘻玩耍,城市里游泳場館數量有限,所以身體對于水的感知能力較差。在游泳教學過程中,學生怕水的心理比較普遍,這種現象在女同學當中更為突出。尤其在上課過程中偶爾“喝水、嗆水”后,恐懼心理就會變得更加嚴重。
(3)害羞心理影響。大學階段的學生身體發育已經基本完成。在穿著泳衣上課的過程中,無論男生、女生的生理特征都較為凸顯。尤其是身材肥胖或是瘦弱,體毛濃密的學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不好意思的害羞心理,甚至最終選擇放棄學習游泳。
2.3 客觀條件
(1)室內游泳館的整體環境影響。規范的游泳池和良好的教學環境是學習游泳的基本保障。場館內沒有通風設備,館內空氣不能夠良好的進行循環,會讓學生在學習游泳的過程中,感到缺氧、胸悶。如果游泳池的面積過小,池內人員又較多時,游泳者會感到比較壓抑,動作無法施展。館內采光不好,泳池內沒有過濾設備或是過濾設備的過濾效果不好時,都可使池內水質比較渾濁,能見度小,影響學生視線,不能清晰辨認水中的情況。
(2)泳池內水溫的影響。過低或過高的水溫都會使上課學生在生理方面產生不適應。水溫太低會使人體的熱量迅速流失,容易產生肌肉的僵硬,甚至肌肉痙攣;水溫太高會使人感到胸悶、心慌,導致呼吸不暢通,比較容易產生疲勞感,這兩種情況在水里都是比較危險的。
(3)游泳場館硬件條件的影響。比如館內是否配有足夠的救生圈、分道線、深水標志等救生器材和必備設施;按照場館的大小,是否配有足額的專業救生人員。以上這些如果配備齊全,就會給游泳者,尤其是初學者以更多的安全感和信心,可以消除一定的恐懼感。
2.4 教師和教學方法
(1)學校游泳項目的授課教師,很少是游泳專項教師,多為體育類其他項目的教師,本身也屬于游泳愛好者。所以,缺乏游泳方面專業的理論知識和非常專業的動作技能。缺乏足夠的教學經驗,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變化,也難以及時進行方式、方法上的調整。
(2)教學方法單一、模式化。對于游泳的初學者而言,迅速培養其興趣尤為重要。如果這時教學計劃不夠科學、合理;內容枯燥、乏味;練習方法單一、無趣,很快就會使學生產生心理疲勞,而逐漸失去興趣,甚至失去繼續學習的信心。
3 建議
以上是對游泳選修課學生實地跟蹤所總結的幾大方面影響因素,可能不夠成熟和全面,僅供游泳教師和學習者參考、借鑒。針對各項影響因素,相應的解決方案如下:
(1)身體素質是體育教學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游泳場館的實際情況,加入適量提高身體素質的練習。比如身體各肌群的小力量練習、柔韌性練習、協調性練習等,逐漸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身體素質,使學生更快、更好地學會該項技能,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盡快培養起學生對游泳項目的興趣。平時或上課過程中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培養師生感情,提高信任感,以便能夠掌握學生基本情況。給予足夠的游泳理論方面指導和心理上的安慰,幫助學生克服恐懼和害羞心理;同時,加強“水感”方面的練習,在水中憋氣、行走、漂浮等,使身體盡快適應水中的各種行動。
(3)游泳場館的整體狀況,是開設和開好游泳課的物質基礎。如果學校有條件開設游泳課,那就應該在這些方面加大投入。配備專業的管理人員和救生人員,加強日常管理、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不斷改善游泳場館的整體環境。給游泳參與者創造一個安全、舒適、舒心的游泳環境,最大程度降低因硬件設施對教學和經營的影響,杜絕在日常或教學過程中發生意外情況。
(4)上課教師應不斷加強游泳理論和技能方面的學習,掌握足夠的急救知識和技能,能夠妥善處理緊急情況。教師應努力鉆研游泳的教學方法,進行多樣化教學。學會和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及時發現問題并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改變思路和方法,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順利開展游泳課和開好游泳課是一項科學而繁雜的工作,需要學校各部門緊密配合、齊抓共管;切實加強日常管理,不斷改善教學條件;教師要從自身做起,鉆研教學方法的同時,了解影響游泳教學的各項因素,不斷總結和積累經驗,提高每節課的學習效率,使學生在鍛煉身體、磨練意志的同時,真正學會和學好游泳技術,掌握求生技能。
參考文獻
[1] 曹承志,張宏海.初學游泳教學新探索[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1995(3):101-102.
[2] 馬士烈,王勇.對業余游泳愛好者易犯錯誤的分析與糾正[J].金田,2012(1):345.
[3] 龍明.三種游泳教學法教學效果的檢測與分析[J].體育學刊,2011(1):84-86.
[4] 伍嚴.初學游泳的焦慮與恐懼問題淺析[J].體育教育期刊,2006(3):59.
[5] 楊春生,夏源江,王浩峰.淺析高校游泳教學中學生心理障礙及克服辦法[J].克拉瑪依學刊,2010(3):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