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輔導課》是黑龍江省開設的特色思政課程之一,課程在線資源庫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正處于起步階段,本文對建設研究的問題、價值、預期要達到的目標和所要研究的內容進行了深入的論述。
關鍵詞:高職思政課;教學資源庫;實踐
按照黑龍江省教育廳的統一要求,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2017級學生中開設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專題社會主義思想輔導》課。學院列入人才培養方案,1學分 。我們在教學中建設了精品在線資源庫,并在教學中運用網絡實施線上線下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
一、建設的必要性
建設精品在線資源庫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將改變本課程面對面的課堂講授與網絡課堂教學相結合,實現實時有效的溝通,避免了教與學的脫節。它整合了課程的教材資源、網絡資源、實踐資源等,從整體上豐富了教學內容,彌補了課程學時不足、知識傳授有限的缺陷。在教學技術上,它集合了板書、課件、視頻、文本等多種形式。在教學評價上,它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評價,注重在學習中的互動過程,且與傳統的卷面成績相結合,形成最終的評價結果。這種尊重個體、師生互動的學習模式更符合思政課教學的本質需求。
二、建設的意義
本課程作為黑龍江省高等教育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貫穿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全面系統、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偉大事業偉大工程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提出了許多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深刻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亟待解決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當前 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要求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課教學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實現信息技術與思政課教學活動的有機整合,結合時代特征和學生的專業特色,建設思政課精品在線教學資源庫,資源共享,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以更好的實現對學生思想引導和理論教育的目標。
本課程線資源庫的建設,可以實現三個方面的轉變。
第一、由理論向課堂具體授課內容轉變。教學過程不再以單一的理論為主,不再以學生機械的記憶知識為主,而是將抽象化的理論通過多媒體資源進行具體、明確的說明,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發現式的聽課學習模式,從而提高學生入心入腦。
第二、由抽象的理論知識向中國現實具體的實際轉變。結合學生的專業特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展開對學生政治素養的提升,更能突顯本門課程的實效性。
第三、轉變教學方法:由純粹的教育說教向互動式、情景式教學模式轉變。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為師生提供了一個便捷的、靈活的互動平臺,突破了過去教學過程中簡單的提問及回答的互動方式,在以多媒體和網絡為基礎的教學環境中開展教學活動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課上的講解與課下的互動,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轉變。
三、建設的內容
1.課程建設
課程建設是網絡課程的生成建設。課程建設的子欄目包括:課程介紹、課程建設團隊、課程建設方案、課程實施方案、學習單元平臺。課程平臺建設分為三步,第一根據與理論內容建設標準制訂課程建設方案;第二根據課程建設方案制訂課程實施方案;第三以課程資源建設為基礎,根據課程建設方案和實施方案的要求調集相關素材資源和鏈接應用平臺后形成“學習單元平臺”。
2.資源素材建設
課程教學資源以課程建設方案和課程實施方案為依據所建設和收集的媒體素材,包括講義、電子課件、教學微課錄像、學習任務書、課程教學指導資源、試題庫、文獻資料庫、典型案例庫。
編寫講義:(1)編寫并使用校本教材《北大荒精神》,實施北大荒精神融入思品課程教學體系的教學方法。精心研究實現思品課程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實施專題化教學,設計適合學院學生特點的專題講義。(2)電子課件。課程以學習任務為單元進行電子課件的制作,一般按每學時20-25P,體現課程改革內容,綜合體現各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運用,并與課程相關教學資源進行合理鏈接。(3)教學錄像。教學錄像包括課程整體設計錄像和授課錄像。(4)學習任務書。學習任務書是以問題的形式設計的課程主要理論知識點,在課堂教學過程與教師講解同步進行操作,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學習任務書按子任務進行設計,任課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修訂。(5)實踐指導書。實踐指導書按課堂實踐、校內實踐、校外實踐三個模塊編寫;按照實踐的順序分別列出實踐目的、實踐過程、實施要點、考核標準等。(6)試題庫。課程建設教師按下列要求完成試題庫建設任務,并通過能力訓練與測試系統實現組題測試的功能。(7)典型案例庫。案例內容應貼近職業教育教學實際,其內容應涵蓋課程70%以上學習任務內容,案例不低于100個。案例可以為文本(制作腳本、配音稿齊全)、視頻、照片等,典型案例制作成互動動畫,并設計多個場景,人物形象,進行專業配音,增強教學實用性。(8)網站鏈接。建立網站鏈接,為使用者提供便捷的資源檢索、使用通道。具體包括: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黑龍江農墾總局北大荒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案例教學共建共享中心、全國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聯盟網、愛課程網等。
四、取得的成效
通過建設實施在線精品資源庫,我們取得如下效果
1.依托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制訂課程建設方案和教學實施方案,規范本課程教學內容,形成教學實施與評價標準;建立學習單元平臺,設計形成由“課程素材資源+應用平臺+課程建設方案+課程實施方案”生成網絡課程的資源使用途徑,保證其長期使用和持續更新。
2.錄制微課視頻資源,實現“翻轉課堂”教學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教學質量,使資源使用者通過網絡直接聽取課程教學內容,擴大教學空間,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建設課程資源素材平臺,具體包括:完善課程教材,制定課程標準;制作課程電子教學課件;制作課程配套的學習任務書;制作課程錄像,形成典型示范教學資源;建設不低于15套試卷的課程題庫,并實現系統軟件組題與分析功能;收集制作典型案例。
作者簡介:
杜蘭花(1970--),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思政部,教授,主要研究思政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