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
摘 要: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是依托于網絡時代和學科體系形成的,具有傳播、交流、傳播主流意識形態的功能。其具有客觀性、時代性、導向性、社會歷史性、互動性等等。
關鍵字: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創新
由于時代的快速發展,網絡思想政治話語體系的內涵在隨之變化發展,一方面在全球視域下,多元文化價值觀的碰撞,對網絡思政的實效性提出挑戰,教育教學效果難以保證,所以加強網絡思想政治話語體系內涵及特點研究有著重大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一、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的內涵
話語的概念源自語言學,意為說話者在某種語境中通過詞語、短句等表達出的思想及意圖,能夠描述、溝通和建構社會實體和社會關系,且使人處于主體位置的符號系統。《現代漢語大詞典》中,“話語”的解釋是“①說的話,言語。②語言學術語,指運用中的語言。”[1]《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是這樣解釋的:“Discourse可以作名詞或動詞用。作為名詞用時,主要指(口頭或書面的)交談、辯論、正式討論、語段、談話等;作為動詞用時,主要是指講述、著述、交談。”[2]在社會科學中,話語有著極強的意識形態色彩,經常與權力聯系在一起,作為一種靜態的思想體系,其社會作用主要體現在權力支配。
體系是在某一范圍內,不同事物通過一定內在秩序組成的系統整體。《辭海》中“體系”的解釋為:“若干有關事務互相聯系互相制約而構成的一個整體。如:理論體系;語法體系;工業體系。”[3]綜上,我們可以將話語體系定義為:在特定的環境中形成,由各類話語構成的同類事物組成,能夠解釋建構事物本身的語言結構,它通過一系列語言符號的方式,有效的傳播和共享信息,引導人們發揮確定行為的價值體系和行為的行動準則。不同領域的話語體系具有不同的特色和內容,話語的差異性來源于其所在專業發展狀況的不同,所以需要與之相適應的話語體系來進行連釋和建構,這也體現了集中于話語體系內在規律性和內在話語表達機制的一種普遍的適應性和復雜性;另一方面,話語體系在運用時候,不是簡單的一種陳述或者教條似地傳播,而是需要根據其所處的話語環境、接受者的接受心理和能力,來定位自身的表達方式和建構自己的內在結構,才可以更好發揮話語體系的載體作用。
話語體系產生于一定時代之中,是經濟發展程度和社會文化的外部表達形式,受社會發展的制約,并且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發生改變。廣義的話語體系主要體現了時代性,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在一定時期的思想理論體系在話語傳播基礎上的傳承和表達模式。例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文化、制度;中國精神的理論與傳承等等。狹義的話語體系是單純的語言符號的集合,用作交流、表達、傳播、共享信息及培育、引導主體的認知思維、價值形成和社會交往。例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表述方式、傳播方式;當代網絡語言的建構模式及傳播模式等等。
各領域都有與之相對應的話語體系,有著不同的內涵和特點,例如:哲學、法學、傳播學等等都有與專業內容相符、體現學科內涵的話語體系,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一般含義指:形成于互聯網時代,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理論為依托,用于教育主客體雙方交流、傳播信息,并且培養教育對象形成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思想品德、價值取向的工具性的語言符號集合。深層次的來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是當代思想理論體系與網絡文化的理論、實踐體系的外在表達模式。
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的特點
1.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具有客觀性。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所涵蓋的內、外要素和環體等都產生于客觀世界,受客觀規律制約,它的存在與發展不會因個人意志發生轉移,并且它的成果也要在現實生活中接受客觀的評價與檢驗。
2.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具有實踐性。因為事物自身的矛盾性,所以它使終處在動態發展的過程之中,因矛盾的不斷變化,所以它具有自我生成和發展的特征,所謂在實踐中生成,在實踐中發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也是如此,其在網絡時代下生成,因為其自身的矛盾性,例如:教育主客體間的矛盾、學科話語與網絡話語的矛盾等等,隨著這些矛盾的運動、變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也在實踐中隨之發展、建構。
3.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具有導向性。網絡思想政治話語體系不單單是教育交流的方式,更是道德建構的過程,它最終的目的是影響主體的認知思維和價值取向,完成社會人的形塑,進而實現主流意識形態的構建。
4.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具有社會歷史性。首先話語體系處在歷史的框架之中,在歷史背景下生成,受歷史條件限制,并隨之發展變化,再者,網絡思想政治話語體系自身就是動態的歷史發展過程,體現著時代精神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5.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具有開放性。網絡思想政治話語體系不是簡單的、封閉的,這套話語體系在生成過程中由多種文化組成,是具有包容性和多樣性的,并且主體在使用過程中會面臨多種場合,在不同場合話語內容及風格等等都會發生變化;還會因個人使用習慣的不同、接受對象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它隨時都在整合、重組與更新,所以它具有開放性。
6.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具有互動性。“過去的人際傳播是點對點的對話式的雙向傳播,大眾傳播點對面的獨自式的單向傳播。網絡媒介為人類傳播活動提供了第三種傳播形式——電子交互式的網絡傳播。”[4]網絡思想政治話語體系是虛擬與現實結合的產物,主客體雙方皆可自由建構,不受身份、地位的限制,這個雙向互動的過程也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建構乃至升級的過程。
如今網絡發展日益迅速,網絡思想政治話語作為思想政治工作之中重要的一環,體現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該話語體系也在隨之變遷,研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概念和特點對該話語體系創新、對于加強思政工作的效果及效率有著重大意義,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現代漢語大詞典(下)[M].北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0:534
[2]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601
[3]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9-25
[4]劉宏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敘事方式的問題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